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25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骨頭”專揀硬的啃

  • 發佈時間:2014-09-17 02:31:33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李麗穎 吳佩

  43歲的張春暉,最近忙得不可開交。臨到中秋前,在位於北京北五環外的中國農科院農産品加工研究所的辦公室裏,他每天都要接待從全國各地特地趕來諮詢技術的企業老闆。“我的電話快被打爆了,幾乎每天都有人來。”張春暉拿著手機抱歉地説。

  讓企業老闆感興趣的,正是張春暉於今年7月剛剛通過農業部專家鑒定的肉骨素加工關鍵技術,這項讓國內專家讚嘆不已的科研成果,早在試驗示範階段就已經為國內的肉類加工企業創造了不菲的經濟價值。

  儘管才40歲出頭,可張春暉已經跟肉品加工打了14年的交道。這14年來,他啃下了肉類加工技術上的一塊塊“硬骨頭”,成為了我國肉類加工領域的權威專家。“我這一輩子,恐怕是要跟肉杠上了。”見到記者,這位青年科學家笑著説。

  一頭扎進最基層,博士進了車間當技術工人

  與大多數畢業後直接從事科研的科學家相比,張春暉的科研之路顯得有些“另類”。

  2001年,30歲的張春暉剛剛從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士畢業,此時的他手裏拿著多家大學與科研院所的錄用通知書,而最終他卻選擇到河南漯河的一家肉品加工企業當起了一名普通的技術工人。

  放著好好的科研機構不去,非要去企業當工人,張春暉的同學和家人都表示不理解,而在漯河當地,博士當工人,這也成為了一件大新聞。很多人認為,張春暉不過是一時的頭腦發熱、心血來潮,呆不了多久肯定就會放棄。然而,張春暉卻留下來了,他一頭紮在企業科研生産一線,這一幹,就是9年。

  上世紀90年代,我國的肉類加工産業才剛剛起步,與發達國家相比,很多本土企業都需要新的技術,解決肉類加工上的難題。回憶起當時的決定,張春暉説“一點也不後悔”,甚至是“影響一生”的正確決定:“我就是想把學到的知識都轉化應用了,變成現實的生産力,不然就太可惜了。”

  由於自己的“特殊”身份,張春暉在工作中面對的幾乎都是企業生産技術上的大難題,都是難啃的“硬骨頭”,而第一塊“硬骨頭”就是冷鮮肉的品質問題。

  每年春夏屠宰生豬時節,國內肉製品企業都會面臨一個共同的問題:由於受生豬品種、季節溫度的影響,生豬容易發生應激反應,從而導致肉質變差,水分營養流失嚴重。為解決這個難題,張春暉查閱了大量的技術文獻,帶領技術人員在生豬宰前靜養圈裏蹲點開展試驗。他經常在豬圈旁一住就是幾天,春夏秋冬腳上都套著雨靴,渾身上下都是“臭烘烘”的。經過3年多的努力,他不僅獲得了一手的生産數據,更是設計開發出了生豬靜養“營養液”,解決了企業冷鮮肉懸而未決的難題。

  冷鮮肉的品質問題解決了,傳統發酵幹腌肉製品的問題又接踵而至。又是一個3年的埋頭苦幹,張春暉優化了腌制肉的工藝條件,再次成功解決了西式火腿中式化、中式火腿工業化的難題。

  紮根企業整整9年,張春暉踏踏實實地解決著一個個技術難題,不遺餘力地開發適用性、經濟性良好的産業急需技術。與此同時,漯河的企業也在一步步地成長和壯大起來,成為全國知名的農業龍頭企業。企業老總不無感慨地説:“正是有了張工,我們企業才能攻克一道道技術難關,才能有今天這樣大的規模。”

  回歸科研院所,“我就好像從池塘遊回了大海”

  在愛人夏雙梅眼裏,張春暉是個絕對的科研迷和工作狂。“他能從科研中找到快樂,有了科研,他都顧不上家。”説這話時,夏雙梅有些小小的抱怨。

  在企業9年,作為技術骨幹的張春暉常常早出晚歸,蹲點下鄉,根本照顧不到家人。他自己也説:“一發現科研問題,我就會特別興奮,一定要解決了,才罷休。”

  2008年,隨著我國肉類産業的發展,一批肉品加工企業已經迅速成長,這也引來了國際金融資本對國內肉品企業的關注。張春暉所在的企業一夜之間被外資收購,新東家高薪聘請,希望他繼續留在企業。張春暉卻毅然謝絕:“早在上學的時候,我就想用自己的所學為中國肉類加工産業出力,因此外商出再多的薪水我也不接受。”

  這段時期,剛剛離開企業的張春暉坦言自己陷入了迷茫。他問自己:究竟應該去哪,才能把所學所知真正發揮出來呢?2009年,中國農科院向張春暉伸出了橄欖枝,通過層層選拔,他最終被聘為中國農科院崗位傑出人才,進入農産品加工研究所從事肉品加工科研工作。而這一次選擇,也將他帶到了一個全新的舞臺。

  張德權是張春暉的大學同學,也是農産品加工研究所肉品加工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他回憶,當時兩人躺在中國農業大學草坪上仰望著星空,決定將骨頭加工作為主要研究方向,因為這是困擾國際食品加工界的難題。“不解決這個問題,算什麼國家隊?”

