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周鴻祎方法論:吊絲如何逆轉未來

  • 發佈時間:2014-09-13 02:31:26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周鴻祎自述——我的網際網路方法論》

  作者:周鴻祎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2014年8月

  周鴻祎的偶像是喬布斯,他不認為喬布斯有多麼神奇偉大,而是把喬布斯稱為“叛逆的吊絲”。

  在1995年的一次訪談中(訪談錄影帶曾遺失十餘年,被稱為“遺失的喬布斯訪談”),喬布斯自稱嬉皮。周鴻祎認為,所謂嬉皮,其實就是那個時代一個叛逆的屌絲,藐視權威、藐視所謂的高富帥和白富美,藐視主流價值觀,追求與眾不同、特立獨行。這個吊絲最終逆轉了未來,顛覆了科技行業,締造了一家偉大的企業。在他這裡,嬉皮精神與矽谷科技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在中國網際網路界,周鴻祎也是一位顛覆者。他的新書《周鴻祎自述——我的網際網路方法論》以第一人稱的口吻告訴你,吊絲完成顛覆和逆襲,方法挺簡單。

  軟體免費

  符合人性需求的創新

  “鴻祎啊,你這是幹啥呢?是要跟整個行業為敵嗎?你這不是要砸我們的飯碗嗎?你這是連鍋都要端走了。”360公司發佈免費殺毒軟體的當天晚上,一個傳統殺毒公司的老闆打電話給周鴻祎,怨氣中透著無奈。

  周鴻祎認為,這種砸飯碗端鍋之事,他不做也會有其他公司來做,因為這是網際網路時代的必然趨勢。

  免費,周鴻祎稱之為互聯的“重要精神”。為什麼網際網路服務可以免費,他解釋了這個淺顯的道理——如果研發一款軟體成本1000萬元,當100萬用戶使用時,每個用戶分攤成本10元;當1000萬用戶使用時,分攤成本是1元;當1億用戶使用時,分攤成本是0.1元。

  用戶數量非常龐大時,邊際成本趨近於0,這在工業時代不可思議,造任何一件物理産品,成本都不可能攤薄到如此低廉。但在網際網路時代,那些成功的公司,都會提供免費的軟體和服務,從而黏住數以億計的用戶,並由此衍生出不可估量的商業價值。谷歌、Facebook、騰訊皆可劃歸此類。

  周鴻祎看透了網際網路商業模式的本質,打出免費殺毒這張王牌。周鴻祎認為,把貴的變便宜,收費的變免費,符合人性的需求。他預計,未來硬體免費也將成為趨勢。

  用戶至上

  簡單且質樸的精髓

  中國網際網路大佬裏,周鴻祎被認為是一個好鬥的異類,一齣手就是渾不吝的架勢,從來不在乎對手有多大多強。他解釋到,從小喜歡讀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戰爭故事,骨子裏自然埋下了以弱勝強的情結。

  360曾被指為“流氓企業”,有人甚至將周鴻祎稱作好鬥的“瘋狗”。而他認為自己是在中國網際網路叢林和泥潭中與鱷魚纏鬥的人。他曾總結360的成長史,“不管多少人罵你,只要你對用戶好,得到用戶支援,最終還是會贏的。”

  即便“樹敵”很多,但對競爭對手優秀的産品,他也不吝溢美之詞。比如他誇馬化騰的QQ和微信用戶體驗至上、雷軍的小米在顛覆手機行業。他認同這些産品,更準確地説是認同這些産品的理念——用戶至上。這四個字是他“網際網路方法論”中簡單且質樸的精髓。

  就像他的360公司,並不是免費殺毒的最大受益者,數億用戶免費享受到了服務,才是真正的受益者。

  周鴻祎也將免費拔除流氓插件之舉看做一種救贖,因為早年3721(周鴻祎早期創立的公司,2003年被雅虎1.2億美元收購)插件問題,他被冠以“流氓插件之父”的惡名。

  與眾不同

  像蘋果一樣Think Different

  Think Different(非同凡“想”)是蘋果公司一個廣告口號。1997年,喬布斯重返蘋果公司,推出了著名的《Apple Think Different》廣告,來傳遞蘋果的價值觀。周鴻祎對其傳達的理念推崇備至,書中數次提及。

