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收玉米可像收小麥一樣

  • 發佈時間:2014-09-30 02:32:09  來源:河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記者盧松)9月29日,夏邑縣太平鎮李克彥村玉米全程機械化模式攻關示範田,一輛新款玉米聯合籽粒收穫機來回穿梭,向來自全省各地農業部門和種業企業負責人展示玉米機械化收割。與以往玉米收割不同,從這臺收穫機中“吐”出的不是玉米棒,而是金燦燦的玉米粒。這標誌著我省玉米收穫實現全程機械化,能夠像收小麥一樣收玉米。

  我省常年玉米種植面積超過4000萬畝,約佔全省糧食産量的三分之一,但機收率較低,且絕大部分為穗收,機收籽粒剛剛起步。今年,省玉米全程機械化模式攻關項目組分別在南陽、商丘、鶴壁選取一塊示範田,進行玉米機收品種和玉米機械收穫機的篩選與推廣。

  機收現場,一輛谷王CB40玉米聯合籽粒收穫機所到之處,一株株玉米倒在收割臺上,穗與稈分離後被脫粒,籽粒傳送至糧倉,秸稈被粉碎拋撒田間,參會人員紛紛蹲下,查看玉米籽粒遺落情況。地頭圍觀的村民則嘖嘖稱讚:機械收穫一畝玉米,僅需五六分鐘,人工則需要一天,還不包括後期的運送、剝皮、晾曬、脫粒。“收玉米費時費力,現在能直接機收籽粒,輕省多了。”李克彥村村民李玉倉説。

  省農業廳種植業處處長湯其林告訴記者,玉米籽粒收穫不單單是農業生産方式的革命,有利於推動全省農業現代化跨越發展,而且對於解放農村勞動力、提升玉米綜合生産能力,實現農民增産增收等具有重要意義。

  省農機推廣站副站長劉小文介紹,目前我省已有成熟的玉米籽粒收穫機械,但玉米籽粒含水量高,機收時籽粒破碎率高,成為制約玉米收割難以同步脫粒的一個瓶頸難題。“培育出適合機收的玉米新品種,是大範圍推廣玉米籽粒收穫的關鍵因素。”

  當日,項目組對示範田內試驗的24個玉米品種,全部進行了實打驗收。省玉米全程機械化模式攻關項目組組長、河南農業大學教授李潮海評價説:“開展試點示範是很好的探索和嘗試,能引導全省農業科技力量研發適合機收、高産的優良品種。通過專家組嚴格檢驗,今天就發現了一批機收性狀好的品種,為今後玉米籽粒收穫的大面積推廣打下了基礎。”

  空曠田野上,圍著剛收穫的玉米,農民們聚在一起議論著玉米收穫全程機械化給他們生産帶來的影響:三秋的田間地頭,將會有越來越多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把式,變成悠閒的“甩手掌櫃”。③6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