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信託 > 正文

字號:  

風險事件頻發 信託公司借道新産品曲線破“剛兌”

  • 發佈時間:2014-08-20 01:00:07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鐘源  責任編輯:胡愛善

  原標題:信託公司借道新産品曲線破“剛兌”

  隨著近來風險事件頻發,多家信託公司正開啟曲線打破剛性兌付模式。

  《經濟參考報》記者19日從相關內部人士處獲悉,北京國際信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國投”)擬一舉推出標準化信託型高收益債、信託型A BN等4款新型信託型“債券”産品,以此化解未來的兌付風險。

  剛性兌付是指信託産品到期後,信託公司必須分配給投資者本金及收益,當信託計劃出現不能如期兌付或者兌付困難時,信託公司需要兜底處理。這是信託業一個不成文的“潛規則”。

  目前,已有中誠信託、華寶信託、外貿信託等16家信託公司先後推出各自的資産證券化創新産品,規模已超過2000億元。對此,專家認為,剛性兌付的“潛規則”,正倒逼信託公司加緊推新,新模式對券商資管、基金子公司等都有借鑒意義。此外,産品的推出也亟待配套政策的支援。

  “我們準備在銀行間市場首次推出信託型A BN産品,目前正處在立項階段。順利的話,估計兩三個月後便可以推出業界第一款正式的信託型A BN。”北國投總經理王曉龍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透露。王曉龍表示,經過銀行間交易商協會法審等一系列流程之後,資産池工作便可以運作。其實質是,通過銀行間交易商協會的渠道,把其原來非標準化信託産品,轉化成標準化的産品,然後在銀行間市場進行轉讓,增加其信託公司産品的流動性。

  ABN,即在交易商協會註冊發行的資産支援票據,主要分為抵/質押型和信託型。其中信託型A BN就是引入信託做特殊目的的載體(簡稱SPV ),以信託方式實現基礎資産的隔離,投資者對基礎資産享有信託受益權。

  信託型A BN可能以公募和私募兩種方式發行,在交易商協會註冊即可發行,不需要審批。資料顯示,包括中信信託、外貿信託、中融信託、華潤信託、粵財信託、中鐵信託、興業信託等早在去年就共同研發可行方案,並先後申請嘗試信託型A BN産品。

  “上述幾家信託公司,因種種原因,都沒能推出首款信託型A BN産品。”南方某信託公司研發人士19日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主要因為涉及會計和法律層面的問題,多重稅收成本問題,信託公司與主承銷商的職能邊界問題,以及信託産品在銀行間市場的交易流通問題等,最終沒能得到相關管理部門的認可和支援。

  王曉龍在介紹信託型A BN時表示“這個産品核心可以概括為一票兩權,一票即資産支援票據,兩權在資産票據上有兩種內容,一個是A類的信託收益權,二是對發行人的債權,為了實現A類信託所有權的收益而設定,付出的票據由投資者享有。信託公司並不用擔任法律關係,是融合信託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關係單獨制度設計。”他坦言,只要把其做出標準化産品後,便可在銀行間市場流通,風險自然轉嫁給“接盤者”。

  對此,某信託業內人士直言,不管是信貸資産證券化、企業資産證券化,還是資産支援票據(簡稱A BN )都是未來信託轉型的重要方向。其最大優勢就是利用其流動性分散未來剛性兌付的風險。以信貸資産證券化為例,四川信託研發部最新報告顯示,截至今年7月末,已有包括中誠信託、華寶信託、外貿信託、平安信託、中信信託、中糧信託和中海信託等16家信託公司開展了54筆信貸資産證券化業務,規模共計達到2170.7億元。

  縱觀北國投此次擬推出的4款新型産品,除以“轉嫁”方式應對剛性兌付的風險外,逐漸“弱化”也是其重要方式。據王曉龍介紹,公司還將推出為A類單位提供保證作用的T類信託單位。將A類信託單位包裝成保本型固定收益類的信託産品,同時將B類、C類信託單位逐步演變為非剛性的兌付産品。“使隱性的剛性兌付陽光化。通過設計T類信託單位,逐步打破剛性兌付,既可以減少突然失去剛性兌付能力對整個行業的影響,還可以培養投資者低風險、低收益,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理念。”王曉龍説。

  “本來不需要審批的産品,這次北國投走流程還花費了近4個月,可見相關機構的謹慎。”上述信託業內人士19日對《經濟參考報》記者直言。他認為,北國投這一次之所以不畏先前同行的“碰壁”,堅持推出信託型A BN,就是因為在當前兌付風險頻發的環境下,看中其“轉嫁”風險能力。這種轉嫁風險和逐步弱化剛性兌付的新模式,對券商資管、基金子公司、保險資管等這些總規模近40萬億的非標資産的創新都有借鑒意義。

  對此,用益信託研究員帥國讓表示,年內近4萬億的兌付壓力和未來的巨大增量都在倒逼信託公司加快推新的步伐。一旦像“股票”一樣在市場上流動,其信託産品收益率勢必産生浮動。不過,這種曲線打破“剛性兌付”的方式只是為未來的增量部分設計的,對近40萬億規模的非標存量意義不大。此外,像券商資管、基金子公司等類信託産品能否借鑒還有待觀察。

  “一般申請資産證券化業務的信託公司要求成立3年以上。雖然目前已有30家信託公司取得了參與信貸資産證券化的資格,但真正有能力馬上開展業務的也就是中信信託、中誠信託等五六家老牌信託公司。”上述信託公司人士直言“像信貸資産證券化這種業務必須要有專業的團隊,而且收取的費用還不能太高,出於成本的考慮,過去很多信託公司不願做這塊業務,但現在為了轉型,也被迫開始參與了。”該信託公司人士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