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20多萬實體網點將失去存在價值

  • 發佈時間:2014-09-29 06:29:36  來源: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 李長燦

  “網際網路時代是一個顛覆的時代。如果不具備網際網路思維,中國的經濟、文化都有可能被‘顛覆’。”日前,在杭州出席“第二屆浙江網際網路金融論壇”時,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際合作中心産業金融辦主任潘峙剛如是説。

  儘管網際網路進入中國不過20年,但是隨著阿里巴巴在美國紐交所IPO創造新的歷史紀錄後,人們愈加明顯地感覺到,網際網路的時代已經來到。這究竟意味著什麼?

  作為莫幹山會議的分論壇,第二屆浙江網際網路金融論壇匯聚了一大波從莫幹山上下來的嘉賓,他們與金融界、網際網路領域的青年才俊,圍繞“金融改革與網際網路金融”主題,深入探討傳統銀行業如何突破思維應對市場衝擊?

  “新銀行”如何利用“新網路”留住“新顧客”?

  “銀行該怎麼做,關鍵要看客戶群體是誰。現在客戶發生了變化,銀行自然也要改變。”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楊再平認為,如今銀行業的客戶已經發生深刻的變化。

  在楊再平看來,如今中國老百姓的錢袋子“鼓”了,高凈值人群也顯著增加,同時創業群體也不斷增長,“尤其是阿里巴巴上市後,將激發大量創業者的創業熱情,一方面銀行業拓展業務的空間巨大,但是新客戶將改變傳統銀行的優勢。”

  80、90後這批社會主力軍是伴隨網際網路成長起來的,他們的日常生活與網際網路緊密聯繫在一起,許多銀行業務也是通過網路平臺實現,所以物理網路數量多這一優勢對於傳統銀行來説正在被改變。過去,銀行物理網點越多,其優勢越大;現在,電話銀行、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新網路已逐漸在取代傳統的線下服務途徑。

  “網際網路具有突破時空局限、資訊對稱等優勢,通過利用網際網路來完成銀行業務,將大大提高銀行業務的辦事效率。”楊再平説,通過網際網路完成工作,可節約十分之一至十六分之一的時間。同時,網際網路的大數據能為銀行提供準確的客戶資訊,有利於銀行將最恰當的産品推薦給最適合的客戶。

  楊再平提醒大家注意一個數據:2013年,網路銀行的交易額是1106萬億人民幣,增長20%,其中手機銀行是12萬億元。雖然手機銀行業務量的絕對數字看起來不大,但看看增長就可以看到它的勢頭,其年增長率是248%。

  “中國銀行業有20多萬個網點,這樣的實體網點會逐漸失去存在價值,至少是傳統銀行的實體網點會失去價值。當然,銀行還會説還有ATM機、銀行卡,甚至還有POS機。”楊再平説,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ATM機的存在價值也會失去,銀行卡的存在價值也會失去,POS機也會被取代,甚至貨幣的形態和存在方式都會發生革命性的改變。

  利用大數據優勢控制網際網路金融風險

  網際網路金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來到我們身邊,如今中國網際網路金融企業已如雨後春筍般遍佈神州大地上。據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7月31日,國內共有網際網路金融企業1982家,市場規模近17萬億元。

  “浙江的網際網路金融化、金融網際網路化趨勢已經非常明顯,除阿里巴巴外,近兩年還崛起了一大批網際網路金融知名企業,以P2P網貸行業來看,8月份浙江P2P平臺交易額約為47.9億元,佔全國總交易額17.4%;傳統金融機構加快創新和轉型,網際網路化發展非常快,銀行業的離櫃業務已經達到63%。”浙江省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籌)秘書長陳建可透露。

  根據陳建可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浙江省網際網路金融從業企業數量超過200家,包括180多家P2P網貸公司、十多家持牌第三方支付公司、5家網際網路理財平臺以及10余家網際網路金融技術服務公司等。

  然而,這只“風口上的豬”,卻屢屢出現跑路事件、倒閉潮現象,讓網際網路金融的監管問題成為人們的關注熱點。潘峙剛認為,作為新事物,網際網路金融存在很多問題,但不是不發展的問題,而是如何控制風險健康發展的問題。

  以P2P行業為例,它的現狀是擴張性和野蠻性,具體來説,2013年有70余家P2P平臺涉嫌詐騙、跑路。據網貸之家不完全統計,從2013年10月以來,幾乎每天都有1家平臺陷入資金鏈斷裂或倒閉狀態;每10家P2P公司就有1家跑路,到2014年7月底跑路的P2P公司已有150家。

  “目前,我國對於網際網路信貸、融資等業務尚未出臺明確的法規,因此網際網路金融實質處於法律的灰色地帶,這樣一來,網際網路金融企業的行為界定極為困難,很有可能越界觸碰法律底線。”潘峙剛表示。

  從國際通行的實踐看,不宜對網際網路金融採取單一主體監管和機構監管的方式,而是應當加強功能監管和行為監管。而功能監管和行為監管就是憑藉科技手段,譬如利用大數據,實現功能模組化監管和企業行為監管。

  “大數據本身可以成為網際網路金融常態化功能和行為監管的有效手段和工具。建立網際網路金融大數據雲服務平臺,可以通過大數據挖掘、發現、追蹤企業社會行為軌跡,進行項目投資價值動態分析、信用查詢等,從而達到社會化風險預警和管控目標。”潘峙剛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