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都市新農夫》系列報道 城市“理想國”:女海歸和她的快樂農場

  • 發佈時間:2014-10-08 14:38: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央廣網北京10月8日消息(記者 丁玲娜 實習記者 趙煦)系列報道《都市新農夫》今天的主人公叫石嫣,她是清華大學的博士後,還喝過洋墨水,想像中,她應該是一個精幹的都市“女白領”,現實中,她卻和幾個夥伴一起,守著北京郊區的農場種菜、養豬,再把自己親手種植的食物送到城裏人的餐桌上,她的農場有個非常“有愛”的名字——“分享收穫”。下面,我們就一起去認識這位女農場主。

  北京順義區的龍灣屯鎮,“分享收穫”的農場就坐落在柏油馬路邊。農場不算太大,大約相當於四個足球場,地裏種的都是時令蔬菜,有番茄、油麥菜、豆角,豬圈裏,小豬仔歡快地吃著地裏摘來的菜,還有幾隻小狗,緊緊跟在幹活的主人身邊。“分享收穫”的掌櫃石嫣,今天照例來到地裏,新一茬的番茄快成熟了。

  石嫣:像這樣它雖然表面還有一點青,實際上它已經有八成熟了。

  記者:你説那種催熟的,看起來很紅,其實裏面還是青的。

  石嫣:對。你只要吃半年以上這個菜,你很難再吃市場上的菜了,食物絕對有等級的,有差異的。

  農場就像石嫣養大的孩子,她對自己的“作品”信心十足。當初,她沒有像其他人一樣,拿著高學歷去謀一份安逸的工作,而是扛起了鋤頭下地幹活,還領著一幫年輕人,幹得像模像樣,這不禁讓人好奇:支撐她的動力是什麼?2008年在美國農場實習的經歷,讓她想要挑戰傳統的活法兒。

  石嫣:我們去農場,天天在那拔草,你開始的質疑就是我在這幹這個事有什麼價值。我們這有個不成文規定,來這三個月什麼也別問就下地幹活。之後你就開始質疑你的傳統的一些思路。

  自給自足的農耕生活,是石嫣的小夢想,她還有一個大夢想,把自己的收穫分享給更多人,於是,她嘗試著把美國式的田園生活搬到北京。2012年起,石嫣在京郊承包土地辦農場,吸納消費者成為農場會員,産量按照會員需求制定,按約定時間,把時令蔬菜瓜果、豬肉等食材,送到會員手中,賣點就是堅決不打農藥,自然保鮮。

  石嫣:這兩個同事正在配菜,裝到箱子裏,上午摘下來的菜就要選分。

  記者:你怎麼讓他們相信你們種的就是無公害的?

  石嫣:建立信任對我們來説確實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我們用一些成本比較低的方式,比如口碑相傳。比如説,我們邀請我們的會員,暑假來農場住一個禮拜,他們就會看到果然不用化學農藥。

  分享收穫農莊,會員從幾十人發展到如今的500多人,未來還會繼續壯大,到時候,農莊會不會守不住底線,對食物安全的承諾都會化為泡影?石嫣很肯定地説,她不會盲目膨脹。

  石嫣:我不希望有一個快速的爆發。我們這種模式的基礎是消費者和我們之間是高度透明的,招募會員的時候我們會發佈招募多少,實際上你接受消費者的監督。還有一個價值觀的問題,我們追求最高最大的目標是穩定。

  

  經濟之聲記者在分享收穫農場採訪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