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共同溝”
- 發佈時間:2014-10-14 06:53:50 來源:四川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家路面常打開,樂不樂意隨你;不管新舊隨便挖開,請不用客氣;東西南北同時開工,請不要拘禮……”鋪設地下管網,路面被三番五次地“開膛剖肚”,這首網路歌曲,吐槽的就是城市地下管網建設的混亂現狀。
今後,這種局面或在一定範圍得到改觀。
9月,我省發佈《關於加強城鎮地下管線建設管理的意見》,明確提出將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年底前成都等四市將先期啟動。
綜合管廊又被稱為“共同溝”,是將電力、通訊、燃氣、給排水等各種管線集于一體,統一規劃、設計、建設和管理,徹底改變以往各自建設、各自管理的淩亂局面。
早在19世紀初,法國等國家就開始探索“共同溝”建設。100多年後,這一舶來品終於輾轉來到中國西部,要在四川“生根發芽”。
100多年前在法國探索的地下管網建設
100多年後在四川試驗
能否讓“拉鏈馬路”和“城市蛛網”成為歷史
□羅之飏 本報記者 梁現瑞
不一樣的溝
在新川創新科技園,一條兩層樓高的巨型管廊即將埋入地下。供電、供水等所有管道將全部納入這條3.58公里的綜合管廊,至少100年不用重新開挖。新川大道上,今後將見不到密如蛛網的管線。
聽説我們想看綜合管廊,中新(成都)創新科技園園區項目建設管理部負責人邱開軍放下手中的文件,起身就走。
9月28日下午3點,我們從成都市中心出發,沿紅星路徑直向南。
作為天府新區核心區所在地,新川創新科技園位於天府大道和成自瀘赤高速公路之間,面積不過10余平方公里,當下卻是不折不扣的一片“熱土”。僅今年就有包括新加坡豐隆集團等數十家企業簽約入駐,總投資額超過100億元人民幣。按規劃,到2020年,整個園區的投資將超千億元。這意味著,每平方公里投資額將達到100億元。如果把這些錢換成百元大鈔,將這片土地完全鋪滿還綽綽有餘。
除了投資強度大,園區另一大看點就是創新的城市規劃設計理念,其具體表現是園區規劃了一條超過3公里的綜合管廊,以此來充分利用城市地下空間,重構城市肌理。截至目前,管廊建設已經接近尾聲。
在邱開軍的帶領下,我們頭頂炙熱的陽光,穿過紅星路南延線,來到馬路西面,推開一扇位於白色擋墻中的鐵皮大門,一片空曠的工地就出現在眼前,其中最顯眼的就是一條東西走向、兩丈余寬的壕溝,中央躺著一個灰白色的巨大混凝土立方體。“就是它了!”邱開軍停下腳步。我們進入壕溝,才發現這是一條即將埋入地下的巨型管廊。管廊內部足足有兩層樓高,橫向又被分為南北兩個獨立的艙室,每個艙室都有一間普通房子大小。今後,電力、通訊、給水、熱力、能源等所有的管道和線纜都將收入其中。
中新(成都)創新科技園開發有限公司副總裁王小康介紹,這條綜合管廊全長3.58公里,東至成自瀘赤高速,西至天府大道,橫穿新川創新科技園,整體位於新川大道下方。而這條大道所經之處,正是園區規劃中最繁華的中央商務區。“將來,這條道路上看不到‘蜘蛛網’,也不會出現經常挖開的‘拉鏈路’。要維修更換,進入地下管廊就可以了。”王小康如此描述。
這條管廊還將中水回用的管道也涵蓋在內。這種管廊具有集合性、隱蔽性,還為將來更多用戶的進入預留了空間,可以做到至少100年不用更換,減少了後期建設費用。
拉不長的溝
新川大道下的綜合管廊為何僅有3.58公里?有錢的問題——平均每公里投資超過5000萬元,也有技術的問題。在國內,目前“共同溝”總里程不超過100公里;在國外,發達國家的建設總里程也不長。
“既然綜合管廊這麼好,為什麼沒有在園區更大範圍內建設?”在新川創新科技園招商中心大廳,記者把問題拋出。
王小康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新川大道下的綜合管廊全長3.58公里,整體投資達1.8億元,平均每公里投資超過5000萬元。園區的路網密度為9.98公里/平方公里,整個路網的長度達到100公里,如果將所有道路下面建成同規格的綜合管廊,將增加投資50億元;再加上道路的投資,將超過100億元。這是不可承受之重。因此,僅僅在一條幹道下規劃了綜合管廊,“心有餘而力不足。”
