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揭秘諾獎評選神秘“潛規則”
- 發佈時間:2014-10-10 09:27:11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時鐘剛走到北京時間9日19時,村上春樹卻又落選了,一個不怎麼認識的法國人拿走了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領跑書榜、白跑諾獎”,一個村上小説的粉絲感嘆道。看來,即使押注萬貫,也看不穿諾獎評選的秘密了。不過,大數據為一窺這一大獎的神秘評選提供了有用工具。梳理諾獎誕生以來的所有獲獎人資料可以發現,年紀夠大、共同獲獎和出身歐美這三點已經成了大部分諾獎得主的共性。
年紀夠老 資歷夠重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説,一個人要是在30年前沒有實現抱負,那他以後便註定碌碌無為。
不過,和《美麗心靈》中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翰·納什經歷相似,愛因斯坦早在21歲時發表了他關於光電效應的論文,但卻是在20年後才獲得諾貝爾獎。
印度新聞網站livemint就歷屆諾貝爾獎獲得者統計分析後發現,除了和平獎之外,其他各項獎項的獲得者在年齡上越來越大。
統計發現,本世紀(2000-2013年)諾獎獲得者的平均年齡是65歲,這距離大多數國家60歲的退休年齡已經過去了五年。而在100年前的1911-1920年,當時諾獎獲得者的平均年齡僅有51歲。100年過去,諾獎得主普遍“老齡化”了。然而,這並不能説太令人驚訝。在上個世紀,科學門類已經極大擴展和細化,知識也極大豐富,在基本框架沒有發生顛覆的情況下,要讓學者們證明他們無愧於得到這個人類最高獎項自然要花費更長時間。
今年的情況也大概如此。截至發稿前,在已經公佈的四獎項的10位獲獎人中,就有85歲的物理學獎得主赤崎勇以及75歲的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約翰 ·奧基夫。
文學獎得主的年紀最大。本世紀所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年紀平均高達69歲,而且未來可能還會更老。相對來説,文學獎更多的是對一個作家終身作品非單個成就的肯定,這可能是一個原因。昨晚公佈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法國作家帕特裏克·莫迪亞諾也已經年近70歲了。
與人合作 共用諾獎
以物理學獎得主為例,每年的平均獲獎人數從1901-1910年的1.4個上升到本世紀的2.6個。化學獎變化更為驚人,諾獎誕生後十數年都是由一人獨攬,但到了本世紀,每年獲獎者人數達2.4個。
在今年已經公佈的四個獎項中,除了文學獎之外,其他三個獎項都分別是三人共同獲獎。其中,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中有一對“夫妻檔”科學家(挪威科技大學教授梅·布裏特·莫澤和丈夫愛德華·莫澤),被引為美談。
正如上文提到的年紀越來越大一樣,同一獎項分享者越來越多在科學界也不是稀罕事,因為巨大的工作量讓合作非常必要。
分享的不僅是榮譽,還有真金白銀。
在過去110多年,諾貝爾獎獎金也經歷了多輪上漲,今年每個獎項的獎金為800萬克朗(約113萬美元)。不過,由於越來越少的人無法自己“獨吞”該獎項,兩人或多人分享的案例越來越多,現在每個人拿到的獎金也不如當年。
在去年,每個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只能得到4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而1901年,每個獲獎者能得到610萬瑞典克朗(以可比價格計算)。
不過,絕大多數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可以“獨享”這筆鉅款。由於文學作品對個人精神體驗和藝術特色更加重視,文學獎得主100多年來絕大部分頒發給單個人。截至目前,兩人“平分秋色”分享該獎的情形只發生了四次,最近一次是在1974年。當時兩名瑞典作家埃溫特·約翰遜與哈瑞·馬丁松同時獲得該獎。由於兩每人平均是瑞典學院院士,一時飽受爭議。
還是西方人最多
關於諾獎一個極富爭議的話題是,大多數獲獎者都來自北美和歐洲,超過八成的諾獎得主出生在這裡。
雖然出生自歐美以外地區的諾獎得主比例一直在穩步上升,但到本世紀仍只佔到所有獲獎者的23%。並且這些人中的大多數都是在歐美方才奪得該獎,反映出科技移民的大背景。
例如,2009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萬卡特拉曼·萊馬克裏斯南出生於印度,但卻是作為美國公民得獎的。
今年因發明藍光LED而摘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3名日本科學家中,中村修二便是日裔美籍人士,他現在在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任教授。一個細節是,中村修二在1993年發明藍光LED後只獲得數萬日元的獎勵,憤而離日赴美,還曾因專利問題與所在公司對簿公堂。
但在非西方環境中土生土長最後摘得桂冠的例子也不少,文學獎就是其一。
比如馬爾克斯,其是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雖然曾遊歷歐洲並在那裏做過記者,但他的主要生活經歷仍是在拉丁美洲,代表作《百年孤獨》從骨架、血肉到靈魂都紮根于這塊“魔幻現實主義”的土地。被稱為“中國馬爾克斯”的莫言在去年也榮膺了該獎,其作品“融合了民間傳説、歷史與當下”,是中國而非西方的文化結晶。
(原標題:大數據揭秘諾獎評選“潛規則”)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