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酒泉: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展示更大作為

  • 發佈時間:2014-10-20 04:33:20  來源:甘肅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0月11日,深秋時節的一場寒潮過後,敦煌市陽光明媚,碧空萬里。當天,全省第三輪項目觀摩活動在酒泉市拉開帷幕。

  今年以來,酒泉市以“3341”項目建設工程為抓手,以各類産業園區為載體,多措並舉推進項目建設,全市呈現出工業項目高起點、農業項目數量多、三産項目後勁足、基礎設施進度快、民生項目推進實的顯著特徵。

  數據顯示,今年1—9月全市開工建設500萬元以上項目1801個,比年初計劃增加425個,預計完成固定資産投資950億元,有力拉動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一

  在項目建設中,酒泉市發揮區位優勢,突出抓好首位産業,促進産業結構不斷優化。以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和百萬千瓦級太陽能開發利用示範區建設為牽引,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製造業為主的首位産業穩步發展,首位産業佔到全市工業經濟總量的32.5%。

  同時,大力發展迴圈經濟,延長産業鏈。煤化工、光伏材料及製造、非金屬採選加工及建材、黑色金屬採選冶加工等六個百億元産業鏈發展態勢良好。今年1—9月,開工工業能源項目達569個,完成投資520.5億元,佔固定資産投資總額的56.7%。

  科技是項目的強力支撐。酒泉市積極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以高新技術為引領,不斷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建成了種子加工裝備、節水灌溉設備、良種繁育、啤酒原料、風電設備等工程實驗室、檢測中心和技術研發中心,全市建成5個企業院士專家工作站,形成了圍繞新能源、新材料、裝備製造、生物技術等領域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區域創新體系。

  依託園區抓龍頭,加快農業産業化步伐,帶動農民增收致富。以酒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肅州區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等示範園區為平臺,全力推進龍頭企業集群發展,壯大企業規模,增強輻射帶動能力。目前,示範園區內各類農産品加工、儲藏、流通企業達158戶,年加工轉化能力達到10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36億元。

  二

  酒泉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文化旅遊資源豐富,發展前景廣闊。酒泉市搶抓國家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機遇,加大文化旅遊項目建設,推進經濟轉型發展。

  錦繡黨河白如練,晚眺古城見鳴山。項目觀摩,也正逢第二屆朝聖敦煌全國書法展開幕,承擔這項品牌文化活動的敦煌大唐休閒文化街項目已建成投用。該項目主要發展文化體驗、休閒娛樂等新型功能業態,是敦煌促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大手筆之作。

  今年以來,敦煌市借助省政府出臺的《關於支援敦煌國際文化旅遊名城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乘勢而上,展開政策、規劃、用地、融資“四個攻堅戰”,掀起新一輪文化項目建設熱潮。

  從酒泉全市來看,文化項目建設也如火如荼。目前全市開工文化旅遊等社會發展項目83個,完成投資36.2億元。龍行九洲·敦煌絲綢之路國際會展中心、莫高窟保護利用工程、金塔航太文化産業園、玉門文化産業園、瓜州漢唐文化産業開發等一批重點文化旅遊項目加快建設。鎖陽城、懸泉置、玉門關申遺成功,旅遊景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接待服務能力顯著提升。

  三

  與文化項目的高起點、高水準相比,酒泉市資源利用項目凸顯了高技術含量。敦煌西域特種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通芒硝尾礦萃取聚苯硫醚,尾渣生産新型建材,實現了産品升級換代,産品附加值百倍提升,成為迴圈經濟的標桿。公司累計投入5000多萬元科研資金,自主研發的高新技術工藝,先後獲得國家智慧財産權局5項發明專利,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生産技術的空白。

  同樣,敦煌光伏發電基地建設實現厚積薄發,今年有望達到100萬千瓦的裝機規模,實現了從“盆景”到“風景”的跨越。同時,投資4.2億元的亞洲最大的單體10兆瓦塔式熔鹽光熱發電項目在敦煌光電産業園落地開工,熔鹽儲熱最長達到15小時,可實現24小時不間斷連續發電,翻開了酒泉新能源發展的新篇章。

  立足自身優勢,搶抓歷史機遇,酒泉市全面融入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和建設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的戰略佈局,以文化、旅遊、生態融合發展為重點,進一步提升産業層次,拓展發展空間,在區域經濟競相發展的格局中實現更大作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