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鋪就績效預算之路用了80年
- 發佈時間:2014-09-26 00:33:27 來源:中國財經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美國政府並不是一開始就擁有科學完整透明的預算體系,他們同樣經歷從無到有打造預算國家的過程,而且這個過程曲折不順。時間差不多前前後後用了80年,這個過程對我國正在步入新的預算時代不無裨益。
20世紀初,美國政府預算採用總和預算形式,各部門只提供收支計劃的總和。由於缺乏透明度,民眾和議會無法進行有效監督,政府預算浪費和腐敗現象嚴重,加之連年赤字和來自公眾的壓力,促成了政府預算制度的徹底變革。在這一背景下,紐約城市研究局首次提出了“績效預算”概念。
自1921年《預算和會計法案》頒布至“二戰”結束之時,美國政府建立了分項排列預算制度,在嚴格設定定額和開支標準的前提下,以基數法為原則編制政府預算。這期間,由於“大蕭條”的出現、“二戰”的爆發以及1946年《就業法》的頒布,大大強化了政府預算職能,預算規模不斷上升,同時對預算效率要求也越來越高,客觀上需要新的預算形式提高財政資金績效。
1928年成立的美國全國市政標準委員會,根據該委員會的定義,績效預算“是基於政府職能、業務與項目所編的公共預算。該預算最重要的任務是工作或服務的成就,及該項工作或服務將支付的若干成本。”這一思想隨後在美國田納西流域管理局、國防部和農業部的項目預算管理中進行短暫嘗試,但由於現實中不能突破技術、政治、管理等方面形成的各種約束,績效預算只是“曇花一現”,沒能取得成功。
美國績效預算改革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於各部門的工作性質差別較大,且不可比,無論是績效指標設計、工作量統計,還是成本—收益分析,需要大量繁重、複雜的工作;許多社會效益較強的政府活動難以用量化指標來評價,績效無從考核;雖然績效預算注重對産出進行分類和度量,但對政府目標、計劃以及相應的資源配置關注不夠,近期與中長期目標脫鉤甚至背離,傳統的會計系統與績效預算的編制、執行也不相融合。績效預算改革在美國遇到了嚴重挫折。但績效理念與方法還是逐步為社會接受與認同。
1950年以後,美國政府預算改革雖然偏離了績效預算的軌道,但對提高預算績效的努力卻一直並未放棄,相繼推行了計劃項目預算、企業化公共預算、零基預算、平衡公共預算等一系列改革,歷時20多年,這些改革都包含了提高預算績效的努力。
20世紀80年代之後,隨著資訊化時代的到來,政府部門由於存在機構臃腫、過分專注于各種規章制度及其層級式指揮等問題,對多樣化的社會需求反應遲鈍,越來越難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在此背景下,美國開始在政府治理結構方面創新求變。於是,績效預算再次應運而生,史稱新績效預算改革。
新績效預算將預算分配與績效衡量加以結合,是對20世紀50年代績效預算傳統的揚棄和發展。1993年1月獲得議會審議通過的《政府績效和成果法案》要求政府機構重視預算項目績效;2001年8月,喬治·布希總統宣佈“總統管理議程”議案,旨在提高聯邦政府項目績效;2004年,美國聯邦政府引入項目評價體系(簡稱PART),從目標設計、戰略規劃、項目管理到項目結果都為項目預算提供了依據。
從目前來看,新績效預算已在美國取得初步成功。這一局面得益於資訊技術的進步。資訊技術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決策資訊在傳遞過程中的損耗和成本,最大限度地加強部門間的交流與合作,有利於決策執行、監督管理及提高預算決策的民主化和透明度,可以使政府更有效地對公眾需求做出反應。
儘管美國績效預算改革取得了重大進步,但是也依然存在不少問題,比如,績效評估在行政部門中發揮著管理工具的作用,而對立法機關來説,他們在政府預算方案中面對大量效率數據時往往感到不知所措。再如,績效預算中量化績效目標的成本太高,量化難度極大,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指標研究和培訓評估人員。再如,PART項目評估結果顯示的績效水準亟待提高。
實踐表明,即便是經過80多年的持續努力,績效預算之“果”也才剛剛開出一朵嬌嫩的“小花”。客觀講,迄今為止,人類社會依然不完全具備實行績效預算的各種條件,當然也還有諸多問題需要繼續探索與思考。對此,我們一方面要充分認識加強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要意義,切實把這項改革作為實現政府預算制度變革的重要途徑;另一方面,要充分認識到改革的艱巨性,從基礎的績效評價工作做起,從績效能夠充分顯現的重大建設性資金項目做起,逐步建立覆蓋政府預算全過程的績效管理體系。當績效理念和相關機製成熟後,績效預算將會“瓜熟蒂落”、“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