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100多個國有林場改革怎麼改?

  • 發佈時間:2014-09-11 07:32:29  來源:國家林業局網站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採伐收入長期佔國有林場收入九成以上,但林場從商品型轉向公益型後,這一比例大幅下降。上半年,洋口國有林場實現收入1348萬元,其中,苗木和種子等非採伐收入610萬元,佔了近一半。“沒想到林場大變樣,舊場部成了大公園,住房條件明顯改善。”洋口國有林場退休職工李茂壽説,林場轉變經營方式的路子走對了。

  位於順昌縣的洋口國有林場創建於1956年,在職幹部職工104人,離退休161人。“每年需1500萬元左右才能維持正常運轉。”場長張志才清楚地記得,2012年到林場報到後的第一個工作日,幾名林場退休職工就闖進辦公室,要求兌現2010年以來拖欠的社保補差額。

  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實施後,禁伐限伐政策讓國有林場木材産量銳減,以“木頭經濟”為支柱的國有林場舉步維艱。難題怎麼解?

  轉變經營方式,盤活現有資源,成了第一要務。木材銷售實施競價招投標,首批兩片底標為290萬元的林子,實際中標額332.5萬元,多創收42.5萬元。

  做大種苗産業,讓科研成果走出實驗室,開闢增收新路。杉木種苗經不間斷精心選育,于2009年實現規模化和工廠化生産。

  順昌縣洋口鎮道坪村村民林誠華是受益者之一。他從2012年開始租35畝地育苗,由林場免費供應杉木種子和穗條,無償提供技術服務並回收,一年純收入可達10萬元。

  通過建立育苗基地和“林場+基地+農戶”的模式,目前林場種苗年生産能力突破1000萬株。今年2月,1.05萬根穗條賣給廣西林業種苗管理總站,掙得360萬元。

  “少砍樹、不砍樹是國有林場的方向。”張志才説,堅持“保持平衡,略有結余”原則,採伐量從2010年的2萬立方米減少到今年的1.2萬立方米。收入來源拓寬,林場採伐指標連續幾年沒用完,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培育森林資源上。

  相比林農的林子,國有林場的林子個頭大、更整齊,這是為何?

  “同樣是林子,如不經過撫育和間伐,林木普遍殘弱瘦小。”副場長林有樂説,南山千畝大徑材基地那片30年生的林子,儘管杉木密度從167株減少到70株,但留下的是良材,最大的一棵杉木蓄積量達2.4立方米。

  3年來,林場森林蓄積量從61立方米增至65立方米,2012年被列為首批國家木材戰略儲備基地後,培育大樹的方法在林場全面推廣。

  同時,林場實行績效改革,職工月工資現在是2011年時的一倍。12支營林施工隊伍還為周邊農民提供了260多個就業機會。(記者 方煒杭)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