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梯若爾反壟斷研究戳中熱點

  • 發佈時間:2014-10-15 02:53:33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記者 徐蒙)瑞典皇家科學院本月13日宣佈,將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法國著名經濟學家讓·梯若爾,以表彰他對市場力量與調控領域研究的貢獻。自諾貝爾經濟學獎設立以來,約70%的得主都來自美國,讓·梯若爾是自2010年以來首位非美國國籍獲獎者。巧合的是,讓·梯若爾在打破獲獎者國籍壟斷的同時,他的研究成果也與反壟斷有關。當前反壟斷是全球關注的熱點,讓·梯若爾獲獎,恰好戳中這一市場熱點。

  國內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的主流經濟學強調理論模型,假定條件苛刻、完美,因此對實踐的指導能力較弱。從近幾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情況來看,經濟學界有對主流經濟學“糾偏”的傾向,讓·梯若爾在當代經濟學三個最前沿的研究領域博弈論、産業組織理論和激勵理論均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他的研究從理論出發,又能指導實踐,有很強的實用性。

  引人關注的是,梯若爾關注政府如何對待兼併,政府如何規制壟斷。梯若爾的設計框架被大量應用到從電信到銀行等很多産業,通過這些新的設計,政府可以更好地鼓勵大公司變得更有生産力,同時阻止他們損害競爭者和消費者利益。

  或許也是巧合,今年以來,國內反壟斷一改過去低調風格,顯示出打造公平、開放市場秩序的堅定決心,針對汽車等行業的“反壟斷風暴”引發市場高度關注。讓·梯若爾的研究成果,能否為當前中國反壟斷提供理論支撐和指導?復旦大學企業研究所所長張暉明表示:“目前,我們的反壟斷還集中在製造業領域,用傳統産業經濟分析理論可以回答,讓·梯若爾的反壟斷研究更多地與服務經濟相關,隨著新一輪改革開放推進,將是我們很快要遇到的新問題。”

  其實,反壟斷並非經濟學研究的新鮮話題。早在1776年,亞當·斯密就提出:“同一個行業中的人們幾乎不會湊在一起,哪怕只是為了消遣娛樂;但一旦聚在一起,那麼對話的結果就會是産生針對公眾的陰謀,或是帶來某種提高價格的想法。”張暉明表示,傳統産業經濟分析聚焦製造業橫向壟斷,那些是單向度的、沒有形成迴圈回路。而隨著服務經濟市場發育,傳統理論很難解釋、應對服務業領域的壟斷,電信行業、水電煤等公用事業就是典型。

  “雖然現在我們反的主要是橫向的價格壟斷,但服務業的縱向壟斷其實早已存在。”他解釋,縱向壟斷意味著消費者一個消費行為會被動地帶來其他行為,比如使用特定手機上網,會被強制裝上各種應用、用上不是主動選擇的服務。

  復旦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軍認為,讓·梯若爾的研究可以給國內處理市場壟斷、食品安全、污染等問題帶來新的角度,可以引導“用市場辦法解決市場問題”的思考,但從純粹的理論到解決問題的政策制定,有很大距離。比如反壟斷和食品安全監管,到目前為止,歐美國家也是通過政府強有力的手段進行監管,專注産業組織理論的經濟學家致力於設計出巧妙的制度模型,培養市場“自凈細胞”,然而這項工作在現實中實現難度還很大。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