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訂外賣雙贏的生意被啥卡了“脖子”
- 發佈時間:2014-09-10 07:29:35 來源:四川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寇敏芳 本報記者 曾小清
9月9日,臨近中午,成都某公司白領穆彩虹準備訂午餐:點開手機“淘點點”,定位於成都高新區,從幾十家餐飲商家中選定一款套餐盒飯,要求對方11點半送到。結果,等了一個多小時,飯才送到,還是冷的。
自網上訂餐平臺出現以來,成都越來越多本土中小餐飲企業試水網上訂外賣業務,尋找新的營利點。“穆彩虹們”也不再需要花時間外出“覓食”。這本是件雙贏的事情,但卻被配送卡住了“脖子”。買賣雙方都表示很頭疼。
等太久客戶“傷不起”配送員小飯館用不起
成都餐飲同業公會秘書長袁小然認為,“線上訂餐蘊含巨大商機”。去年全國餐飲收入達2.5萬億元,艾瑞諮詢數據顯示,線上規模665億元,只佔2.5%,預計到2017年線上規模將超過2000億元。
如今,“美團外賣”、“淘點點”、“餓了麼”等幾大訂餐平臺均已完成對成都的佈局。它們均瞄準辦公室午餐市場,還搭配了額外的服務。
穆彩虹去年底就開始使用訂餐平臺。“有的優惠幾塊錢,有的送水果飲料。”穆彩虹説,當初就是衝著實惠去的。然而,定的餐動輒就要等一個多小時,她直呼“傷不起”。
光天府軟體園就聚集了4萬-5萬上班族。記者在軟體園附近走訪了幾家餐館。無論是連鎖品牌“沈小福”,還是別的小餐館,都收到過訂餐平臺的推廣DM單。不過沈小福新會展店的工作人員還是拒絕了,“我們就一個配送員,外賣多了,搞不贏”。
袁小然説,目前訂餐平臺上,買賣生力軍是辦公室白領和小型餐館。
幾年前,肯德基、麥當勞等洋快餐,以及鄉村基等國內餐飲品牌就在做網上訂餐業務,還組建了龐大的配送隊伍。小餐館守著大市場,卻在外賣配送環節“受傷”。
為何不多請一些配送員?
成都天華路的一家麵館老闆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請一個工人要3000元月薪,即使每天訂餐量穩定在10單,以一碗麵10元計算,“一天就掙100元,一個月是3000元,抵了工人的工資,還不算面的成本。”他們將配送範圍定在1公里以內,太遠的客戶訂了餐收不到,只開展了半個月的網上訂餐業務就停止了。
如何做到準點率98%在特定社區精準配送
白領時間觀念強。記者瀏覽訂餐平臺上的留言發現,70%左右的用戶都關心盒飯配送的準時率。“配送精準,外賣才有市場。”“陳吉思飯”的創始人阮澤明介紹,他們只線上上做外賣,開張三個月,其配送範圍,從軟體園、金融城一帶縮小到固定的幾棟樓,“連馬路對面都不送”。公司有三分之二的固定人員在配送線上訂餐,每天限量銷售200份盒飯,“保證準點率在98%”。
成都本土平臺“零點校園網”,則在校園市場中開闢了整合配送的路子。創始人鐘斌將該平臺定位於校園社區,將訂餐業務承包給學生經營。哪些餐館上平臺,由學生去談判;學生管理員招募兼職學生組建配送隊伍,並劃分明確的配送區域。鐘斌測算,精準配送之後,每送一單盒飯平均節約了10分鐘左右。
在特定社區內精準配送,為大型餐飲發展線上餐飲業務提供了一個不錯的思路。可是成都大部分知名餐飲品牌並不接招,“他們更注重體驗式消費,不看好外送業務”。袁小然建議,品牌連鎖餐飲企業應轉變思路,“可以利用網點的優勢,建立物流體系,整合周圍的小店舖,可得到更大的市場。”網際網路無孔不入,企業只是賣飯,生命力不會長久,“如果把食具、原材料都作為賣點,配合餐位預定的服務,傳統餐飲業的商機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