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億多張公交卡押金去向成謎
- 發佈時間:2014-09-26 16:37:00 來源:新民晚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每天,成千上萬的上班族懷揣一張薄薄的公交卡四處奔波。公交卡裏不僅有個人自願存儲的交通費,還有一筆強制交納的10元至30元不等的押金。這筆看似不起眼的“小錢”,匯聚起來數目驚人。據住建部IC卡應用服務中心數據,全國有約4.2億多張正在使用的城市公交IC卡。以每張卡收取10元押金的最低數額計算,全國公交卡逾42億元。
大多數人認為,這筆鉅款一直安靜地躺在專用賬戶上“沉睡”、可以隨時取回“喚醒”。記者調查卻發現,事實上,一部分押金以“運營”“折舊”等名義被騰轉挪移甚至扣光,最終悄然落入公交卡公司的腰包。
北上廣押金逾10億元
據北上廣三地公交卡公司最新數據,僅三地目前在用的有押金公交卡約分別為4100萬張、2900萬張和1300萬張。記者從三地公交卡公司了解到,按每張卡20元押金計算,保守估計,僅北上廣的公交卡押金總額已逾10億元。
押金存在哪?目前,各地對押金的管理沒有統一規範,但普遍在合同中約定:公交卡的所有權屬於公交卡公司,持卡人租用卡需預付一筆現金,押金歸持卡人所有。不過,在實際中,屬於消費者的這筆資金,並沒有安全地“躺在”公交卡公司的賬上。記者調查發現,在一些地方,押金正層層被“截留”甚至挪作他用:
■ 直接充作“運營成本” 據了解,北京正在使用的一卡通約4100萬張,以每張卡押金20元估算,押金總額本應在8億元以上。但北京市政一卡通公司負責人坦言,很多錢用於採購等投入,剩下的押金根本沒那麼多,但不便透露具體餘額。溫州公交卡公司也曾回應,押金可用於公交系統維護。
■ 借各種收費之名逐步“截留” 有一些城市以收取折舊費、維護費、磨損費的方式,每月扣除部分押金,直至全部“扣光光”。
■ 押金産生的利息更是一部分“無主”鉅款 僅廣州,截至2013年底,羊城通卡賬面累計産生的押金利息就達800萬元。而押金利息的去向,各地從未有任何公開資訊披露。
■ 遺失、損毀公交卡的押金無處追尋 每年都有大量公交卡被不小心遺失,隨著“遺失”的還有押金。
業內人士表示,正是經過層層“截留”,押金可以悄然進入公交卡公司的腰包。在許多地方,押金餘額有多少往往成了一個“謎”。
賬戶管理十分混亂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地方和公交企業對法規、合同約定置若罔聞,甚至以填補公交系統“運營成本”之名,把押金當成了一項“收費”名目。
■ 標準自訂高低不均 一張交通卡,各地押金標準各異,最低10元,最高達四五十元。比如,上海、廣州此前沿用30元的押金標準,經審計後均降至20元。而在公交票卡原本不收押金的鄭州,2002年後卻開始按30元的標準收取。在當地發展計劃委員會的批復中,其依據是“經濟發展水準和群眾承受能力”。
■ 財務紊亂管理失職 作為國營公共企業,一些地方公交系統的IC卡專戶管理失范。浙江省溫州市審計局去年在專項審計中發現,該市公交公司從IC卡收入賬戶中提取193.53萬元,挂賬其他應付款賬戶贈送給了“有關部門”。
押金沒有統一規範
北京交通大學副教授李紅昌認為,公交卡押金之爭涉及三個公共利益問題:一是押金的合理性;二是押金標準的合理性;三是退還運用等服務的合理性。“但這三方面目前沒有一個統一規範,企業依據的只是不同地方的政府批文。”
據中國資訊産業商會智慧卡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王彪介紹,目前,各地的公交卡公司均自行採購IC卡,押金標準大多數是企業參照其他城市水準。上海一家IC卡製造企業負責人表示,多數城市公交卡採用的主料是塑膠、紙張和磁條,近年工本費普遍降至10元以下,批量銷售僅為每張6至7元。
“消費者的押金不能讓一兩家企業自行處置,歸屬不明確的資金也應當上繳公共財政再用之於民。”同濟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劉春彥認為,押金應當只是交通卡工本費,所謂的其他“運營成本”應屬企業自負盈虧,不能借機亂收費。據新華社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