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租地種菜讓農耕變身服務業

  • 發佈時間:2014-09-18 22:30:54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王曉蕓劉羊旸  責任編輯:羅伯特

  紅彤彤的番茄、綠油油的小白菜、鮮嫩的玉米和圓圓的茄子……位於北京市順義區南彩鎮九王莊村的月亮灣農場一派豐收景象。專程從北京城裏趕來這裡的郭先生一邊侍弄著地裏的菜,一邊告訴記者:“我在村裏包下這塊地,就是想帶著老人、孩子來體驗一下耕種的樂趣,況且自己種的菜吃起來也更放心。”

  城裏人到鄉下租地種菜,在郭先生看來,“説到底是一種有創意的、健康的生活方式”。近年來,像郭先生這樣抱著“健身、健心、健康”的意願來郊區租地種菜的人不在少數。“租地種菜實際上體現了農業的多功能性,除了基本的提供農産品的功能外,它還有一種文化價值,人們可以鍛鍊身心,體驗農耕文明。”中國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認為。

  隨著需求的增加,供城裏人租種的各式菜園也應運而生。以北京為例,順義、通州、平谷、大興、門頭溝等地均有不少以私人租種為主的菜園。這些菜園大致會將整畝的菜地分為20平方米~100平方米不等的小菜田,按照面積大小,租種價格從每年2000元到七八千元不等。農場經營者會為租種者提供種子、肥料、農具等,還可以為租種者代管菜田、收貨後送菜到府。

  下鄉種菜的城市居民逐漸增多,讓農家有了一條新的增收渠道。“現在我們主要是靠租地種菜來創收,70多畝地都能租出去,每年收入30萬元~50萬元,足夠維持整個農場的正常運營,除去土地、用水、人工等成本,也還有一定的盈利。”月亮灣農場的經營者周女士説。

  記者通過調查發現,近幾年,除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郊區租地種菜項目也在不斷發展。儘管菜地租金在上漲,但一些經營多年的農場還是能留住不少老客戶。除了租地種菜,很多農場還開發出燒烤釣魚、田園旅遊等娛樂項目,使租地種菜業務日益朝服務業方向發展,逐漸變成一種融健康、休閒、收穫于一體的新型農業産業模式。

  食品安全問題也是不少市民選擇郊區種菜的重要原因,大家更希望親自生産,從而得到更加綠色健康的農産品。

  專家指出,市民租地種菜體現出傳統農耕産業向新型服務業延伸的趨勢。“租地種菜正成為‘三産化’的農業。”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博士後、具有多年農場經營經驗的石嫣告訴記者,農業的一産是種植,二産是加工,三産就是服務。在歐洲,這一形式的農業也被叫做“市民農業”,已經發展得較為普遍。

  但專家同時指出,郊區租地種菜業務在日益形成一種産業的同時,也存在不少問題。“其一是缺乏統一的組織管理,這導致了不少農場缺乏相關政策支援,規模小、經營分散;其二是很多農場標榜‘有機’,但一些規模較小的農場並不具備有機認證的資格,也缺乏這樣的資金和技術;此外還要警惕一些農場變相地搞成了房地産開發。”石嫣説。“租地種菜業務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李國祥認為,不妨將其引入市場,借助市場的力量加以完善;同時,也要加強政府的規範和引導。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