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內打新股國外打阿裏 公募基金打新“雙向起飛”

  • 發佈時間:2014-09-30 08:0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9月30日訊(記者 張桔)金九銀十季,公募基金迎來了難得的賺錢良機:一方面是股市強勢突破2300點帶來二級市場的無限想像空間,另一方面是海內海外同時浮現出的打新機會讓公募基金欲罷難奈,四季度或許會有更好的機會呈現。

  關於打新,近期圈內外爭議頗多,有人覺得如今在新的回撥機制啟動的背景下,打新的收益已經今非昔比,在股市走牛的背景下吸引力不再。不過,根據上海某基金公司的研究人士報告指出,經過測算,打新仍然會給公募基金帶來10%以上的年化收益率。

  果真如此,基金打新仍是一樁一本萬利的“划算買賣”。

  打新內地篇:新股存“知己”

  國慶七天長假將至,A股市場卻沒有如人們意料般平靜,又一輪發行小高峰不期而至,九月份的倒數第二周,總計有12支新股發行,其中約8家公佈了中簽率和網下配售結果。數據顯示中簽率創下了年內的新低,平均網下中簽率僅為0.14%,在這之中最低的一家僅僅為0.09%。

  而中國經濟網記者拿到的相關媒體的統計顯示,最終有44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兩百多只基金成功獲配,進一步分析顯示,獲配新股的基金數目合計在10隻以上的基金公司共有11家,其中,華夏、中銀、嘉實這三家基金公司旗下中簽的基金數目較多,分別為26隻、22隻和21隻。而金鷹、天治、新華、信誠、信達澳銀、興業和長盛等7家基金公司雖然參與了其中部分新股的詢價,最終卻是一無所獲。

  在這輪公佈的打新結果中,有幾家公司的戰績十分“惹眼”。比如嘉實基金參與了5隻新股的詢價,全部命中,成功率為100%;中銀基金則是參與了6隻新股的詢價,命中其中的5隻;華夏基金的成功率稍低,參與了8隻,5隻命中。

  換一個角度來看,在公佈的8隻新股中,除去設計股份外,中歐係基金命中了其餘的7隻新股,這一指標在所有的公募基金公司中匹馬領先,例如中歐成長優選、中歐新趨勢、中歐新藍籌等等。具體到單只的基金來看,中歐成長優選和諾安優勢行業兩隻基金在本輪的打新潮中獲配最多,其中前者獲配了7隻新股,而後者則是獲配了6隻新股。中經網記者注意到有趣的一點是,在獲配5隻新股的基金名單中,有3隻基金皆出自中銀基金門下,分別是中銀多策略靈活配置、中銀持續增長和中銀保本。

  那麼,中簽新股是否給相關的基金帶來了真金白銀的實惠呢?這裡以最新一輪中簽了7隻新股的中歐成長優選為例,不完全地統計顯示今年以來該基金已經約打中了27隻新股,其中包括了海天味業匯金股份富邦股份等等,其中該基金獲配最多的是富邦股份,該只基金獲配了135.86萬股,而富邦股份也相應地成為了中歐成長優選的第一大重倉股票。

  來自萬德的統計表明,富邦股份上市後就展開了一輪淩厲的上衝過程,繼首日上市大漲後又連拉八個“一字板”漲停,該股股價最高時候相當於當初發行價的2.5倍,成為所有新股中對該基金凈值貢獻度最大的一隻基金。

  而實際上業績貢獻最大的基金是長城久利保本,根據某媒體的統計,今年以來該基金的凈值漲幅約有34%,其中來自打新的貢獻度約有一半。對此,北京某基金分析師表示,四季度面臨著年度收官在即,打新的凈值貢獻度與二級市場的漲幅是兩個關係凈值的決定性因素。

  或許就在金秋十月,年內打新最後的晚餐就將熱鬧上演。

   打新海外篇:阿裏若“彼鄰”

  實際上比本輪阿裏打新稍早一點的是,阿裏成功登陸紐交所誘發蝴蝶效應,多家基金公司的名字也在獲配的名單中“閃現”。

  中經網記者綜合連日來多個資訊源的消息,最終的結果中,在參與打新的基金公司中,華夏基金獲配最多,共計2000萬美元新股配售,華夏資本獲得160萬美元額度;匯添富海外添富牛11號資産管理計劃下單金額為2800萬美元,獲得7萬股配售,合476萬美元,獲配比例17%;而博時基金融通基金分別獲配500萬美元、200多萬美元配售額度。而實際上,在此次阿里巴巴集團高達250億美元的這場“打新”盛宴中,絕大部分的股票都是賣給了美國的投資者,而國內機構獲配的則是少數。

  根據中經記者的了解,在這場內地與海外失衡的較量中,某種程度上內地的機構只是分到了些許“殘羹”。類似富達、貝萊德這樣的幾十家超大型公募基金都下了十億美元以上的訂單,參與認購的機構投資者近2000家。最終配售情況是,前25家大機構客戶被分配到的股份佔配售股份的50%,與此同時形成強烈反差的是,50%的賬戶零獲配。

  而在內地機構中,中國人壽獲配了1.5億美元,成為最後名副其實的贏家。相比之下,公募基金最多的2000萬美元獲配也只是中國人壽的一個零頭而已。值得注意的是,海外打新有著與A股不一樣的遊戲規則。有知情人士介紹,美股IPO不是抽籤,而是由主承銷商劃分額度,發行人也有權決定分給特定的投資者。在阿裏的配售中,來自阿裏的意見絕對比投行更強勢,甚至有一票速決權。阿裏此前表態盡可能地以保守定價,從而換取更多長期價值投資者進場,穩定股價。所以,阿裏更傾向於長期持有的機構投資者。

  不過,讓人頗感意外的是,內地某排名前五的大型基金公司此次卻顆粒無收。中經網記者還注意到,該基金公司甚至還專門推出了若干只聚焦于阿裏打新的專項資管計劃,相關的分析指出,上述的計劃多為散戶客戶,其封閉期僅3個月,這很可能是海外承銷商和上市公司不願給予其新股額度的重要原因。

  實際上,海外打新相對於內地的打新無風險套利會更具備風險。對此,錢景財富研究中心研究員于光儒認為,對於高端投資者而言,海外投資可以起到資産配置作用,在避免A股市場風險的同時也能夠為投資者帶來不錯的收益,但也需警惕其中風險,國內打新相當於無風險套利,但美股市場不設漲跌幅限制,新股破發也是一個常態事件。

  綜上所述,基金打新的雙刃劍效應或許會在四季度持續發酵,那麼,您會打新嗎?您敢打新嗎?……

新股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七一二 43.81 9.99%
2 西菱動力 27.89 4.69%
3 德邦股份 22.51 4.46%
4 原尚股份 29.43 3.88%
5 明陽電路 43.20 3.40%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盈趣科技 81.13 -4.21%
2 華夏航空 37.65 -4.00%
3 潤建通信 56.00 -3.16%
4 倍加潔 51.19 -2.88%
5 奧飛數據 75.28 -2.87%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