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守護中國燃氣動脈的衛士:大山裏的巡線人

  • 發佈時間:2014-09-19 00:35:1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兩層普普通通的灰色磚瓦樓,一個九畝見方的小院,坐落在涪陵大山之中。這裡既是保障天然氣供應的中國燃氣重慶長南白濤輸配站,也是一群80後、剛走出大學不久、平均年齡不到28歲年輕人的家。這群年輕人從2010年白濤站建站之初就一直駐守在這裡,4年間,用自己的堅守和付出,保護著重慶第一條高壓長輸天然氣管線的安危。

  作為中國最大的跨區域清潔能源運營服務商之一,目前中國燃氣共有12個天然氣長輸管道項目,各類管道燃氣用戶達1100多萬戶,供應覆蓋城市人口近1億,燃氣管網總長5萬多公里。其中“長南線”全長128公里,僅白濤儲配站轄區就有80公里。在重慶山區,進入夏季,滑坡、泥石流時有發生,為保障管線安全平穩運作,巡線工們每週都要把它走上一遍,寧可多查百步遠,也不留下一絲險,以確保管線無異常、無顯露。

  密林裏的開路人

  幸健鋒,白濤儲配站站長、巡線工,也是駕駛員。工作中,他身先士卒,不知疲倦;生活上,他總像哥哥一樣照顧大家。他想方設法讓大家凝心聚力,費盡心思讓這些遠離家鄉的年輕人找到“家”的感覺。

  為了走進巡線工的世界,筆者與幸健鋒一道,開始了一天的日常巡線工作。

  9月的一天,一大早,在見到白濤儲配站的幾名巡線小夥時,他們正在皮卡車前分中午的乾糧———五個饅頭。他們告訴我們,每次上山巡線,除了帶上工具包之外,還有三樣東西是必備的:砍刀、木棒和饅頭。由於線路較長,又深處大山密林之中,所以饅頭成了他們最好的乾糧。那木棒和砍刀呢?帶著這個疑惑,我們開始了一天的巡線之路。

  坐在皮卡車上,一路顛顛簸簸,大約半個小時,我們跟隨站長幸健鋒和巡線員龐思源來到了當天巡線的起點,而此時,另一組巡線員任義已繞過山頭,到另一條線路巡線去了。

  “走吧!”幸健鋒指著山上説“往哪走?”眼前的山足足有七八十度陡,根本沒有路。

  正在狐疑之時,只見兩名隊員“蹭蹭”幾下便躥上了三米高的崖壁之上。我們幾個手腳並用,你拉我、我推你,好不容易才爬了上來。

  經過第一關的考驗後,巡線員龐思源告訴我們,這還不算最困難的路段。巡線路上有一段大家公認的“魔鬼路段”———“梓裏-白濤”,那條管線幾乎沿崖壁90度鋪設,一不小心滑倒就要滾下來。

  翻過一座山頭之後,終於來到了一塊相對平坦的地方,可眼前半米高的雜草讓人根本無法前行。站長幸健鋒很熟練地拿出了砍刀,揮刀向雜草劈去,雜草在刀鋒面前紛紛退讓,不一會,一條可供通行的小道便顯露了出來。兩位隊員怕我們有危險,拿著木棒先蹚了過去。

  他們介紹道,每次巡線時,都要撥開一人多高的茅草,沿著巡線蹚出的羊腸小道艱難前行,而遇上荊棘、樹枝走不過去時,砍刀就派上用場了。而木棒則用來探路、防身和擊打野獸。

  “走這樣的路,你們迷過路嗎?”“當然……”幸健鋒給我們講了一位同事的親身經歷———去年剛接收巡線任務時,一位同事順著線路走進了一個小樹林,可走著走著,便失去了方向,轉來轉去,始終找不到出路。荒山野嶺,也許冷不丁躥出一條蛇或一頭野豬,他越想越心慌,帶的水也喝幹了……“後來我接到電話,嚇壞了,趕緊叫他順著光線亮的地方走。後來他轉了足足三個小時才出來。也正因為這樣,現在公司規定,巡線時要兩人以上結伴而行。”

  如今,他們早已成為大山中的“活地圖”。無論你問起哪個指示樁、哪個標示,他們都能立即説出位置和周邊的特徵。

  當辛勞敗給了樂觀

  “餓了吧?”站長幸健鋒從包裏摸出乾糧。一路上疲於跋涉,不覺間已到了中午。被他這麼一提,頓覺得饑腸轆轆。可望著那被汗水浸濕的饅頭,實在難以下咽“味道還不錯,浸了汗水的饅頭不容易被噎著,來,嘗嘗吧……”

