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31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農業合作之舟”開啟新航程

  • 發佈時間:2014-09-20 07:52:06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鐘欣

  穿過野草叢生的鄉間小道,年近六旬的廣西合浦縣乾江村村民顧裕良很熟悉地找到了乾江的入海口,幾條小船就停泊在海岸邊。他的家鄉——美麗的“南珠之鄉”廣西合浦,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之一。2000多年前,我國商船從這裡出發,把中原和沿海的陶瓷、布匹、絲綢帶往南部海岸沿線的馬來半島、緬甸、印度等地。

  古代的“海上絲綢之路”,為中國與東盟國家的經貿合作奠定了堅實而深厚的基礎。今天的“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拓展經濟發展空間、構建和平穩定周邊環境的戰略舉措,是促進沿線國家共同繁榮的歷史選擇。目前,中國和東盟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自由貿易區,中國連續4年成為東盟的第一大貿易夥伴,東盟是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如今,在廣西南寧市舉辦的第11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再次發力,緊緊圍繞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內容,續寫共同發展篇章。而探索農業領域的合作共贏與創新發展,也成為博覽會一大亮點。

  “近年來,廣西在水産苗種、水産養殖、水産飼料、漁用獸藥、水産品加工與貿易、漁需物資貿易等方面的對外交流合作非常活躍。2011年,廣西和汶萊簽訂了牡蠣引進養殖開發框架協議。2013年,廣西與越南簽訂漁業《合作諒解備忘錄》,目前雙方正籌劃推進實施水産品加工與貿易等合作項目。此外,廣西還與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一些國家在遠洋漁業、水産品加工出口與貿易等方面開展緊密合作。”9月17日,在南寧市召開的“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漁業合作論壇上,廣西壯族自治區水産畜牧獸醫局局長蔣和生向與會者如是介紹。

  作為第11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上的主題論壇之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漁業合作論壇力求為各國漁業發展搭建合作平臺,實現各取所需、互通有無、優勢互補和互利共贏。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執行理事長許寧寧在論壇上提出“推動升級版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的漁業合作。”

  中國水産流通與加工協會常務副會長崔和博士認為,未來中國與東盟的漁業合作將集中在技術、投資、服務這三方面,在共築新的“海上絲綢之路”的同時,雙方的合作渠道將更加快捷便利。

  “我們已經在泰國建立了合資企業,計劃在兩到三年內,在緬甸、柬埔寨、印尼等國建立産品售後服務中心、配件中心。中國農機工業走出去的客觀要求與東盟國家的迫切需要,將成為加深我們與東盟合作的動力源泉,並推動雙方互利共贏發展。”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剡水説。

  以“合作、創新、發展”為主題的首屆中國—東盟國際農業機械發展論壇暨農業迴圈經濟發展論壇亮相本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吸引了眾多業內人士目光。據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濟師劉大功在論壇上介紹,中國農機企業進入東盟的步伐已越來越快,今年上半年,中國農機出口東盟比去年同比增加了12%。

  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會長毛洪認為,近年來,中國在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推動下,國內農業機械得到了快速發展,技術水準得到了有效提升。因此,越來越多有實力的農機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中國農機産品具有價格便宜、操作簡單等優勢,受到東盟國家歡迎。

  中國—東盟經貿合作收穫的纍纍碩果,給中國和東盟各國人民帶來切實利益與福祉。儘管第11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已于9月19日落下帷幕,但它已成為深化中國—東盟多領域合作的重要引擎。中國—東盟的“農業合作之舟”已開啟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新航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