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試種種子也應規範

  • 發佈時間:2014-10-13 04:32:12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厲金芹

  今年某種企在筆者所在的山東五蓮縣推出玉米新品種,業務員在推銷其主産品之外,順便將這一新品種在各銷售點鋪貨,讓經銷商免費送給前來購種的農民試種。一旦試種成功,來年便可大力推廣。企業的這種做法算計得不錯:試種成功,自然就有了口碑,來年便可輕而易舉地佔領市場,省時省力還省錢。試種出現問題,放棄推廣就是,既不影響其主推品種的銷售,又可以以免費試種為藉口推脫責任。筆者也不例外地得到了一些這樣的種子,但看到試種品種樣品後,筆者卻不敢貿然送給農民試種。

  因為該品種包裝上的説明文字實在太籠統,像品種名稱、株高、穗位、天數、密度、肥水要求等這些基本的資訊都沒有,如何讓農民試種?既然要讓農民試種,就要想到並交代種植過程中需注意的問題,讓農民了解該品種的特性,以便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有的放矢,達到理想的效果,企業也才能得到有用的反饋資訊,為將來推向市場做好充分的理論、案例準備。比如説株高吧,如果該品種株高較高,農民在作物生長前期就要採取控旺措施,如果錯過了控旺時間則難以補救,如果株高、穗位都較低,其抗倒伏性就會較強,農民就無須採取相應的措施等等。其實,只有詳盡地説明瞭,經銷商了解了,農民明白了,在實際的試種中才會規避問題、發現不足,最終得到有用的數據和經驗。

  還有,在種植過程中,一旦發生問題,像該品種自身存在不足,如易感病,抗逆性、適應性不強等原因導致的減産或絕收問題該如何處理?是企業負責賠償還是農民自認倒楣?這類問題企業是否早已做好了應對措施?不可否認,既然是試種試驗就一定存在這樣那樣的風險,該如何規避又該由誰買單?只有這一系列的問題解決好了,農民試種起來才不會有後顧之憂,經銷商推廣起來才能理直氣壯。否則一旦發生問題攤上官司,無論企業還是經銷商都脫不了干系。因此,企業試種新品種、推廣新品種還是謹慎規範為好。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