  休息中,我們發現了隊友龐思源在一旁悄悄往腳上粘創可貼。“沒事,鞋磨腳,出了繭子就好了。”他輕描淡寫地説。轉臉問站長:“幸哥,你今天腰怎麼樣?“哈哈,沒事沒事,我今天帶了冠軍金腰帶!”説著,便擺出一個格鬥的姿勢。由於過度勞累,三十三歲的站長幸健鋒,年紀輕輕腰部便落下了病根。為了緩解疼痛,他索性帶著腰椎矯正帶堅持上工,而為了怕隊友擔心,每每有人提起時,他總會自嘲説是冠軍的金腰帶。

  管線安全的“守護神”

  與徵山戰水、密林跋涉的辛勞不同,工作中,這些巡線工們還要接受另一項考驗———責任和耐心。

  前年大年三十,白濤儲配站會議室裏燈火通明,幾十年一遇的暴雨引發山體滑坡,致使沿途燃氣管線被壓扁,而此時正值春節趕進度的關鍵節點。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效益。工作分配會上,幸健鋒、任義等幾名隊員接到的任務是,在最短的時間裏搶修完畢,盡最大努力儘快恢復客戶春節供氣。沒有任何疑問,沒有任何抱怨,他們一腳踏進雨裏,趁著手電筒微弱的光線奔赴現場,硬是從大年三十夜裏奮戰到初三,直到險情排除才松了一口氣。

  除了自然災害的隨時威脅,第三方施工也是他們防範的重點。有一次,幸健鋒與白濤輸配站的巡線人員果斷制止了一處未經允許就私自開工的施工點,可待巡線人員離開後,施工方又開啟了設備,準備動工。幸健鋒果斷決定不走了,晚飯都沒吃,一直蹲守到天黑。施工方擰不過他們,不得不開始清場撤離。像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四年下來,他們共排除了120余處安全隱患,制止了42起危害管道安全運營的行為。

  “人命大如天,責任重於山。”採訪中,幸健鋒指指對面的山頭“其實我們也沒啥技術含量,就是需要一股責任心。”不經意間的一句話讓我們找到了撬動這些年輕人風險和堅守的支點———責任。

  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他們把所做的事情都看成是自己分內的責任,從履行責任中獲得了源源不斷的力量,並把這種力量傳遞到了所有中燃人的心上。

  心中的那份堅守

  來之前,我們聽説白濤站建立之初,公司曾招募過一批退休職工,可人家到工作現場一看,不到一天就全走了。而這群正值花樣年華的年輕人,卻在這裡一幹就是1500多個日日夜夜。常年在大山裏巡查,夏天一身汗水,雨天一身泥水,渴了喝口山泉水,餓了吃點自帶的饅頭……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絲毫看不出他們有半點怨言,相反他們眼中卻洋溢著説不出的清澈和幸福。

  “這麼辛苦,是什麼力量支撐著你們一直走下去?”我們再也壓抑不住自己的疑惑問道。

  “其實,我們不覺得苦。如果不守護好這條生命線,工業就會斷氣、客戶利益就會損失。作為男人,要擔當,知難而退非大丈夫所為。況且,等我們老了,可以和自己的孩子講他們父親年輕時候的故事……”

  沒等站長幸健鋒説完,龐思源便搶過了話題,“上次集團領導來看我們,還專門為我們配備了體育器材。公司領導也經常和我們敞開心扉聊天,和我們同吃同住,這些都讓我們很感激……”

  聽著他們發自內心的話,我們眼睛有些濕潤。看著他們幸福的表情,我們百感交集。

  這一天,他們共征服了五座大山,檢查了18個陰極保護樁。

  這幾年,他們不知走破了多少雙鞋,背爛了多少個工具包。

  安全生産是燃氣企業的頭等大事和第一要務,中國燃氣集團將2014年定為“安全文化年”,長鳴安全警鐘,牢記安全運營宗旨,將“安全穩定、可靠供氣”視為對客戶的鄭重承諾。為了履行這一承諾,千萬名如幸健鋒的中燃人正克服重重困難,保證城市燃氣的安全平穩供應,努力用實際行動回報千家萬戶的信任與期待。

  ·廣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