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欒城莊稼被“營養餐”催壯

  • 發佈時間:2014-10-13 04:31:50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倪少新 岳琳 本報記者 郝淩峰

  “種了一輩子地,還真沒想到咱老百姓的田地也能吃上‘營養餐’,測土配方施肥不僅節約成本,還能增産增效,科學就是科學,真不賴。”自認為是村裏種地“好把式”的河北省欒城縣南宮村村民趙增雲對測土配方施肥讚不絕口。

  9月12日,在欒城縣南高鄉恒豐種植專業合作社裏聚集了眾多種植大戶和農民朋友,他們前來觀看由中農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省土壤肥料總站和恒豐種植專業合作社聯合主辦的石家莊市測土配方施肥智慧配肥現場會,有關專家現場為廣大農民朋友詳細講解了測土施肥的原理,演示了測土施肥的操作。

  據恒豐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陳玉柱介紹,該合作社與中農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石家莊市率先成立了“欒城測土配肥站”,於今年8月份購置了1台智慧配肥機,合作社的農技人員走村串戶給村民宣傳講解測土配肥的好處,並給土地進行“體檢”,現在的農民素質都提高了,對新技術都很渴望,一聽説每畝地可降低化肥投入15元—20元,既能節省種植成本,又能提高作物産量,老百姓都很支援,這不不少農民帶上自家地裏的土壤前來化驗,讓高科技給土地“把脈”。目前,該鄉已有8個村約1萬餘畝耕地進行了測土配方,下一步將在全縣推廣使用,此項技術不僅適用於種植小麥、玉米,同樣適用於蔬菜、經濟林等。

  “過去農民種麥子,平均1畝地使用複合肥100斤,追肥的時候再加尿素30斤,這種施肥方式已經延續二、三十年了。但是農民長時間過量使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結,導致生産成本增加、作物産量反而下降,他們常常看著自己的土地發愁。現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可以解決這一問題,給土地進行測土配方施肥,可以使廣大農民告別‘胡吃海喝’的粗放型用肥方式,按‘處方’對‘症’下‘藥’,土地缺什麼,就補什麼,讓土地吃上‘營養餐’,産量上去了,收益增加了。”中國農資集團公司河北石家莊地區經理王志朋説。

  過去,許多農民由於盲目施肥,使土壤“營養不良”或“營養過剩”,導致“瓜不甜、果不香、菜無味”。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實施無疑給農民找到了一條新的出路,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就是通過給土地“把脈”,然後按照土壤養分和農作物品種開出不同的“處方”,根據作物的需肥規律、土壤的供肥特性和肥料效應,在合理施用有機肥料的基礎上,提出氮、磷、鉀、及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數量、施肥時期和施肥方法。測土施肥技術的核心是調節和解決作物需肥與土壤供肥之間的矛盾,同時針對性地補充作物所需營養元素,做到缺什麼補什麼元素,需要多少補多少,按需配肥,實現各種養分平衡供應,滿足作物的生長需要,既養肥了土地,又富了農民。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