不只是錢的問題,技術是另一塊阻擋的石頭。新川大道綜合管廊中,沒有污水和雨水管道,原因是雨水和污水流動依靠的是重力,管道建設需要一定的落差,要納入進來,整條管道就需進一步深埋,並添加更多輔助設施,需要增加投資。無奈之下,只有放棄。這樣一來,綜合功能就低了很多。
天府新區大源組團,其商業副中心規劃了一個回字形的地下綜合管廊,將道路也納入其中,地面規劃為步行街。好處顯而易見,但投資也急劇增加,整個廊道投資超過12億元,平均每公里投資達到3億元。“我們也曾設想過,將整個片區的管網和道路都進入地下廊道,但哪有那麼多資金?”大源商業副中心地下空間工程負責人李科成顯得無奈。
綜合管廊,儘管擁有多種優勢,卻始終走不出“叫好不叫座”的尷尬。成都主城區的道路超過4000公里,如果都下地建綜合管廊,需要數千億投資。正因為如此,目前成都市區尚未有一條綜合管廊建成投用,在此前的幾輪舊城改造中有過這種設想,但最後都不了了之。宜賓、南充、綿陽,也同樣如此。
放眼全國,情形也是大同小異。根據公開的資料,目前只有上海浦東新區、北京中關村、廣州大學城和蘇州工業園區等寥寥可數的幾個地方,規劃建設了綜合管廊,整個長度不超過100公里。
法國、英國和德國等國城市早在100多年前就開始建設“共同溝”,其中法國巴黎在1833年開始建設,但目前建成總長度僅約100公里。日本1926年開始建設“共同溝”,到1992年才建成310公里。
希望的溝
一次性投入雖大,綜合效益卻高。探路“共同溝”,缺錢的難題如何破解?專家建議,改變政府包攬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傳統做法,引入民間資本參與建設和運營,從新區和産業園區率先取得突破。
西南交通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唐由海認為,儘管建綜合管廊的一次性投入較大,但從長遠來看,綜合管廊比普通管線還要節約資金。
公開數據顯示,台北和上海的綜合管廊平均造價(按人民幣計算)分別是13萬元/米和10萬元/米,較之普通的管線方式的確要高出很多。但節省出的道路地下空間、以後的開挖成本、對道路通行效率的影響以及對環境的破壞,綜合管廊的成本效益就要高了。
台灣曾以信義線6.5公里的綜合管廊為例進行過測算,建綜合管廊比不建只需多投資五億元新台幣,但75年後産生的效益卻有2337億元新台幣。
一次性投入高,如何破解這一難題?唐由海給出“藥方”:建設“共同溝”,不僅是技術創新,更是管理體制改革。長期以來,我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通常由政府來負擔,依照目前的財力,政府很難拿出這麼多錢,這就需要從投資體制上進行改革。一個重要的路徑就是採用PPP模式,簡單來説,就是讓民間資本參與,建立地下廊道建設運營公司,具體負責綜合廊道的資金籌措、建設和運作。
省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王小剛認為,城市公共基礎設施要成功吸引到民間資本的參與,重要的是要建立一種利益保障機制,要通過一系列的制度設計,讓民間資本有利可圖。具體到綜合管廊,首先要通過地方立法,規定相關使用者必須使用地下綜合管廊,同時要向使用者收取一定的入網費和維護費。收費標準,要進行價格聽證。
四川省建築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張瀑認為,也可以從技術層面加強研發,降低前期土建成本,甚至可以嘗試搭地鐵建設的“順風車”。同時,政府部門必須出臺相應的管理體制,通過行政和經濟兩種手段來保證城市共同溝的使用率,這樣才有利於共同溝建設的推廣。
唐由海認為,可以採用“先新區後老區,先幹線後支線”的辦法,循序漸進,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指望所有的舊城和支線都建設綜合管廊,不切合實際,但從新區、産業園區單點突破,卻很有希望。
舊城改造也有成功的範例。1991年,美國東部城市波士頓啟動了一項耗資146億美元的大開挖計劃,又稱為“中央隧道計劃”,在波士頓濱海地區約13公里長的範圍內,將一條修竣于1959年的高架中央幹道悉數拆除,把交通和各種管線引入地下隧道,修復地面城市肌理。歷經15年之後,這項計劃已經全面完成。目前,更多的城市已經在考慮效倣他們的行動。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