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內外兼修”服務實體經濟

  • 發佈時間:2014-09-10 05:52:5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信託業協會日前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信託業管理的信託資産總規模為12.48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作為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信託公司如何“內外兼修”,尋求風險與效益的匹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記者選取了華融國際信託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華融信託”)作為調查樣本,一探究竟。

  “小”處著眼 腳踏實地

  華融信託前身是新疆國際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是國內最早經營信託業務的公司之一。2008年,華融信託由中國華融資産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華融”)主導重組。經過幾年發展,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存量信託資産總額1160億元,累計發行信託項目991個,管理資産規模超3400億元,為受益人實現信託收益超過218.38億元,在全國68家信託公司中處於較好水準。

  華融信託的快速發展,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與實體經濟共生共榮的結果。

  數據顯示,2013年,華融信託投向工商企業、基礎産業等實體經濟部門存續規模超過500億元,規模佔比超過55%,諸多信託項目涉及新能源、裝備製造等國家“十二五”規劃重點發展的産業。

  華融信託黨委書記袁護平認為,要抓住傳統産業升級改造、新興産業投資帶來的機遇,充分發揮信託制度獨特的功能服務實體經濟,尋找信託新的發展機遇。

  新機遇也來自於國家政策的鼓勵。日前,國務院辦公廳發佈的《關於多措並舉著力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的指導意見》提出,繼續擴大中小企業各類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及集合債、私募債發行規模。這也正是信託行業近年來發展的方向之一。

  在2009年到2011年間,華融信託先後與武漢市經貿委、武漢信用風險管理公司等合作設立了武漢“江城夏日”中小企業集合貸款項目等多只集合資金信託基金,為超過70家中小企業提供了3億元的資金支援。2012年7月,華融信託設立了華融·鴻澤礦業股權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為其進一步在新疆地區拓展小微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示範。

  據記者了解,華融信託目前正準備通過政信合作的方式,在上海探索建立一個5億元至10億元的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專門支援中小企業和實體經濟發展。

  優化結構 轉型創新

  目前,我國的信託業務仍以理財信託為主,而在理財信託中,又以融資類信託為主、投資類信託為輔,這與發達國家“以投資信託為主、融資信託為輔”恰恰相反。

  目前,我國信託行業在業務結構上開始出現一些積極變化。今年二季度末,信託業融資類信託規模為5.07萬億元,佔比40.64%,與去年末相比,下降7.12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投資類信託佔比則有所提升。

  以華融信託為例,2013年,其重點發展了專業性強、技術含量高的投資銀行業務和投資類業務,發起設立了股權收益權投資集合資金信託項目。對於傳統的融資類信託,華融信託則及時調整了投向,其中,房地産信託的規模佔比降至9.71%,煤炭行業規模佔比只有5.3%,資産的行業分佈較為合理,避免了資産向高風險領域和單一領域過度集中。

  “除了受經濟形勢影響而進行調整,信託業務轉型創新也要主動與服務實體經濟的需要掛鉤。”袁護平表示,華融信託根據監管部門提出的“要大力發展真正的股權投資,支援符合條件的信託公司設立直接投資專業子公司;鼓勵開展並購業務,積極參與企業並購重組”的要求,不斷開設創新性業務,推動産業轉型。

  據了解,華融信託大力推進信貸資産證券化和信貸資産流轉等業務,近期正在和一家大型有色金屬礦業商談合作,計劃成立産業並購基金。同時,華融信託的全資直投子公司也在籌建之中。

  記者翻閱華融信託2013年公司年報發現,公司明確提出,以主動管理為基本原則。數據顯示,華融信託大部分都是主動管理項目,而且主要投向國家政策支援的行業、産業。

  袁護平告訴記者:“監管部門要求信託公司要‘去通道化’,這不僅是華融信託又一個轉型創新的方向,也是公司一直以來秉持的發展理念。”

  強化風控 穩中求勝

  有業內專家認為,信託公司的主動管理比例過高的情況,雖然符合向主動管理方向轉型的監管要求,但其隱藏的風險也會較多。那麼,信託業又該如何防範風險?

  從行業整體來看,截至2013年底,我國信託業計提的信託賠償準備金已達90.60億元,可以覆蓋200億元問題資産的45.3%;而全行業凈資産高達2555.18億元,是200億元問題資産的12.78倍。

  從華融信託的情況來看,截至2013年底,公司凈資本規模為28.9億元,遠高於監管要求;凈資本/各項業務風險資本之和為193%,達到凈資本不得低於各項風險資本之和100%的規定;凈資本/凈資産為89%,達到凈資本不得低於凈資産40%的規定。截至今年6月底,華融信託的資産負債率僅為6.05%,保持了低杠桿運作。

  “近年來,信託業風險不斷發酵,通過媒體報道,引起了社會公眾以及監管部門的關注。最近公司個別項目出現了一些風險苗頭,但由於我們及時積極應對,風險總體可控。”袁護平表示,風險的出現,除了宏觀政策調整、經濟形勢下滑以及行業整體形勢的影響外,公司自身基礎工作也需要進一步提高。

  為此,華融信託將“穩健”定為發展的第一要務和首要前提,並提出做金融工作要做到“五個認識”:認識你的客戶、認識你的業務、認識你的風險、認識你的交易對手和認識你自己;做自己熟悉的區域、做自己熟悉的業務、做自己擅長的業務。業務開拓上堅持“成本可算、風險可控、效益可獲”的理念,追求風險可控下的經營利潤。

  “一個企業的風險管控能力決定了其發展能力,否則發展再快也是要走回頭路的。”袁護平説。今年上半年,華融信託在制度流程上,加強頂層設計,建立了項目立項之前的論證會制度,只有通過論證的優質項目才可能正式進入公司的業務管控環節。同時,專門成立評估諮詢部,為公司上會項目提請外部獨立評估機構出具專業的第三方意見,側重於項目風險因素分析,使得公司決策能獲得全面的多維度觀點,便於科學決策。另外,為進一步打造風險管控體系的核心競爭力,公司專門成立了後期管理部,統籌、督導項目後期管理事宜,實現目標資産的全程管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