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致傷性資訊會對戰爭産生重要影響

  • 發佈時間:2014-09-07 01:30:35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針對新時期作戰部隊出現的一些新情況,我們必須要思考,未來戰場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未來戰爭會呈現什麼樣的形式?面對這些變化,我們的軍隊應該作什麼樣的作戰準備?

  2010年,《美國防部長備忘錄》首次提出軍事資訊支援戰:心理戰和資訊戰的有機結合。有人提出,網路空間是軍事資訊支援戰最重要的作戰平臺,掌握了網路空間控制權就等於掌握了戰爭勝負的制高點,用網路空間進行有效打擊就等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破壞效應。網路空間在未來戰爭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因此,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快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並強調“必須堅持以國家核心安全需求為導向,高度關注海洋、太空、網路空間安全”。

  從資訊技術在科學作戰中的發展軌跡來看,一次大戰之前主要是機械論戰爭,經過熱力學戰爭、控制論戰爭,目前已經發展到混沌論戰爭階段。混沌論戰爭最重要的特點是以資訊為基礎,朝高智慧、奪民心、不對稱、突發性、非線性、多樣性、網路化的方向發展。從冷兵器戰爭到資訊化戰爭,戰爭的本質發生了重大變化,戰爭最終目標從“軀體死亡”轉向“意識轉化”,戰爭獲勝標誌從“佔領地盤”轉向“佔領民心”。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資訊將成為主宰未來戰場的主戰武器。

  根據哈羅德·拉斯韋爾(Harold Lasswell)的傳播理論和5W傳播結構(Who、What、Which、Whom、What Effect),我們認為,致傷性資訊影響資訊載體和資訊環境,依託傳遞網路改變作戰人員的認知,打擊作戰人員的態度、決策和情緒,最終導致戰鬥減員和作戰失利。

  應當建立我國軍人群體的資訊輿情分析系統:建立資訊損傷認知域數據庫,通過境內外網際網路,採集資訊;在此基礎上,依據致傷性輿情指標對相關資訊進行分析,形成輿情分析報告。同時,我們希望通過這個系統建立資訊作戰條令及防護方案、干預系統,起到資訊防護的作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