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達到財政資訊化的最理想狀態
- 發佈時間:2014-10-16 08:29:54 來源:中國財經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財政資訊化建設到一定程度後,全國每一個行政事業單位、每一天的財政業務數據都能進入財政資訊資源庫;所有財政數據都是符合標準的財政資訊資源;各類財政業務改革後,前後數據均能順利銜接,所有跨歷史數據均可以分析應用。
這是已年過七旬的楊周南教授對財政資訊化最理想狀態的憧憬。
楊周南,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博士生導師,我國第一批資訊論方向的研究生,對會計、稅收徵管和企業資訊化的理論、方法學和發展策略深有研究。日前,她接受記者的專訪,就當前財政資訊化建設進程中的一些關鍵問題表達了自己的獨到看法。
兩大挑戰:戰略規劃和整體實施
記者:您曾經擔任過多家單位的資訊化顧問,包括建設銀行總行、北京市財政局等,您認為和企業資訊化相比,財政資訊化建設最大的不同是什麼?或者説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楊周南:財政資訊化建設與一般的企業資訊化相比,具有如下幾個特點。
整體性強。企業資訊化建設涉及的範圍一般限于一個獨立企業或一個集團企業,財政資訊化涉及中央、省、市、縣、鄉五級財政部門,涉及一切有財政資金支付業務的行政事業單位,涉及相關的審計部門、人大部門等,可以説整體性更強。
政策性強。企業資訊化主要圍繞企業經營管理,受政策影響相對較小。財政資訊化直接服務財政管理,而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過程中,財稅改革是核心環節之一。從近10年情況看,財政部門在預算管理、國庫支付等財政業務方面進行了大量改革和創新,未來財政改革還會與時俱進,因此財政資訊化受政策影響較明顯。
服務範圍廣。企業資訊化主要為企業內部提供服務,對外只是提供一些報表等。財政資訊化不但要為財政部門服務,還要為政府部門服務,如財政部門和同級政府部門在預算編制、預算執行等工作環節的資訊交換。此外,財政部門還要對社會公眾服務,如一些會計考試等。因此,財政資訊化的服務範圍更廣。
綜合上述幾點來看,財政資訊化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戰略層面的規劃和整體實施,戰略層面規劃好,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整體實施好,就會較好地落實財政資訊化的戰略規劃,為財政改革和創新提供技術支撐。
另外我想提一提財政系統財政資訊資源庫的建設。現在隨便找到一個地區,要想使用該地區近20年同口徑的全部財政數據,會有不小的難度。因為近20年來,財政軟體的開發技術、使用的後臺數據庫、軟體開發商等都更換了多次,一些財政數據統計口徑也有變動。因此在後續的財政資訊化建設中,要更加關注財政資訊資源庫的建設和管理。
聯合社會的技術諮詢和開發力量
記者:上世紀90年代,您被聘為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稅收徵管電算化碩士生導師,多年來在該領域苦心研究。您認為,稅務資訊化的建設路徑對財政資訊化的發展有何借鑒之處?
楊周南:1989年至1998年,我帶領一支10余人的開發隊伍,十年如一日蹲守在北京市國稅局朝陽分局,開發和實施北京市市局、區縣分局和基層稅務所三級聯網稅收徵管資訊系統:BTACMIS,該系統功能齊全、結構合理、性能穩定,系統的運作大大支援了稅收徵管工作的自動化和規範化管理。通過對該系統的研究和實施,我積累了稅收資訊化建設的實踐經驗,並於上世紀90年代在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創建了我國第一個稅收徵管資訊化碩士點,通過教學將實踐經驗提升到理論與方法學的探索。
我國稅務資訊化建設歷經了分散開發實施、金稅一期工程、二期工程、三期工程等階段。無論處於哪個實施階段,稅務資訊化建設都需要堅持“一把手”原則,聯合社會的資訊技術諮詢和開發力量,確立資訊化建設的戰略目標和系統建設的總體規劃,進行稅務管理業務的梳理與流程優化,實施稅務資訊資源規範化、標準化、整體化的整合,開發産品化的稅務管理軟體,同時還要建立一套與稅務資訊系統運作相匹配的組織架構、崗位設置、管控規範和評價體系等制度,開展稅務幹部資訊化知識後續教育。上述稅務資訊化建設的基本思路也適用於財政資訊化建設。
前後兩端齊抓人才建設
記者:這些年來,您一直在教學崗位,對於資訊化人才的培養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針對目前財政資訊化人才緊缺的現狀,您有什麼建議?