  與眾不同,就是周鴻祎理解的Think Different。他將這四個字寫進了自己的價值觀。“一定要和別人做得不一樣,甚至有時候要反著來,而不是隨大溜。”

  周鴻祎宣佈360殺毒免費時,在同行眼中,他就是個瘋子。目前在美國資本市場紅得發紫的馬雲,10年前他説要改變商業版圖時,有人認為他是傻子。

  周鴻祎很“二”地去堅持,為360在中國網際網路贏得一席之地。馬雲很“二”地去堅持,造就了一個龐大的電商帝國。改變今天中國社會隨大溜的一元化價值觀,讓更多的人寬容對待不同的想法,才能鼓勵創新的人。“不走尋常路”的周鴻祎,磕絆多年幾度沉浮得出結論:中國如果需要真正的創新,價值觀是最重要的。

  容忍失敗

  翻身仗後會王者歸來

  除了喬布斯,周鴻祎還喜歡誰網景創始人馬克·安德森。網景公司雖然被微軟摁死了,但它做出了全世界第一款網際網路瀏覽器,創造了歷史。

  以世俗眼光考量,馬克·安德森是一個失敗者,因為他的公司沒有存活,他也沒能賺取數百億的財富。以至於他向馬克·扎克伯格(Facebook創始人)介紹自己是網景公司創始人時,扎克伯格問他網景是幹什麼的,讓他很失落。

  不過馬克·安德森是周鴻祎心目中永遠的英雄,因為沒有他就沒有後來各式各樣的瀏覽器。有誰不曾失敗過呢?即便比爾·蓋茨、喬布斯、馬雲這樣的成功者,創業初期也都有過失敗的經歷。

  周鴻祎一樣,第一次創業是失敗的,他做的防病毒卡是一件失敗的産品,為此他曾低著腦袋挨過客戶的罵。後來他還遭遇過更大的挫折,自認為在中國網際網路遭遇過最大的失敗,所以他會去寬容失敗、理解失敗。

  失敗後怎麼辦?打不死的“小強精神”加上失敗中總結的教訓,翻身仗指日可待。喬布斯帶領蘋果東山再起,周鴻祎帶領360完美救贖,都是失敗者上演王者歸來。

  這和不服輸的性格有關。在和騰訊打官司時,周鴻祎曾發公開信稱,即使被巨頭打得滿地找牙,在精神上360也是站著的,360“像一根針一樣把巨頭刺痛”。不過周鴻祎認為,中國缺乏寬容的文化,成王敗寇是衡量標準,讓人害怕失敗,不敢去創新。這個必需要改變,中國才能出現真正的矽谷精神和喬布斯。

  理想主義

  優秀團隊的第一要素

  周鴻祎的網際網路方法論,如庖丁解牛一般,將看似高大上、神秘不可捉摸的高科技行業拆解得井井有條。而且這個方法論不只適用於網際網路行業,對其他眾多行業皆有裨益。因為很多行業都在網際網路浪潮中重新整合,跟不上網際網路思維的行業和企業註定要被淘汰,像諾基亞這樣偉大的公司也難以倖免。

  作為媒體人,讀此書時不禁感慨,在資訊時代達到輝煌的傳統媒體,原有的商業模式與目前諸多網際網路公司並無不同,“羊毛出在豬身上”,即通過龐大的用戶群吸引來第三方(比如廣告)來付費。

  傳統媒體的危機,並非商業模式問題,而是因為無法滿足用戶(讀者)日益增長的需求。

  面對網際網路大潮,創業機會俯首皆是,傳統行業和企業則面臨著生存還是轉型,以及二次創業的挑戰。如何創建一支優秀的創業團隊,周鴻祎將理想主義情懷列為第一要素。以發財為目標的創業團隊很容易分崩離析,這是周鴻祎多年實踐的總結。

  之前他接受新京報採訪時曾説過,360上市後他會去做一個“超級天使”,扶持年輕一代,給他們錢給他們幫助。扶持小公司起來,顛覆大公司遊戲規則,然後把大公司推翻,這是他最喜歡幹的事。

  看到這句話,我想在後面加一個“陰險+壞笑”的表情。顛覆者渴望有繼承者,甚至不惜自己遭到顛覆,顛覆的方法論已傾囊相授,你行嗎?來試試呀!

  □何晨曦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