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1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組織運作完美無缺

  • 發佈時間:2014-09-06 06:34:14  來源:南京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上接A1版)又經過1個月的篩選後,18名青奧部門助理名單“出爐”,他們均為198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9人來自南京市區縣、5人來自駐寧高校或企事業單位、4人為海外專業人才,平均年齡30.4歲,最年長的32歲,最年輕的是1985年出生的加拿大“海歸”張夢潔。

  青奧組委文化教育部部長助理張樂就是當年的18人之一,她曾是一名街道基層工作人員。“這幾年在負責文化教育活動的過程中,我考慮更多的是在‘玩耍’的同時向全世界青少年推廣中華文化。”經歷了青奧這場“大考”,張樂認為最大的收穫是工作理念更加與國際接軌。

  正是在優質人才智力資源的支撐下,南京青奧會的工作組織領導體系不斷完善、高效運轉,一年時間完成基礎規劃,全面轉向戰略規劃;市場開發、新聞宣傳全面鋪開;體育場館改造、青奧村建設等工作快速推進;青奧會徽、口號、吉祥物相繼發佈;賽會志願者招募工作啟動……一步一個腳印,南京青奧會向著“精彩圓滿”的目標邁進。

  “青奧村的環境,比OK還要好!”2013年11月18日,巴赫當選國際奧會主席後第一次到訪中國,考察南京青奧會籌備情況。聽取青奧組委彙報,實地參觀青奧村、南京奧體中心後,巴赫十分滿意:“相信南京將舉辦一屆非常成功的青奧會。”

  “南京2014體育實驗室”,是根據巴赫的提議而設立的一個青奧會全新項目。項目從去年11月開始推進,今年7月,位於江心洲魚嘴濕地公園的體育實驗室建成,南京青奧組委的高效率一次又一次令國際奧會豎起大拇指。

  南京青奧組委的銳意創新也讓國際社會大開眼界,在全球傳遞超過1億人次的青奧網路火炬,就是最好的例證。

  8月6日,青奧會網路火炬進入南京,轉入實體火炬傳遞階段。經過98個日夜,青奧網路火炬走遍了世界204個國家和地區,“指尖上的火炬”還搭乘嫦娥三號“登上”了月球、隨蛟龍號潛入了深海……奧林匹克聖火第一次以一種全開放的姿態,讓全世界每個有夢想的人都能成為火炬手。

  南京青奧組委開發設計了專門的APP軟體,覆蓋IOS、安卓、PC作業系統,支援16種語言,青少年可通過手機“對碰”來實現虛擬的火炬傳遞。國際奧會南京青奧會協調委員會主席波波夫對此大加讚賞:“這麼有趣的火炬傳遞方式,年輕人一定會喜歡。”

  精彩和創新一直延續到開閉幕式和賽時的每一個環節。在國際奧會在南京青奧會賽程過半時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國際奧會奧運會執行主任菲利説:“南京青奧組委用最高標準進行各方面籌備,不僅按規定滿足了客戶需求,而且超過了我們的預期。”

  完美保障背後,有一群忘我奉獻的“青奧藍”

  8月30日,圓滿完成接待任務的青奧村大門慢慢關閉,奧林匹克會旗在會歌聲中緩緩降下。

  從8月10日預開村,作為青奧會最大的非競賽場館,青奧村連續21天24小時全天候運作,為運動員、隨隊官員、青年大使、青年記者、模範運動員等各類人群提供吃住行等各項保障,居民人數最多時達5890人。同時,青奧會70%的文化教育活動都在村裏舉行,近4500場文化教育活動參與人次達100萬,而運作保障平安順暢、萬無一失。

  青奧村建設管理高效務實,運作保障完美無缺,贏得了各方肯定。巴赫表示,青奧村是本屆青奧會給他留下印象最深的場館。

  獅子山代表團團長在臨走前給青奧村寫了一封感謝信:“即將要踏出青奧村大門,我潸然淚下,我會想念每一個人。”

  青奧村只是個縮影。在青奧籌備和舉辦的全過程中,組委會每個部門都始終堅持“合作合力,盡職盡責;精心精益,完美完善”的團隊精神,尤其是每一位組委會工作人員的無私奉獻、忘我堅守,共同鑄就了青奧盛會的精彩圓滿。

  記者了解到,南京青奧組委(執委會)編制為640名,其中臨時行政編制200名、臨時事業編制440名,組委會成員包括國家體育總局、中國奧委會及中央有關部門、江蘇省和南京市相關領導,中國籍國際奧會委員、優秀運動員代表及社會各界知名人士等,執委會成員包括組委會主要領導人和奧林匹克專家,其他絕大部分基層工作人員都是從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抽調而來,在青奧會賽時,他們身穿藍白相間的運動服,被大家親切地稱為“青奧藍”。