  “原來在企業裏做科研,我們解決的難題只能為自己的企業服務,現在我可以著眼于整個産業,研究出的技術成果,也能讓更多人受益了。我就好像是一條魚,從池塘遊回了大海。”説起這次選擇,張春暉依然顯得很興奮。

  從企業回到科研院所,角色不同了,科研環境也不同了,張春暉克服了種種困難適應轉變,籌建實驗室、組建科研團隊、確定研究方向、凝練科研選題、爭取科研經費,一次次地進企業、下工廠,深入生産一線。而也正是企業的工作經歷,讓張春暉更能了解産業的需要,進入研究所的第3年,他的實驗室功能就已初步齊全,研究團隊就達到近20人,就已經與20多家肉品加工企業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各項科研項目更是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為了科研,張春暉犧牲了很多照顧家人的時間。由於獨自在北京,妻子和女兒都還在河南,家人兩地分居。在北京的5年,他沒有給女兒過過一個生日,沒有在中秋節陪伴過家人。一次他決定回家探望,剛到半路就被一個科研電話拉了回來。“對於科研工作者來説,我們的一項科研成果也許就關係著整個産業的發展,那麼,犧牲點自己的時間,我想,我的家人也總會理解的。”説這話的時候,張春暉望著一旁的妻子夏雙梅,眼裏充滿歉意。

  願啃更多的“硬骨頭”,讓民族肉加工産業走向世界

  早在企業工作的時候,張春暉就攻克了我國冷鮮肉品質等多個難題,2005年,年僅34歲的他成為了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2007年他又被破格提升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而在回歸了科研院所之後,張春暉的科研成果依然一項接著一項。尤其是2010年,隨著中國農科院加工研究所的機制改革,張春暉更是以肉類加工國家隊的姿態,瞄準國際前沿,進行選題研究,攻克了一個個科學和技術難題。

  從肉品加工品質安全控制技術,到原料肉保鮮解凍技術,對於每一個科研技術,張春暉總會滔滔不絕:“這些技術就好像是我自己的孩子,都是夜以繼日、爭分奪秒拼命工作幹出來的。説起來,我就收不住。”

  在所有科研項目中,耗時最長、最難啃的“骨頭”,就是骨素加工的關鍵技術了。在傳統的消費理念中,很多人把“骨頭不當肉”,事實上,可食性動物骨中含有11%~16%的優質蛋白。世界畜禽骨年産量達4600多萬噸,其中我國約有1000多萬噸。而這1000多萬噸的骨頭中,含有約200萬噸的動物蛋白,以肉蛋白含量折算,相當於新疆內蒙古兩地區每年肉類蛋白含量的2.5倍。然而,長期以來畜禽骨利用一直是個世界性難題。

  張春暉對科研團隊説:“這就是我們要攀登的科研珠峰,舍得一輩子也要把骨素利用這個問題解決!”張春暉的科研助手王金枝用兩個詞來形容他:勤奮、高效。“睡辦公室、睡實驗室,對他早已成為家常便飯。”多少個日日夜夜,張春暉和他的團隊成員穿梭在實驗室、奔走于企業車間,反覆試驗,艱難探索。經過數年的努力,今年7月可食性動物骨深加工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原料骨前處理、熱壓高效抽提、節能高效濃縮、骨素風味增益生香等關鍵環節的技術與裝備先後得以攻克,共獲得授權專利30項,為全球畜禽屠宰行業的技術升級提供了技術保障。據悉,該項成果已經推廣應用到20多家企業,實現直接經濟效益70多億元。

  一項項科研成果,一家家受益企業,看到自己艱辛攻克的技術讓本土的肉類企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張春暉倍感欣慰和驕傲:“一個科研人最幸福的時候,就是自己的技術能被應用,能被認可,並影響和推動整個産業的發展。”這個43歲的年輕科學家,已經有了許多白頭髮,但對於自己的事業,他依然堅定:“肉類加工的‘硬骨頭’,我還要繼續啃下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