楊周南:在各類經濟管理業務中進行資訊化建設,都需要既諳熟業務知識,同時掌握IT基本技能的兩用人才參與,開展財政資訊化建設也不例外。但十分遺憾,目前兩用人才的緊缺已成為發展資訊化事業的瓶頸所在。
因此,一方面要在財政學高等教育中,加強學生的資訊化知識和能力培養,積極推動相關教學改革,包括財政資訊化教材、教學模式、實踐基地等的確立和研發;另一方面要重視對現有的在職人員開展資訊化知識和技能的職業教育和後續培訓,在實踐中培養和積累資訊化人才。
引進最新社會科學技術研究成果
記者:為了達到您所描述的財政資訊化的最理想狀態,在持續建設方面,您認為應該在哪些方面加強?
楊周南:首先要加強系統論思想的指導。往前看,大約在2004年以前,財政資訊化建設工作重點實現了各類財政業務的資訊化管理,如預算編制環節、國庫支付環節、總預算會計核算環節等,那個時期比較突出的特點就是“資訊孤島”。舉個最明顯的例子,國庫支付系統輸出的數據不能直接作為決算報表數據上報,還需要使用專門的決算報表軟體進行二次數據輸入。
近10年來,財政資訊化取得了較大成績,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實現了“財政一體化”,實現了預算編制、預算執行等財政業務環節的數據統一。可以説已經初步實現了財政部門內部資訊化建設的系統化。從財政資訊化的長遠發展看,系統化的思路還要繼續發揚,在目前重點實現了“財政部門內部一體化”的基礎上,要實現財政部門與同級政府部門、本級財政部門與上下級財政部門、財政部門與同級審計人大等部門的系統化。
其次要加強研究資訊技術與財政管理創新研究。資訊技術的特點之一是提升管理效率、縮小空間距離、實現管理的扁平化,資訊技術的應用為“省直管縣”等財政管理方式改革提供了理論支撐,提供了成功應用的技術載體。因此要加強資訊技術與財政管理創新關係研究,在資訊技術的支撐下,進一步促進財政管理改革和創新。
再其次要把最新的社會科學技術研究成果應用到財政資訊化建設中。如在項目預算編制預評估環節,從項目建設必要性、預算編制合理性、實施方案可行性、績效目標科學性等多個角度對預算申請資訊進行綜合分析,為是否進入預算項目庫等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再如對財政資金使用後的績效評價,數據包絡法等計量統計方法開始應用在績效評價指標的設計和篩選中。對財政收入的預測中,回歸分析等計量經濟方法也得到成功應用。這些社會科學技術的研究成果有必要逐步融合到財政資訊化建設中,以進一步豐富財政資訊化的建設內容。
最後要加強財政監督資訊化工作。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過程中,財政監督工作是重要環節之一,涉及中央重大財稅政策執行、民生政策落實等方方面面,目前財政部黨組已經要求財政內部監督部門要不斷創新監督方式、擴大監管影響。要做好財政監督工作的變革和創新,需要在“突出事前審核、強化事中控制、創新事後評價”等方面加大力度,而財政監督資訊化可以為這些財政監督工作的創新和落實提供技術支撐。與此同時,要加強對財政管理資訊系統的監督,如財政數據是否符合標準、財政軟體內部控制是否完善、財政數據是否安全等,確保財政資訊化工作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