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23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捐資催促高校改革

  • 發佈時間:2014-10-10 19:31:55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來,中國企業家向國外名校捐款成為熱點新聞。先有潘石屹張欣夫婦所辦“SOHO中國基金會”向哈佛大學捐贈,並準備共向國外一流大學捐款1億美元;後有香港陳啟宗、陳樂宗兄弟所辦“晨興基金會”向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饋贈3.5億美元。這兩筆捐款都是有利於人類福祉的大善舉,是捐款人的自願選擇,非常正常,亦應尊重。但是,許多中國人難免會有一問:同樣需要資金的中國高校為何未獲如此慷慨捐贈?

  此類捐助也的確在提醒我們,現在主要靠政府財政支援的中國大學,該如何通過深層次改革,獲得更多發展資金?如何用更有效率的機制,來構建有助於長期發展的“深口袋”?畢竟,高等教育水準,關係到我們寄託無限期望的未來。

  資金對於高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中國高校絕大多數為公立,70%的經費來自財政撥款。為了補充高校辦學經費,促進科研成果轉化,20多年來,中國高校曾大辦校辦企業。事實證明,這一模式總體上是失敗的。80%的校辦企業已倒閉。2009年,校辦企業利潤只佔高校經費的0.2%。好作用不大,弊端卻成堆。校辦企業産權關係不清、管理混亂。進入新世紀,國務院曾治理校辦企業亂象,但並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高校行政領導兼任校辦企業高管仍是常態,權責不明,易發腐敗。在此輪反腐風暴中,已有多名高校負責人落馬。校辦企業的社會成本已遠遠大於收益,應堅決將其與高校剝離,使高校回歸教學與科研本位。

  此路不通,只能另覓財源。近年來,中國高校紛紛成立“教育基金會”,吸收校友與社會捐款。這一方向值得肯定。身為康橋大學畢業生的張欣坦承,美國高校的endowment機制,是其最終選擇捐款美國高校的重要原因。數字證明,中國社會對於資助頂級高校並不吝嗇。1994年成立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截至2012年底凈資産已近23億元;晚一年成立的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2012年底凈資産也有16.7億元。

  但是,這一探索目前尚處於“化緣”的初始階段。在金額上,其他高校難望清華、北大項背,只能説聊勝於無;在機制建設上,更難言成型規範。如何募來錢、管好錢、花對錢,均是待解課題。此外,基金制度的發展,繫於政府在稅收等方面的政策支援,繫於資本市場深化,也需假以時日。

  目前,社會捐資大多用於興建校舍、改善硬體,一大原因是其建設成果看得見、摸得著,為捐獻者提供了直觀可控的激勵。而要吸引資金用於軟體建設,則意味著高校需要有能力將資金轉化為可測、可問責的教學和科研成果。這就對制度安排提出了高要求。要取信于捐贈者,就需要有能夠公允衡量研究水準和影響力的體系、對資金應用於人力資源的考評和問責,簡言之,需要真正建立現代大學制度。但時至今日,中國高等教育體制基本維持了計劃經濟時期以來的架構,人事、課程設置、研究導向等方面上受到全方位的行政管制。這需要一場深刻的變革。

  作為起步之策,可與社會辦學、社會出資相同步,在機制上做出安排。例如,可加大朝向社會辦學的改革力度,並引入高校董事會(或理事會),提高高校辦校的決策自主性。董事會制度可與基金制度結合起來。“探索建立高等學校理事會或董事會,健全社會支援和監督學校發展的長效機制”已寫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教育部據此發佈的《普通高等學校理事會規程(試行)》也已於今年9月1日起實施。此前,中國各大高校也早都建立起校董會或理事會,但其功能往往局限于社會聯繫,形同“聯誼會”,對高校內部治理和決策影響甚微。如今,既然有了明確的政策指引,校董會就應做實,而非擺設。

  摘自2014年第37期《財新新世紀》週刊作者胡舒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