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走出景區漲價怪圈 改變休假模式是關鍵
- 發佈時間:2014-09-26 15:07:00 來源:中國品質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 司馬童
也算是景區“漲價怪圈”之外的又一“輿情慣例”了——每每議及此事,一些媒體和許多網民,總會不由自主地提到“西湖免費”。説是西湖自2003年開始實行免費以來,數據顯示,景區每年因此直接減少門票收入2530萬元,但公園免費帶動了景區商業網點經營價值的提升,不僅景區管理部門增收逾億元,還帶動了杭州旅遊産業新增經濟效益上百億元。
循著一種簡單的聯想,杭州西湖可以做到的,其他景區為何不能借鑒傚法呢?是的,對於景區經營和遊客開銷來説,西湖實施已久的門票免費模式,確鑿堪稱兩全其美和皆大歡喜;不過,我卻以為,“西湖特例”畢竟不是解決國內諸多景區“3年必漲”怪圈的靈丹妙藥。這一方面緣于西湖人文歷史、區域位置和營商環境等的眾多方面無可比擬與複製,另一方面,呼之“難”出的休假經濟,正是讓不少景區缺乏謀求産業轉型的有力促動,仍然在苦心孤詣地想著門票經濟的“一漲解千愁”。
聽聞今年以來國內多家景點門票定價的“漲”勢洶洶,有網友頗顯“良心發現”地恍然大悟:看來當初假日辦取消五一長假,未嘗不是在替廣大百姓的腰包而著想吶,難為他們“忍辱負重”了這麼多年!這番議論聽似不無戲謔之意,倒也確有一種理性反思的務實價值。因為,當絕大多數國人的旅遊和出行,還是圍著屈指可數的固定節假日打轉的語境下,作為景區經營者,想得最多的,只能是孤注一擲地打好“假日戰”、多收門票錢。換言之,又有多少地方會更多地考慮從長計議,像西湖那樣逆勢而為,以求“堤內損失堤外補”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呢?
“假日辦走了,帶薪休假還有多遠?”這是聽到成立14年之後,假日辦宣告撤銷,這個名詞也走進歷史的消息時,社會公眾的一種普遍反響與期待。我覺得,面對景區門票的“漲價怪圈”,或是要求景區透明價格成本,或是聊勝於無地喊聲“用腳投票”等等,其實都不免隔靴搔癢,顯得藥不對症。原因在於,如果不能以一種“刻不容緩”的速度,讓所有國民儘快真正享受到帶薪休假的出行便利,許多人在旅遊時間和旅遊方式的選擇上,恐怕還是會大同小異地“跟著假日走”,且對景區慣用的“門票依賴”,也只能是硬著頭皮地迎“宰”而上了。
不必諱言,只要“假日旅遊”的強勢地位一日不消,或是“帶薪休假”的實質推進依然乏力,在一定時間內,景區“漲價怪圈”與無力“西湖特例”,就還是會以互不“相干”和“相融”的樣子,突兀地現於人們眼前。這也不足為奇,人家缺少西湖景區“整體行銷”的功能與實力,最為省事和省力的賺錢之道,自然是“圈地為牢”地琢磨著“進門一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