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寫滿歷史的摩崖石刻

  • 發佈時間:2014-09-10 01:00:19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高守應  責任編輯:羅伯特

  位於普定縣城東南面的東華山,海拔1290米,山上有幾處摩崖石刻,風格迥異。

  “大明定南所”石刻,離地2米,豎長形,高2.5米,寬1米。豎向楷書陰刻“大明定南所”5字,每字0.5米見方。一説刻于明崇禎三年,一説刻于天順元年(西元1457年)。

  “翠屹雲天”石刻,在“大明定南所”的左側,離地3米。也是豎長形,高2米,寬0 .8米。豎向楷書陰刻“翠屹雲天”4字,每個字0.5米見方。

  “舒嘯”石刻,位於東華山山頂東面,“舒嘯”因是草書,曾經有人説是“賜福”,也有人説是“舒壽”。2007年7月1日,退休教師廖兆福先生對出版的《穿洞滄桑》裏面所載的《創修東華山記》碑文內容的錯愕進行校對,邀請普定書法家李生科、張振忠及筆者等人上東華山,對石碑碑文進行再辨讀。經過眾人的仔細考證和推敲,一致認為大字應為“舒嘯”二字,下面有兩個小字,初步判定為“虎陟”。李、張兩位書法家認為:“觀此書法,行草相問,揮灑自如,字形外緊內松,渾圓飽滿,線條連綿暢達,如棉裹鐵,應為顏真卿一路。”

  據明史記載,定南所始置於明洪武年間。有人考證説,“大明定南所”是當時朱元璋的大將顧成手書的。普定縣城這地方,古稱定南,曾置定南千戶所。據説當年普定“諸蠻”陷城,進攻顧成于北城,(顧)成出擊而破之,復普定,為了顯示明朝疆域之固,書寫了“大明定南所”五字。

  摩崖“撫按明文”

  摩崖“撫按明文”,位於今普定縣猴場鄉楊家寨村後200余米的懸崖上。係明朝貴州省按察司文告,刊刻于明朝萬曆四十一年(西元1613年)。石刻為一連山石碑,整碑離地面6.3米,橫長形,寬2.2米、高l.47米,額題“撫按明文”4字,每個字3釐米見方。碑文楷書陰刻48行,滿行24字,共計876字。

  “撫按明文”自1613年刊刻至今,已有385年曆史,由於長期風雨剝蝕,岩石風化,876字現只能辨認825字,但仍清晰地記載了為制止三岔河兩岸彝族和漢族兩族民眾因田土糾紛械鬥多年所作的判詞,對研究我國明代法律具有相當重要的價值,是貴州省內迄今所見最早的官方判詞摩崖。1985年12月2日,被貴州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