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粉絲電影的當下,百度式眾籌當了探路者

  • 發佈時間:2014-10-20 04:33:30  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雖然“百發有戲”合作的首部影片《黃金時代》票房遇冷,但卻因為“眾籌”“大數據”等眾多元素的融入而賺足了眼球。有專家指出,儘管看似“首戰失利”,但這種依託網際網路金融的行銷模式卻得到了市場的認可,未來還是頗有看點。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上映19天的《黃金時代》票房不足5000萬元,不僅遠遜於同一檔期的《心花路放》《親愛的》,也遠不及之前百度大數據預測的2億元之多。

  儘管因“文藝”“小眾”“排片少”等因素而票房遇冷,但這部影片仍以新鮮的融資方式受人矚目。“百發有戲”和“百度票房預測”等平臺的介入,更使人們將這部電影與網際網路金融緊密聯繫在一起。

  然而,業內專家表示,國內目前流行的這種網際網路籌資模式並不是真正的眾籌。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坦言,“百發有戲”“娛樂寶”等本質上仍屬於傳統的保險、信託産品,他們的創新之處在於以網際網路為工具打文化牌。吸引人們參與投資的主要因素並非是對電影的興趣,而是真實可見的年化收益率。

  在“百發有戲”的規則設計中,投資者最少付出10元錢,就擁有與票房掛鉤的收益權以及參與慶功宴等特別權益。而根據票房成績不同,投資者可獲得最低8%最高16%的年化收益。

  實際上,從《黃金時代》在“百發有戲”上推出,到電影正式上映,其間不過短短的8天時間。業內專家指出,這表明産品的購買者並非真正要投資電影,而僅僅是希望享受無風險的高收益。

  那麼,網際網路金融與電影産業的契合點在何處?什麼樣的“眾籌”才能使兩者有效對接?

  魏鵬舉認為,以開放度高、參與度強為特徵的網際網路金融能夠充分滿足小眾的需求,而包括電影在內的文化創意産業産出的正是小眾化、個性化的創意,兩者具有天然的高契合度。“創意的激發需要資本支撐,資本也希望通過創意找到新的營利點。它們之間是互利互惠的關係。”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陳致中表示,傳統電影公司在選片時很嚴謹,有時甚至保守。因此歷年來許多大獲成功的電影劇本都曾經有找不到電影公司出資的窘迫時期。而網際網路金融通過廣大網民積沙成塔的力量,有可能讓更多種類和題材的電影被拍攝出來。

  在網際網路金融介入文化創意産業、拓展人們對投資的想像空間的同時,業內專家也指出,真正的文化創意産業投資風險巨大,不可不防。

  陳致中坦言,電影産業是一種有超高投資風險的産業。大公司有能力忍受多部影片不賺錢的局面,但一般投資者不行。“網際網路金融本質上仍是金融,是一種投資遊戲,投資者希望得到的是豐厚的回報。若是經由這種模式拍出來的電影不賣座甚至虧損,不能讓投資者賺到錢,以後這種模式還能不能繼續就很難説了。”

  魏鵬舉表示,目前國內電影眾籌是以粉絲電影為主,國際上是以小額的微電影和紀錄片為主。如何使網際網路金融有力、多元地支撐創意經濟,還需艱辛探索。

  易觀智庫分析師黃國峰則認為,類似“百發有戲”這種籌資平臺,為電影作品進行籌資只是其意圖之一。在普通投資者對高收益産品趨之若鶩的情況下,將網際網路金融元素加入其中,無疑會極大地增加影視作品的受關注程度。

探路者(300005)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