  2011年,青奧組委在全市機關選調工作人員,市統計局綜合處幹部吳婧成為組委會總體策劃部的一員,被分配到風險管理與保險職能崗位。8月1日早晨,吳婧像往常一樣打開電腦,點擊她的青奧專用郵箱,左上角收件箱的數字是3493封,發件箱數字是2183封;右下角跳動的“青奧會風險經理QQ群”裏不斷有人提問……到底有多忙,吳婧只是感慨連生病的時間都沒有。

  青奧組委財務部預算處副處長郝軍,也是組委會的“元老”。青奧組委的每一項費用支出都要先通過預算,這4年來,每天擺在郝軍面前的各種費用預算多如牛毛,與多個部門溝通、完善方案基本是連軸轉,正常的上班時間根本不夠用,晚上八九點鐘下班是常態,沒有時間多陪陪愛人和孩子,成為他這幾年心底最大的愧疚。

  今年33歲的青奧組委開閉幕式部工作人員范旻,為了青奧會3次推遲婚期。2011年下半年,正籌備婚禮的范旻被抽調至青奧組委工作。此後兩年,他曾3次定下婚期,可事到臨頭都因工作太過忙碌只得改期,幸運的是,未婚妻一直默默支援他。去年12月,這對大齡青年終於走進婚姻殿堂,“遺憾的是生個青奧寶寶的願望至今沒能實現。”

  服務媒體,向世界傳遞最美的南京青奧聲音

  青春盛會精彩呈現,境內外媒體的精心報道功不可沒,青奧組委新聞宣傳部、媒體運作部就是媒體記者的貼心“大管家”。

  據統計,截至8月28日,境內外共有642家媒體、3149名記者參與青奧會報道,包括美聯社、法新社、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英國廣播公司等境外知名媒體和眾多國內主流媒體。

  走進奧體中心北門,青奧主媒體中心就在右手邊,藍色門頭的兩側,“挂滿”了粉色、綠色、藍色花瓣,“小清新”中透露著溫馨浪漫的氣息。這一創意取材自南京雨花臺“落花如雨”的傳説。

  這座“會講故事”的場館,充滿了南京的美景與傳説,也提供了週到而專業的媒體服務。而這裡是由奧體中心網球館改造而成的,建設僅用了2個月時間。

  從安徽移動辭職投奔青奧的景觀經理李運華,為了主媒體中心內外的景觀打造,成了“女漢子”,每天晚上乾脆睡在工地上督促施工;“落花如雨”的主門頭是負責文化展示的主管豐超陪著工人們在深夜完成的;媒體工作間副經理孫祥東帶著6名志願者,每天捧著筆記型電腦挨個測試各類插座插口……

  主媒體中心建成之際,奧林匹克廣播服務公司官員評價:“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IBC(國際廣播中心)之一。”

  8月16日開幕式當晚,主媒體中心滿負荷運轉,全體工作人員陪著記者們一起加班到次日淩晨,直至把最後一位記者送出媒體工作間。

  17日,國際奧會媒體運作部負責人安東尼·埃德加給媒體運作部寫來感謝信:“每一樣東西都很完美,我們的媒體得到了奧運會歷史上最高級別的服務。”

  完美保障的背後,是工作人員艱辛的付出。8月17日淩晨,大家還沉浸在開幕式轉播大獲成功的喜悅中,媒體運作部電視轉播處副處長陳湘寧接到了父親病危的電話,18日中午,他父親就不幸去世了。

  眼看著賽事轉播任務繁重,陳湘寧強忍心頭悲痛,一邊處理後事一邊電話指揮。21日上午,父親的遺體火化結束,他就回到了工作崗位。“一來真是任務重,二來我也想多幹點活,麻痹心裏的痛苦。”陳湘寧説,賽事的尾聲,他還把母親接到奧體中心觀看了田徑比賽,“讓老人家看看青奧是什麼,讓她知道我每天不著家,究竟在忙什麼。”

  忘我付出總有回報。據統計,8月10日以來,境內傳統媒體報道南京青奧會相關新聞4700多篇,網路媒體報道(轉載)量達4萬篇;境外傳統媒體新聞發稿(轉載)量達500多篇,總瀏覽量超2億人次;境外網路媒體新聞發稿(轉載)量達3000多篇,總瀏覽量近30億人次。

  “南京青奧會是奧運史上社交傳播範圍最廣的一次賽會。”國際奧會社交媒體部負責人亞歷克斯·胡特評價説。

  青奧組委新聞宣傳部社交媒體經理田海燕,就是青奧會新媒體宣傳的直接推手。“剛開始確實不太順利,砳砳在網路上被各種黑,青奧名氣不如奧運,大家知道的不多,發的微網志沒有評論、沒有轉發,有很強的挫敗感。”然而,在青奧會開幕後,砳砳成功逆襲,青奧官方微網志和微信也成功逆襲。僅開幕第一天,南京青奧會在微網志中的傳播覆蓋就達到4.5億人。經過媒體的報道,全球有30%的人知道並了解青奧會。

  本報記者 張璐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