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普定“黔腹滇喉”富饒鄉

  • 發佈時間:2014-09-10 01:00:16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幾年前,前往江浙沿海一帶打工的普定人,談論最多的就是外地如何發達,羨慕他鄉的美麗和富庶。

  “現在可不一樣了,你回來看嘛”,今年春節,在廣東打工回鄉過年的陳彬在電話裏興奮地對好幾年都沒回家的鄰居説,“普定的變化真的很大”。

  走進普定,放眼望去,塔吊忙綠,機器轟鳴,人流穿梭,安置小區井然有序,山體公園鮮花盛開,休閒廣場歌舞昇平,高樓大廈霓虹閃爍,城鎮化建設正如火如荼。

  黔中腹地的魅力小城

  普定縣位於貴州省西部,隸屬貴州省安順市,地處素有“黔之腹,滇之喉”之稱的黔中腹地,古為牂牁夜郎國地,其歷史沿革可上溯至元朝,元置普定縣,屬普定路,據《郡縣釋名》:普定“取普裏底定之義也”,普裏為部落名。

  這裡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早在1萬6千年前,早期南方智人“穿洞人”就在這裡創造了被譽為“亞洲文明之燈”的古人類文化,在此後漫漫的歲月長河中,涌現出任可澄、袁曉岑、劉綱紀、袁愈荌、袁熙坤等文化精英,享譽海內外。

  普定境內山川秀美,旅遊資源豐富。境內的古跡、名勝、洞穴與紅楓湖、黃果樹、龍宮、織金洞等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連成一片。省級風景名勝區夜郎湖蜿蜒42公里,水域面積21平方公里,湖光山色讓人流連忘返,集山、水、林、洞、民族風情為一體,已成為旅遊休閒的好地方。

  “講義—號營”景點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還有“雲中大草原”———猴場鄉普屯壩草場、重蔭山杜鵑湖、原始森林豐林火焰山等景點。城關蓮花古洞、化處空山、馬官玉真山寺、馬場西堡古屯、猴場“平訟摩崖”石刻、東華山“大明定南所”石刻等景點飽含厚重的歷史文化元素。漢、苗、布依、仡佬等民族和諧共存,共同締造了普定豐富多彩的多元文化形態。

  普定氣候宜人,屬於亞熱帶高原季風濕潤氣候,具有春長、夏短、秋早、冬暖的特點;這裡礦産資源十分豐富,已探明的主要礦藏有煤、鐵、鉛鋅、大理石、石膏、石灰石、耐火粘土等10余種,煤炭是主要礦産。

  儘管有著豐富的文化與自然資源,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普定社會經濟發展卻極其緩慢。《普定縣誌》記載:解放前,普定城分東、南、西、北四門,城周3 .5公里,房屋多為石木結構,上蓋青瓦,另有木架草房、土墻房、窩棚,只有極少數富戶修建有磚木結構樓房;1990年統計,縣城11條道路,多為混凝土路面,西門口路段路面最寬為35米,西門橋至縣政府路僅有950米,活脫脫一個彈丸之地。

  “那時,普定只有在趕場天才有好東西買,而且就趕一條街,幾分鐘就把普定逛遍。”80高齡的老人遲元盛回憶説。

  五年再造一個新普定

  在縣城土生土長的魏廉艦對普定的旮旮角角耳熟能詳,他一直從事政府工作,退休後,致力於普定縣誌編撰等工作,在城建工作中,他這樣寫道:“這些年來,普定在逐步發展,但沒有那一次像現在這樣快,這樣徹底。”

  普定要在發育良好的喀斯特地貌上崛起,需要的不僅是理念,更需要長遠的眼界。2012年,普定迎來了城鎮化建設的“黃金期”。這一年,普定縣委、政府按照城鎮人口達到30萬的遠期目標和30年不落後的標準,集思廣益,向全社會廣泛徵集普定發展“良方”,繪就普定藍圖。

  通過多方多次研討論證,普定明確了以“新型工業化、農業産業化、人文城關鎮化、旅遊産業化”的主基調,圍繞“全盤考慮、全面謀劃、全域佈局、整體推進”的原則,著力探索“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一體、協調發展”的城鎮化新思路,加快構建區域中心城市,“四化同步、帶動推進、城鄉統籌”等系列關鍵詞,唱響了“五年再造一個新普定”的戰歌。

