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黃埔海關業務管理一體化拉開序幕

  • 發佈時間:2014-09-18 22:30:51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9月10日,黃埔海關業務管理一體化改革正式拉開序幕。從即日起,該關隸屬老港海關、開發區辦事處、沙田辦事處、長安辦事處及太平海關試行報關單審核、稅費處置、放行、退稅聯簽發等通關業務的互聯互通,企業自由選擇全關區內任一現場,即可辦理掛號、遞單等海關業務。截至當天下午2時30分,審單處共集中審核報關單219票,其中新增原現場紅通道報關單150票。

  作為黃埔海關通關業務互聯互通改革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廣州拜爾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報關主管吳艷中説:“互聯互通讓我們公司的貨物可以按實際需求就近報關,大大節省了人力、時間和通關成本。”

  其實,互聯互通改革只是黃埔海關業務管理一體化改革中的一個分項。黃埔海關關長李國告訴記者:“本次黃埔海關業務管理一體化改革以通關作業一體互通為突破口,以點帶面、全面推進,通過‘三打破’和‘一優化’,最終形成一體化的業務管理格局,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一打破”基層單位業務管轄範圍限制,構建現場業務一體化辦理模式。此次改革以推行“通關作業一體互通”改革項目,實現“一關通”,作為核心項目。目前通關模式下,企業被限定在物流所在地海關辦理通關手續。“通關作業一體互通改革”將打破各隸屬單位之間業務辦理的限制,將黃埔關區視為一個整體,允許企業自主選擇關區內任一現場辦理申報、審核、放行等海關業務(有關法律法規對進出境辦理海關有限制性規定的除外)。該關還將努力實現企業一次性辦理報關單的所有現場手續,同時積極推進業務現場辦事標準和程式的統一規範,儘量縮小內部執法差異。“二打破”部門壁壘、條塊分割,構建統一的智慧化應用支撐平臺。此次改革將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等先進技術,整合各類可用數據資源,生成統一的動態數據倉庫,在此基礎上搭建作業標準統一、責任體系健全的一體化應用支撐平臺,全面應用於審單作業、監管查驗、稅收徵管等各業務環節。如在外勤執法中全面推廣應用“外勤作業移動終端”,把全部外勤執法作業納入系統管理,促進外勤執法結果的公開化、透明性,在制度和科技層面實現外勤執法的規範統一。“三打破”機構設置的全能化和職責分工的同質化,構建錯位監管、整體協調的發展格局。“優化監管佈局”改革是此次改革的又一重點。改革將按照監管鏈條分工負責,優化調整物流監管、快件報關單審核、保稅加工監管等佈局,使各基層單位發揮各自優勢形成特色業務,如充分發揮珠江沿線的老港海關、新港海關、新沙海關和駐沙田辦事處的碼頭監管專業優勢,完善“區港聯動”作業模式,支援廣州港、虎門港做大做強,形成黃埔關區口岸連線成片監管格局,而東莞海關、長安辦、鳳崗辦等,則更加側重於加工貿易、車檢場等核心業務,最終形成錯位發展的整體功能佈局。同時,通過“優化整合現場業務”,形成海關業務現場的歸口管理、“一體對外”,將一一對應的“蜂窩煤式”管理模式轉變為“一對多”的“液化氣式”管理模式。

  “一優化”即優化資訊流、單證流和物流管理模式。推動實施“組建關區審單中心”、“風險管理集約化”、“加工貿易智慧作業模式深化”等改革項目,即對無紙業務進行適度集約和專業化管理,對有紙和與實際物流密不可分的業務實行就近辦理和結果互認,在尊重市場規律、物流規律和生産規律的基礎上引導物流流向合理化。

  據記者了解,黃埔海關業務管理一體化改革將跨2個年度分3個階段推進實施。第一階段,今年年內全面啟動各個改革項目,並且取得初步成果;第二階段,2015年上半年基本完成所有改革內容,改革格局初具雛形;第三階段,2015年下半年收尾,進一步完善各項改革並開展總結評估。到2015年底,改革方案的全部內容落實到位,實現改革預期目標,形成一體化的業務管理格局。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