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馬未都:“文物像雪茄,文學像香煙”

  • 發佈時間:2014-09-17 08:55:07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李春暉

  馬未都常説自己趕上了好時候。

  “年輕的時候寫小説,很快就調到出版社,大家也覺得很體面。結果我退了出來,做了影視。按照世俗的意義賺了很多錢,理應走下去,但我覺得這不適合我。我喜歡文物的時候,是這個社會上文物最沒有地位的時候,人家都覺得我不務正業。後來文物熱了,人家就説你應該賣東西賺錢。我沒有,我去做了博物館”。

  “我要是自殺了,就跟顧城一樣有名”

  1981年,《中國青年報》整版刊登了一篇愛情小説《今夜月兒圓》。在那個貧乏的年代,這個輕快明朗的故事一下就贏得了千萬讀者的心,也由此改變了現實生活中一位車工——這篇小説的作者馬未都——的命運。小説發表後,只有小學文化程度的馬未都,從一名機床銑工直接成為《青年文學》雜誌的編輯。

  編輯歲月,馬未都幹得最露臉的一件事,就是發掘了王朔。彼時,王朔還是位名不見經傳的文學青年,馬未都則每日埋頭在投稿信裏披沙揀金。“當年他在《青年文學》投了好多稿,都發不了”。但馬未都“看上”了王朔的才華。經他推薦,《青年文學》頭版發表了王朔的《橡皮人》,引發轟動。1988年,王朔出版了第一部小説集《空中小姐》,馬未都是這部作品的責任編輯。

  在中國當代文壇最璀璨的10年,馬未都的工作讓他接觸到京城裏的各色文人,“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那時,劉震雲也是辦公室裏的常客,只是他永遠不坐椅子,進門就一屁股坐在桌子上,開始胡侃神聊。而對於後來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蜚聲海外的莫言,馬未都的印像是,“不怎麼愛説話,不像其他人來了就亂貧”。

  除了做編輯外,馬未都自己的文學創作也沒撂下。在此期間,他發表了報告文學《人工大流産》,並出版小説集《記憶的河》,儼然在文學圈混出了名堂。“中青社為我和顧城舉行過大型座談會,我是小説,他是詩歌。只不過就是我沒自殺,我要是自殺了,我就跟顧城一樣有名。”馬未都開玩笑道。

  “《渴望》一播出,明顯看出影視的影響力遠遠超過文學”

  1990年,正是國內文壇八仙過海、沸反盈天的時候,馬未都卻從文學圈消失了。隨後,人們在熱播電視劇《編輯部的故事》裏看到了編劇馬未都。再然後,馬未都又成了《海馬歌舞廳》的總策劃人。

  在文壇的虛妄裏,馬未都比很多人早一步看到了上世紀90年代文學衰落的先兆。他決定調轉船頭,方興未艾的影視圈闖入了他的視野。“《渴望》一播出,明顯看出影視的影響力遠遠超過文學。那時候拿錢太容易了,很多企業都捧著錢讓你拍片”。

  此時商品經濟大潮來襲,熱血青年無不躍躍欲試。馬未都辭職下海,與王朔、劉震雲等人,組建了“海馬影視創作室”,馬未都擔任秘書長。創作室籠絡了當時國內大批優秀中青年作家,堪稱國內最早的編劇工會,隨後推出的《編輯部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

  後來,馬未都又與海岩一起開辦“海馬歌舞廳”。但由於經營不善,歌舞廳沒幾年就倒閉了,倒是以此為素材創作的電視劇《海馬歌舞廳》大受歡迎,給他帶來了幾百萬元的收入。在外人眼裏,他成了弄潮兒。但對馬未都來説,這種轉變卻是一個極其漫長和痛苦的過程。“我一直到30多歲的時候都認為做生意是一個非常大的恥辱。商人過去是個罵人的話,説馬未都是個商人,這基本上就是罵人了”。馬未都覺得,自己是個不徹底的商人,突出特徵就是愛錢卻不好意思談錢。

  “吸了雪茄之後就覺得香煙沒味”

  《海馬歌舞廳》還未拍完,眼看影視事業如烈火烹油,馬未都卻漸漸淡出影視圈,一頭扎進了當時還顯得冷門的古玩收藏領域。

  “我從文學跑到影視,又從影視跑出來。我是從來不回頭的,因為我清晰地看出了這個門類的頹勢。”馬未都説,“文物像雪茄,文學像香煙,吸了雪茄之後就覺得香煙沒味。”

  最初引起他好奇的是一個乾隆時期的民窯瓷碗。一直以來,馬未都以為過去的勞動人民生活貧苦。結果他一看這碗,真漂亮;一打聽,不是皇上用的,是老百姓用的。他納悶了,過去的人把碗燒這麼漂亮幹嘛啊。由此,馬未都對凝固的歷史産生了巨大的興趣,一發不可收拾。

  光是把喜歡的東西據為己有並不能讓馬未都完全滿足。“成為一個收藏家的重要標誌就是著書立説,如果僅是買點東西,只能算個財主吧”。1993年,馬未都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收藏著作《馬説陶瓷》,被廣大讀者視為傳統文化的啟蒙讀物。

  此時再把收藏當副業已經不過癮了,馬未都索性徹底下海,成立了北京古典藝術有限責任公司,在琉璃廠的“觀復齋”開起了古玩店。“觀復”取自老子《道德經》的“萬物並作,吾以觀復”,意思是萬物生長,我看輪迴。在馬未都看來,觀就是看,復就是重復,“觀復”意指反覆地看,有喜歡、研究的意思。

  “文物就像雪茄,文學就像香煙。吸了雪茄之後就覺得香煙沒味。所以,一旦喜歡上文物,很難再繼續鍾情于文學。”馬未都如此解釋自己從文學到文物的興趣轉變。

  1997年1月18日,位於北京市宣武區琉璃廠西街53號的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展出面積400平方米。這是內地第一傢俬立博物館,古玩商人馬未都又多了一個公眾人物身份——“博物館館主”。

  2008年,馬未都走上《百家講壇》。從這裡開始,馬未都成為家喻戶曉的收藏名家。不誇張地説,在普通觀眾眼裏,他的名氣比王世襄還大。他趁勢出版《馬未都説收藏》等系列叢書,以745萬元的版稅收入,登上“2008年第三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第5位,又引起一番熱鬧討論。從某種意義上説,單用“收藏家”來指稱如今的馬未都已經有些不夠了,他太有“文化學者”范兒了。

  (原載《中國企業家》)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