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自貿區“黑名單”提供事中監管示範

  • 發佈時間:2014-09-25 02:32:25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上海市工商局日前公佈的消息稱,上海自貿區內已經有1467家企業,因未依照《企業資訊公示暫行條例》的規定期限公示其年度報告,而被列入“經營異常”的名錄。這是政府部門首次對自貿區企業實施日常監管所採取的一個重要行動。

  從今年開始,國務院決定將企業年檢制度改為企業年度報告公示制度。國家工商總局也在2月發出通知,從3月1日起停止所有企業及其他經營單位的年檢工作。事實上,工商部門對企業的年檢只有一種形式上的意義,而由於這種年檢僅在管理部門和企業之間進行,市場的交易者和消費者缺乏了解企業真實狀況的渠道,因此並不是一種好的制度。

  上海自貿區建立以後,在市場管理上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創新意義的制度,其中企業資訊公示作為一條先行先試的制度,得到了嚴格的執行。在這同時,政府的工商管理部門將年檢制度改革掉以後,必須同時加強對企業的事中監管。此次工商部門對上海自貿區內未如期公示年度報告的企業公開曝光,並列入“經營異常”的黑名單,就是一次有效的事中監管。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監管部門曝光的只是未完成年度報告公示企業的“黑名單”,接下來更重要的是,監管部門還有必要將在年度報告中出現虛假記載情況企業的“黑名單”公之於眾。上海自貿區作為一個給全國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經驗的試驗區,通過此舉向全國企業提供了一個事中監管的成功示範。

  原有的企業年檢制度的終止,雖然給企業減輕了負擔,但並不意味著企業責任的減輕。企業通過年度報告的公示,將自己置於市場的監督之下,可以讓交易者、消費者更方便地了解到企業和其産品的真實狀況,從而保持市場交易的公正和市場消費的有序,促進市場的穩定和發展,也有利於銳意開拓、遵紀守法的企業得到更多的市場機會。

  □周俊生(財經評論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