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襲性真菌病治療 需多學科聯手面對
- 發佈時間:2014-09-18 04:32:36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熱點聚焦
近年來,侵襲性真菌病的發生率顯著上升,而血液,呼吸,感染和ICU領域,更是侵襲性真菌病的高發科室,及早診斷侵襲性真菌病,合理使用抗真菌藥物已經成為臨床醫生面臨的嚴峻挑戰。
發病率高 危害不容忽視
侵襲性真菌感染主要指由病原真菌侵犯內臟器官及皮下組織所引起的深部真菌感染,而侵襲性真菌病則是指真菌侵入人體,在組織、器官或血液中生長、繁殖,並導致炎症反應及組織損傷的疾病。與侵襲性真菌感染不同,“感染”更多描述的是病原菌與宿主的一種共存狀態,而“病”則描述的是病原菌在體內侵襲、繁殖造成器官組織損傷的病理現象,更能反映一種病理狀態。
資料顯示,侵襲性真菌病的高危人群為免疫力低下患者,多發生在血液、ICU、移植以及呼吸和感染等治療領域。
“侵襲性真菌感染發病率逐漸升高,患者死亡率高,而早期診斷率低下,嚴重影響患者預後。”華山醫院終身教授翁心華指出:因其臨床表現複雜,無特異性,常常被基礎疾病或免疫抑制所掩蓋,早期診斷困難,進展速度快,治療費用高,給患者及其家庭乃至整個社會造成了重大影響。
合理應用抗真菌藥物,減少侵襲性真菌病對於患者的威脅,不僅僅是單一學科專家面臨的挑戰,而是多學科專家共同承擔的責任。為此,翁心華教授建議廣大醫生,應在臨床工作中注重對侵襲性真菌病高危人群提早干預、防患于未然;充分利用現代先進的微生物檢驗手段,提高早期診斷率;依據患者病情,及早考慮侵襲性真菌病初始治療,併為患者提供個體化治療方案,這些是各學科領域醫師提高侵襲性真菌病患者生存率、降低社會和家庭經濟負擔的關鍵。“在抗真菌藥物方面,棘白菌素藥物在治療此類疾病中具有很多優勢。”
依據患者個體化情況治療
不同科室,侵襲性真菌病的基礎疾病不同、致病菌種特點、臨床特點不同,治療原則也不盡相同;依據不同科室患者的特點和侵襲性真菌病的高危因素,進行差異化治療顯得尤為重要。因此,侵襲性真菌病治療已成為多個學科共同關注的問題,也是臨床多學科共同面對的挑戰。
“血液科是侵襲性真菌病高危人群常見的科室之一。”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血液病研究所劉開彥教授介紹説,在血液學領域,侵襲性真菌病的治療策略首先是針對四類高危人群的預防,一是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者;二是急性白血病初次誘導或挽救化療的患者;三是預計中性粒細胞減少持續>1周的患者;四是有嚴重的粒細胞減少或接受胸腺球蛋白治療或胸腺球蛋白或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重症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如果不預防的話,最終一旦發生了這種侵襲性真菌感染的病死亡率很高。”劉開彥教授提醒,需要注意每類患者前面都有限定條件。
ICU同樣是侵襲性真菌病感染的高發地,由於患者的基礎條件不同,在臨床上該病的表像很複雜。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馬曉春教授介紹説:“在ICU裏面的念珠菌感染很多不具備明顯的特異性,對臨床的診斷産生了很大的挑戰。這就需要我們早期進一步深化這樣的認識,早期識別,早期干預,這樣對病人整體的愈後可能會有所幫助。”
《專家評價》在臨床指導上具有權威性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臨床專家對侵襲性真菌病的認識逐漸深入,規範臨床抗真菌藥物的合理使用,達成多學科專家對侵襲性真菌病診療中的共識,這對促進我國抗真菌醫療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近日,《米卡芬凈臨床應用多學科專家評價》(簡稱《專家評價》)項目的啟動,結合了國內外侵襲性真菌病診療指南和米卡芬凈的循證醫學證據,就臨床合理用藥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專家評價》項目引起了血液、呼吸、重症、移植、感染、臨床微生物學和臨床藥學等多學科專家對侵襲性真菌病問題的共同關注。”翁心華教授指出:《專家評價》對規範其臨床使用,依據患者病情啟動侵襲性真菌病個體化治療方案,改善患者總體治療水準,並提高侵襲性真菌病患者生存率具有重大的意義。
劉開彥教授表示,《專家評價》及國外的一些指南更多的是推薦米卡芬凈作為預防來使用,建議廣大醫生在臨床工作中注重對侵襲性真菌病高危人群提早干預;提高早期診斷率;依據患者病情,及早考慮侵襲性真菌病初始治療,併為患者提供個體化治療方案。
《專家評價》是侵襲性真菌病領域7個學科,38位專家智慧的結晶,作為國內首個該領域的多學科評價,是侵襲性真菌病臨床問題和米卡芬凈臨床價值的綜合體現,具有極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在向廣大臨床醫生提供對棘白菌素藥物米卡芬凈權威、實用的侵襲性真菌病臨床用藥規範的同時,為患者提供個體化治療方案。
“米卡芬凈有效治療真菌感染,性價比合理,有利於降低社會和家庭經濟負擔。”翁心華教授表示,隨著臨床醫生對這類藥物認識的深入,以及廣泛的臨床應用,《專家評價》將進行不斷的完善和改進,使其更具有臨床指導的權威性、實用性。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