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不動産登記引擠出效應 部分多套房持有者售房

  • 發佈時間:2014-09-19 07:1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時超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經濟導報首席記者 時超

  隨著不動産登記工作的提速,多套房持有者成為最焦慮的群體。

  “這時候轉手價格並不理想,但要是不賣的話,一旦徵收房産稅,又會增加很大一塊支出。”17日晚,擁有4套房産的張權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其目前正面臨左右為難的選擇。

  數名受訪的多套房持有者表示,尚未成型的房産稅已經成為壓在他們心口的大石。“什麼房型會被徵收,徵收稅率又是多少,都不知道。要是出臺的稅率高於預期,對市場肯定會是一大打擊,到時候再賣就晚了。”18日,已經賣出一套房産的濟南市民方俊如此説道。

  或正是受此擔心情緒影響,濟南7、8兩月二手房交易均出現“量漲價跌”現象,其中7月二手房網簽量環比漲幅高達27.2%。

  “房産稅目前還沒有公佈預案,所以稅率如何尚不得而知。但如果稅率設置較高,對房地産市場將造成一定負面影響。”山東百丞稅務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朱自永對導報記者表示。更有業內人士表示,不動産登記制度的推進已然開始將閒置房産推向市場。

  多套房焦慮症

  近一週來,“不動産登記”已然成為網路上的熱門字眼。

  15日,《不動産登記暫行條例(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結束;同日,河南省國土資源廳官方網站披露資訊,不動産登記局“掌門人”王廣華首次露面;隨後,相關媒體報道,目前已經有約24個省(市、區)成立了不動産統一登記領導小組,相關工作進入提速階段,部分地區將對新設計的不動産登記簿冊進行試填試用。

  不動産登記制度推進提速,多套房持有者的焦慮心情也快速蔓延。

  張權就是焦慮者之一。目前,他共擁有4套房産,包括來自父母過戶兩套及自購兩套(其中一套仍在還貸中)。本來其與父母各居住一套外,剩餘兩套住房均已出租,每年可以帶來的租金在5萬元左右,基本可以平衡貸款支出。不過,不動産登記帶來的後續影響,很可能會打破這一平衡。

  “都説不動産登記制度完善後,房産稅的徵收就有基礎了,徵稅肯定會增加成本。”張權説。更令其擔心的是,有報道顯示,家庭持有的第三套以上房産很可能會被徵收更高的稅率。“本來父母將房子過戶給我是為了省心,結果現在反而更加操心了。”

  北京師範大學經濟學院房地産研究中心教授張文清對導報記者表示,不動産登記有助於推動全國房地産資訊聯網,為房産稅的全面徵收提供基礎條件,在不動産登記制度快速推進下,房産稅的推進將會明顯加速。

  不過,對於稅率問題,張文清與朱自永均表示,尚未公佈預案及通過人大立法。“即便是國家定下標準,落實在各省的稅率也有可能不同。”朱自永説。

  目前,可供張權等房主參考的只有上海、重慶兩地房産稅試點的稅率,其中上海根據房價不同設為0.4%和0.6%兩檔,而重慶則在0.5%-1.2%之間。“按照最低的稅率計算,我要交的房産稅每年也會超過1萬元。”張權説道。

  為此,張權曾一度打算出售一套房産,然而面對低迷的房地産市場,又擔心踏錯行情,得不償失,令其難以抉擇。

  擠出效應顯現

  在張權左右為難之時,已經有人作出了拋售的決定。

  “均價1.2萬元/平方米的房子,我1.15萬元賣的,少賺了一點,但是成交快。”方俊對導報記者説。其在某事業單位工作10年,已經擁有三套房産,其中一套來自於單位團購,一套來自於其父單位的團購住房,另外一套則是為了解決孩子上學問題購買的商品房,三套房産總計市場價格已經超過400萬元。

  “之所以賣房,一是考慮可以還清現在居住房子的貸款,二是不願承擔多套房的麻煩。”方俊表示,其所售房産位置較偏,遠離商業區,雖然均價不菲,但出租價格很低,還要耗費精力打理;同時在不動産登記、房産稅徵收等預期下,房價下跌、多套房隱性成本等問題都在增加。

  實際上,方俊從去年就發現,其所在單位一些多套房持有者,不少人都有賣房經歷。有些是為了置換房産,有些則是擔心自己的房産全部登記在案後,可能帶來不利影響。由於此類房産團購時價格低於均價較多,即便比現在市場價稍低一點出手,這些售房者也能獲益不少。

  導報記者注意到,自7月以來,濟南二手房交易市場確實出現了迅速增長態勢。搜房網的數據顯示,7月濟南市區共網簽二手房2987套,環比6月的2349套大漲27.2%;而8月,二手房網簽則突破3000套,環比上漲1.81%。

  值得關注的是,在二手房交易放量增長同時,7、8兩月的成交價環比分別下跌0.90%和0.16%。對此,21世紀不動産置業顧問侯月芹表示,這種“量漲價跌”背後,應該是受政策推動影響。“比如房産稅預期帶來的擠出效應等。”

  實際效果待觀察

  雖然市場對不動産登記制度的關注度不斷升溫,不過在張文清等業內專家看來,相關政策的落實及效應顯現,仍需2-3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按照國土部的時間表,今年只是建立統一登記的基礎性制度,全面實施還要到2016年。至2018年前不動産登記資訊管理基礎平臺投入運作,其體系才能算基本形成。”張文清説。

  同樣,山東百丞稅務諮詢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董華也表示,房地産稅是一個新稅種,需要先立法再徵收,估計2016年會完成立法,2017年左右開始徵收。

  顯然,在上述醞釀期內,多套房的持有者並不會受到實際影響。但侯月芹表示,正是因為落地政策不明的壓力,才會推動一些風險承受能力較弱的持房人傾向售房,並令購房者變得更為謹慎,導致市場短期內趨於供大於求的局面。

  不過張文清也表示,即便登記制和房産稅都落實,其目標也是為了健全房地産市場的長期管理制度,並不是直接影響房價。其認為,決定房價走勢的主要還是長期供求關係,至於上述政策最終能夠對房價起到多少影響力,仍待觀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