  2013年,普定再次確定了城鎮化建設目標:用3年時間,新建房屋面積300萬平方米,新增城市人口20萬人以上,城市化率50%,縣城建成區面積超過15平方公里;到2020年,城鎮人口超過30萬人,城鎮化率達到60%,縣城建成區面積超過30萬平方公里,城鎮每人平均居住面積達30平方米以上,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0%以上,每人平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0平方米,自來水普及率達到100%,天然氣普及率達到85%,垃圾處理實現無害化和減量化;每年的城鎮建設投資不少於10個億。(下轉第6版)

  普定賦

  □杜應國

  穿洞之光,普照四方。文明千古,定此南疆。

  夜郎古國,牂牁故郡。黔腹滇喉,位處要衝之地;粵唇蜀齒,襟帶邊徼之邦。唐宋以降,安撫“羈縻”;國號“羅甸”,部稱“普裏”。元置普定土府,明築普定衛城。領三州以雄鎮,控一方而屹立。洪武南征,友德揮兵;刀光劍影,擾攘未寧。吳復築城,顧成鎮守;大軍屯戍,鑄劍為犁。成化間徙州入衛,開安普同城之佳話,譜一體發展之新章。明亡清興,撤衛設府,普定首稱附郭;民國肇始,罷府置縣,定南終成普定。史乘昭昭,先普定而後安順;革鼎歷歷,因安順始析定南。百年曆程,續寫新篇;世代基業,再樹輝煌。

  此本荒蕪之地,緣何富饒之鄉?

  思接千載,起顧八荒。想我穿洞先民,居洞穴,披獸皮;穿林莽,劈荊棘。猛獸魚蝦,獵捕而食;世代繁衍,不棄不離。共築家園,守望相隨。鋒銳石器,點燃文明篝火;精美骨器,透見智慧之光。戮力同心,開拓奮進;勇毅頑強,鑄煉精魂。巍巍乎,穿洞精神輝耀千古;蕩蕩兮,遠祖血性源遠流長。文化以積澱而深厚,傳統因繼承而宏揚。綿綿余緒,不絕如縷;啟後承前,益我鄉邦。

  嘆光陰之荏苒,看百代之興衰。世事滄桑,風雲變幻;青山依舊,幾度夕陽。風餐露宿,擋不住商旅往還;山迢路遠,阻不斷遷客步伐。移民漸夥,煙戶日繁。世居之族與流寓之民,苗夷諸家並內遷漢人,漸融漸洽,累世耕耘。終成此物華天寶之地,地靈人傑之鄉。頭頂藍天,腳踩沃土;綠水青山,滿目蔥蘢。斜倚一江春水,仰賴萬頃良田。看東華聳翠,玉真祈福;文昌吉兆,雙鳳呈祥。聽空山鳥語,天問禪音;仙馬天籟,苗家蘆笙……自然與人文,相得益彰;歷史與現實,並顯風流。原始楓林,燦如“火焰”;普屯草原,高聳“雲中”;馬場奇石,紅遍華宇。古奧彝文,戲稱“反字”;平訟摩崖,絕壁示警。古洞號稱“蓮花”,新湖得名“夜郎”。朵貝茶香,貴為禦貢珍品;水磨麵條,最重原生風味。高臺地戲,演繹屯堡風情;馬官花燈,號稱西路之最。布依銅鼓十二調,苗家口弦訴衷情。剽悍獵手,強弩開弓;風雅文脈,傳之彌久。政學兩界,翹楚首推任可澄;捐資建校,儒雅巨商伍效高;花鳥繪事,大師莫非袁曉岑;友好外交,肖像大使袁熙坤;著書立説,資深教授劉綱紀……人文稱盛,古今傳奇;流風余韻,潤澤後進。文化大縣,實非虛名。

  改革開放,快馬揚鞭。脫貧致富,再上征程。為摘貧窮帽子,幹出普定精神。昨日石漠化,今見青蔥嶺;昔時窮陋巷,今日變通衢。趕超提速,頂層設計。工業化助推新一輪發展,城鎮化加快奔小康步伐。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現代新家園;精品文化,“四一工程”,提升文化軟實力。安普大道,鋪展同城舊夢。條條高速,連通四海五湖……

  噫!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

  喜看今日普定,前程似錦;展望未來普定,錦繡前程!

  本期稿件由本報記者徐殿龍組稿,除署名外,均由普定縣委宣傳部駱世明組織采寫、提供圖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