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淘”成主流電商標配
- 發佈時間:2014-09-18 22:30:54 來源:國際商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期,國內各大B2C電商平臺均在加速佈局海外購物市場。前有天貓與寧波保稅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亞馬遜宣佈在自貿區展開跨境電子商務業務,以及1號店與東方電子支付及跨境通實現對接,後有蘇寧成立跨境電商項目組,建立起跨境電商自營體系,聚美優品旗下的化粧品海淘網站聚美海外購也已上線,還將開設獨立頻道。這些舉動都顯示出,主流電商紛紛寄希望於建立各自的跨境物流體系和健全的國際品類渠道,搶食“海淘”這塊誘人的蛋糕。
“海淘”趨勢向好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海外代購市場交易規模達767億元,較2012年增長58.8%。海外代購未來幾年仍然會持續增長。“海淘”同時也正向二、三線城市的消費群體延伸。預計2014年海外代購的交易規模有望達到1549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00%。到2018年中國跨境網購人數將達到3560萬,消費規模將達到1萬億元。
同時,美國已成為中國跨境網購的第二大目的國,覆蓋率高達39%,更多的“海淘”族希望在國外網站發現更少見的商品。其中,跨境網購用戶跨境購買的商品中,服裝鞋帽箱包類和化粧及個人護理類由於價格低廉和品質有保證,成為“海淘”的主要品類,佔比達30%。此外,電腦硬體、珠寶手錶、個人消費電子設備也是中國“海淘”族在海外購買的主要商品。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路零售部主任莫岱青認為,目前跨境電商的發展主要有三種模式。其一是天貓、亞馬遜等電商通過和自貿區的合作,在各地保稅物流中心建立了各自的跨境物流倉,實現“保稅進口+海外直郵”模式。此模式規避了法律風險,同時獲得了法律保障,壓縮了消費者從下訂單到接貨的時間,提高了海外直髮服務的便捷性,為跨境業務在“灰色地帶”打開了“光明之門”。
其二是以蘇寧為代表的“直營+招商”模式。“2014年年初,蘇寧成為國內電商企業首家取得國際快遞牌照的企業,它如能利用好國際快遞牌照的優勢建立完善的海外流通體系、充分利用自有的支付工具以及眾多門店優勢,進軍跨境電商市場的前景就更加值得期待。同時,由於蘇寧具有線上線下的資源,國外品牌商借助蘇寧進軍中國市場也會有更多的發揮空間。”莫岱青説。
此外,聚美的“自營”模式也是不可忽視的亮點。目前,聚美優品在河南保稅物流區已開建上萬平方米自理倉,其進口貨物日處理規模預計年底可達8萬包。保稅物流模式的開啟會大大壓縮消費者從下訂單到接貨的時間,加之海外直髮服務的便捷性,聚美海外購較常規“海淘”商品購買週期可由15天壓縮到3天甚至更短,並保證物流資訊全程可跟蹤。“利用保稅區建立可信賴的跨境電子商務平臺,提升供應鏈管理效率,破解倉儲物流難題,無疑是對目前傳統‘海淘’模式的一次革命,讓商品流通不再有渠道和國家之分。”莫岱青説。
支付、稅收政策仍是挑戰
業內人士認為,消費者“海淘”時面臨著物流週期長、風險高、維權難等風險。而天貓、京東、蘇寧、1號店、聚美優品等在國內知名度高、輻射範圍廣、認可度高的電商企業從事跨境電商業務後,在政策、品牌、物流等方面都會比原有轉運、代購更有優勢。這勢必會擠壓個人代購賣家、從事跨境電商的中小型企業的生存空間。
但無論是主流電商還是中小企業從事跨境業務,都需要面對支付方式、稅收政策等方面的挑戰。對此,莫岱青説,跨境電子支付業務發生的外匯資金流動,必然涉及資金結售匯與收付匯。支付功能是完成整個跨境商品交易的最後一步。支付的便捷、多樣化成為決勝“最後一公里”的關鍵。
同時,目前有關跨境電商的法律政策只有海關總署下發的多個文件,而且這些文件僅是針對6個具有跨境電商進口試點資格城市的試點政策,這些政策是否會發生變動、能否最終確定下來目前還不得而知。因此,莫岱青認為:“儘管‘保稅進口’模式頗受跨境電商的青睞,但是對於主流跨境電商來講,由於很多政策目前還沒有最終落地,所以在業務佈局上,企業應該考慮得更長遠、更謹慎。”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