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看藝術展,不去畫廊去商場

  • 發佈時間:2014-09-24 05:32:23  來源:文匯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

  “十一”黃金周逼近,今年的購物節照例與旅遊節同行,卻比往年少了點吆喝聲——仔細翻閱媒體報道、認真探訪滬上商圈,“滿××立減××”、“抽黃金”、“抽汽車”之類的巨幅廣告銳減。

  電商時代,從商業街到大型Mall,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調整”從新聞逐漸趨向於常態。目前,先知先覺的商場已經開始下調日用百貨品類的佔比,進口食品、餐飲以及帶有“玩兒”性質的體驗式消費比重不斷提高。今年購物節,細閱各大商圈推出的“亮點”,演出、展覽、活動佔據半壁江山,幾乎完全替代了“打折”的地位。

  本報記者串聯起商圈裏的新玩意兒,和讀者一起看看“電商時代,去商場買什麼”?

  看藝術展,不去畫廊去商場——這成了上海市民的新選擇。由藝術撬動實體商業的消費力,則成了滬上實體商業集體“投奔”的新模式。

  淮海中路上的K11,有個好聽而特別的名字:購物藝術中心。中心地下三層特設了一個藝術館,常年布展各類藝術展覽。剛過去的雙休日,來自滬上15家主流畫廊的數十幅精彩作品在此靜靜地接受廣大市民的賞析。今年3月起的莫奈特展,更奠定了K11在滬上百貨業的“高大上”地位。

  無獨有偶,在南京西路開業僅一年的靜安嘉裏中心也主打藝術牌。自開業以來,幾乎每個週末,商場中庭或戶外廣場都會舉辦文化類展覽,今年已舉辦了23場文化類展覽活動,吸引顧客數十萬人次。全球知名的熊貓公益、蠟筆達人等展覽,讓前來購物的時尚達人們順便做了一次“藝術心靈SPA”。

  實體商場熱衷藝術展,並非無理由的“一頭熱”。數據顯示:莫奈特展期間,K11的人流量比春節黃金周上升30%,銷售量也上升了30%;靜安嘉裏中心每個週末由展覽而帶來的人流量達到2萬至3萬人次,銷售量提升了20%左右。

  對於藝術布展方來説,選擇落戶商業中心,也是經歷多次低潮後的新感悟。

  莫奈特展主辦方上海天協文化就有過教訓。2011年,他們曾在世博會某場館舉辦了“畢加索中國大展”及另一場文化展,但這兩次展覽都以票房失敗、經營虧損而告終。之後,天協將目光鎖定在了人流密集的商業中心,最終“打了翻身仗”。

  靜安嘉裏中心也與多個滬上知名藝術文化機構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將很多原先可能設在畫廊裏的知名展覽請到公共廣場上。一家合作方曾這樣感嘆:“藝術展覽的最終目的是普及文化,要把畫廊裏的藝術氣息嫁接到人們的生活中——展覽走進商場,很接地氣。”

  傳統商業零售業走出了一小步。

  傳統藝術展覽業也走出了一小步。

  就此,促成了産業融合的一大步。

  最終得益的是廣大市民。採訪中,一些市民説,現在逛商場除了購物以外,能做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欣賞一場藝術展,學習烘焙,選擇上一堂陶藝課,還能偶遇喜愛的樂隊……有吃、有逛、有玩,這就是體驗。在這種相對輕鬆自由的環境下,人們的購物慾望也被激發起來。

  一項相關調查顯示:為什麼會去購物中心看展覽?49.7%的消費者表示,因為“商場有配套的購物、餐飲設施”,20.5%的消費者表示“在商場看展覽環境更舒適”,15.4%的消費者覺得“商場布展內容比較有趣”,14.4%的消費者認為“商場比一些藝術展廳交通更便利”等。當被問及觀展的同時是否會順便購物時,93%的消費者表示“會”或“偶爾會”。

  在商業體大規模開發、電商強力衝擊下,以“體驗”為特色的展覽成了越來越多商業項目的“重頭戲”。將美術館“挪”到購物中心,給一片死氣沉沉的零售業注入了新活力。目前,一些商場正陸續制定“商旅文”結合的“2.0版本”。靜安嘉裏中心表示,將繼續和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合作,引入一系列高品質演出、展覽,同時利用地理優勢,整合香格里拉大酒店與自身渠道,為上海本地與外省市客人打造“商旅文”一條龍服務,涵蓋酒店住宿、知名演出票務等服務。

  本報記者顧一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