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這十年,這些書店

  • 發佈時間:2014-10-12 06:56:0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十年前來北京,住在西單新文化街。晚間漫步到街口,發現一個古色古香的門臉,赫然挂著“三味書屋”的字樣,於是就成了常客。那家書店不大,但在長安街寸土寸金的地方,絕對是個異數。走進書店,更感受到一种老舊的傳統書店的味道。後來邂逅那家書店的主人,也是一位愛書之人,那氣質天然的吻合併統一。那時候,每個週末的時間,我會經常光顧。

  十年來,和書店的緣分更多是因為職業的要求。做讀書節目主持人,不逛書店,就像廚子不逛菜市場,時尚大師不參加時尚周。因而書店生活是我職業生涯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也因為我身邊的書店的存在,讓我在北京的十年漂泊生活,有了那麼多難忘和精彩。

  沿著三味書屋往東北方向走一點,就是北京圖書大廈。我多少次在那兒的一層東廳主持新書發佈活動,認識了更多的作者和主辦機構,也結識了不少新朋友。

  後來搬到東邊住,三味書屋去的少了,但是東邊的光合作用,單向街書店,成了我經常去的地方。和這兩家書店氣質最像最奢侈的應該算是已經倒閉關張,當年位於東單的“思考樂書局”。那家書店結合了傳統書店的大和如今獨立書店的個性,給讀者的閱讀體驗以更多尊重,給書店營造了更多“書韻”。唯一書店時運不濟,沒做多久就因為運營問題關門了。

  十年來,我的腳步跟著各家出版社、文化機構的新書發佈會,停駐在西邊的萬聖書店,早期的風入松,國林風;停駐在涵芬樓,雨楓書館,三聯韜奮書店;停駐中關村圖書大廈,亞運村圖書大廈,王府井圖書大廈,百萬莊圖書大廈;還停駐字裏行間書店,彼岸書店,讀易洞,庫布裏克書店以及蒲蒲蘭繪本館,蜜蜂書店,時尚廊書店等。

  一座城市,因為有了書店,讓愛書的人有了精神歸宿,讓不愛書的人有了附庸風雅的集會。儘管這幾年書店運營舉步維艱,但還是能看到那麼多書店從業者在做最努力的堅守。漫步書店,和陌生的書本擦肩而過,你會有一種精神壓迫感。這一輩子,怎麼才能看完這麼多書?

  我清晰記得早年在陜西第一次走進西安南郊一家叫做“漢唐書店”的店面的感受。那時候剛參加工作,大量買書閱讀。我在的那座城市都是小書店,那家書店長方形的佈局,站在門口一眼看去無限延長,那場景像極了《駭客帝國》中裏歐站在兩排挂在武器的架子中間的場面,整個人就覺得壓迫,心裏就一個反應:媽呀,這麼多書,啥時候才能看完呀。除了精神壓迫感,當然還有不期而遇的閱讀之樂。不小心翻起了一本書,或者幾經查詢找到了心儀的一本書,捧卷狂讀,一氣呵成,那種暢快淋漓簡直讓人著迷。書因為有了書店的存儲而有了味道,書店,因為有了愛書人的瀏覽往返而興榮迷人。

  十年來,書店的變化是如此巨大。早年的新華書店裏,父親領著我隔著玻璃櫃檯買書;後來的書店裏,可以零距離地觸摸,翻閱自己買不起的書。到今天,書店以書吧的形態存在,更多地融入了讀者心靈的休憩的需求。可以常坐,可以慢飲,可以聽音樂,可以作交流,還可以獨享環境優雅的物我兩忘。

  十年間,書店的內涵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早期的單一銷售書籍,到如今成為一個區域的文化平臺。書店自發的閱讀活動,書店引進的各種沙龍活動,還有讀書人自發而起的各種民間閱讀活動,都在告訴我們,我們無法離開書店的陪伴,我們需要書店。正如2014年三聯書店24小時營業帶來的狂熱所展示的,一座城市因為書店的沸騰而多了那麼點溫潤的氣息。這座鋼筋水泥的叢林裏,種了大片公益綠地的自然潤澤,還有大小不一的各類書店安靜而真誠地柔軟著人們忙碌疲憊的心靈,讓生活在字裏行間的跳躍回歸原點,從新開始。

  誠品書店的創始人曾説:誠品在商業經營上備受批判,但我希望一本書、一句格言、一首名曲、一個新的思想剖面、一件藝術創作品、一棟感人的建築與空間,都能産生一份靈動力,豐富大家的精神與心靈。這就是書店的存在價值所在。

  書店,完成了人和人之間、人和空間之間、人和書本之間、人和講座、表演等之間的互動。想一想,你那麼孤獨的時候,可以在一個商業世界裏,找到一個充滿無限廉價資源的空間。和一本又一本書交流,不需要支付費用;和很多人,或者自己一個人,享受一個安靜的,被精心整理的空間。還能享受一本可能比咖啡還要便宜的書籍,暖心暖胃。在這裡,你會發現,這個世界上,原來有這樣一群人,和你一起,享受文字的樂趣,享受精神雀躍的快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