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個性化客棧西安漸成氣候

  • 發佈時間:2014-09-05 05:29:27  來源:西安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文化接地氣留住遊客 樂享古城“慢”生活

  明日就要開始中秋小長假了,不少旅行者、都市人已蠢蠢欲動,希望趁著幾天假期奔去另一座城市,花不算多的代價,給自己放放鬆、充充電,感受另一個“城市”的別樣情調。而這樣的自助旅行,也讓在經歷了約有兩個星期淡季之後的西安百餘家客棧,又迎來新一輪的生意旺季。

  ■ 記者 樊華

  客棧漸火

  淡旺季入住率冰火兩重天

  “這裡是長安城中的一座島嶼,我們在22樓,我們離城墻只有200米。如果你愛旅遊、愛音樂、愛美食,那請來這裡……”這是我市小南門外一家客棧的廣告文案,編寫這則文案的小夥子曲曦亮,也是這家客棧的經營者。

  “這兩年,西安南門裏的順城巷、回民街還有曲江等,擁入了一批對‘慢生活’有著不同見解和詮釋的省內外投資人,在這裡經營起客棧生意。”曲曦亮説,學生時代就熱愛旅遊的他,在去年9月徹底辭去工作,按照自己的想法開起了客棧。

  客棧不是因為去某地遊玩、商務而客觀需要的暫時棲身之地,是人們希望體驗,而主觀選擇的一種生息修養方式。這位90後的年輕創業者説,“所以,我覺得在這種前提下,它的‘住’雖然是和酒店、賓館一樣,擁有的最基本功能,但也是被弱化的功能。客棧的氣場、情調、氛圍等等一切能讓客人身心舒展、有別於日常生活感受的元素,才是它最大的意義。這也是它在西安能漸漸‘火’起來,被遊客認可,進而入住消費的原因。”

  “去一座陌生的城市旅遊,我樂意選擇客棧居住,除了價格‘親民’,更主要是這種地方充滿生氣,文化特別‘接地氣’。”旅遊達人“墨霏”説,比如西安是歷史名城,有的客棧在佈置上便充滿兵馬俑、大雁塔元素;有的店主喜歡字畫,可能在房間、走廊裏都挂滿字畫;有的店主熱愛詩歌、電影,那麼房間的名字很可能就是以一部電影或者一位詩人的名字命名的。

  曲曦亮介紹説,區別於連鎖酒店、快捷酒店一成不變的風格,如今西安的各家客棧投資人都把自己在社會上和生活中的精華、歷練等體現在客棧的裝飾和服務上。

  “從去年我們開業算起,一年時間,原本只有3到4家客棧的順城南路上如今已經開出8家客棧。”曲曦亮説,自己除了之前在小南門外開的客棧以外,今年和朋友一起又在順城南路上投資了另一家名為“朵拉瑪爾畫廊”的客棧,目前兩家客棧加起來共有30多張床位及4個標間,像馬上要來的中秋節、或者週六、週日,訂單總會爆滿,偶爾還會出現客人們為了住進來要求加價的情況。

  但是季節的分界線特別明晰,碰上工作日和冬季等旅遊淡季,“比如剛剛過去的兩周是學生開學的日子,我們客房的出租率就不足一半。”曲曦亮説。

  百餘家客棧

  多聚集在老城區及景區旁

  通過“去哪兒”旅遊引擎搜索,記者了解到,目前西安市大約有客棧140余家,青年旅社100家。

  中國的旅遊業,是隨著改革開放最早開放的行業之一。那個時候,人們對旅遊住宿的認知就是旅社和星級酒店。但因為星級酒店消費過高,為了節省費用,促使普通百姓不得不“快速旅遊”,即便這樣,隨著黃金周長假制度的實施,星級酒店仍不能滿足大批旅行者的住宿需求,在這種情況下,除了快捷酒店、家庭旅館外,“客棧”在夾縫中生長,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

  陜西省社會科學院文化旅遊研究中心主任張燕昨日介紹説,對於很多自助遊者來説,“客棧”目前已成為了不可或缺的一種住宿類型,因為它所提供的不只是“住”的功能這麼簡單。住不同的客棧,能體會“生活在別處”的新鮮、放鬆和安靜祥和,這種生活是跟日常生活完全不一樣的。

  “在國內其他一些旅遊城市,客棧甚至成為了一種文化現象,比如大理、鼓浪嶼、成都等城市。很多旅行愛好者、文藝工作者除了白天逛景點、看古跡之外,晚上會回到自己落腳的客棧中,交流心得、增長見識。”張燕説,正因為客棧文化而形成的這種旅遊氛圍,讓人們提起鼓浪嶼就想起文藝、説起悠閒就想到大理,選一個呆十多天也不覺厭煩的城市便想起成都。

  所以,想改變外地遊客對西安旅遊固有的“呆三天時間”,“只去兵馬俑、大雁塔、逛逛回民街”的概念,拉長外地遊客在西安停留的時間,推進二次消費,借助省內、市內豐富的旅遊資源,發展客棧業是不錯的選擇。

  通過走訪,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市的200余家客棧、青年旅社多集中在老城區及景區旁,其中在環城路、回民街等交通方便的地點已形成“聚集區”。

  有業內人士統計,過去兩年來,我市特色客棧的投資規模平均年增長率超過15%,價位適中,具有特色定位的中小規模客棧相關市場份額逐漸凸顯。

  不只提供床舖

  更輸出感情和文化

  簡超是順城南路上一家面積超過500平方米,名為“豆漿麵湯”青年旅社的創辦人。昨日見到他時,他正在和同行們商量著,想做一份西安“慢生活”旅遊地圖。“雖然市場上各種旅遊地圖、旅遊攻略很多,但我想做的更細緻、更接地氣。比如來西安旅遊,逛完鐘樓、回民街,想嘗嘗泡饃,我不大推薦遊客在回民街吃,而是告訴他們去北廣濟街或者西羊市裏的某一家人較少、味道更好。”

  “現在的旅遊者消費能力很強,他們不光是需要我們提供一張可以休息的床舖,還要更多個性化、符合大家需求的服務。”這位地道的西安創業者説道,有人説旅途中遇到最美的不是景色而是人。作為客棧經營者,我完全認同。“雖然客棧與酒店的最大差異在於硬體設施,但是軟體的提升完全可以讓人忽略硬體,客棧那種接地氣兒的家常氛圍、人與人無目的、無負擔地交流,是酒店做不到學不來的。”

  曲曦亮也表示,一些人認為客棧一張床舖一晚的價格只要30元到60元錢,低價格導致營收壓力較大。但只要做個比較,比如與快捷酒店相比,快捷酒店普通標間面積在25到30平方米,這樣大小的房間,西安住一晚的價格一般在180元左右,然而通常客棧床舖一晚50元,同樣面積4人間的收入在200元,8人間則更多,這樣就會發現客棧的客房收入一點也不輸給酒店。但因為不少老闆對追求規模化看得較淡,更重要的是想輸出一種文化。

  “希望來這裡住宿的旅客,不把我當成老闆,而是朋友般的關係。”簡超坦言,除了資金投入外,他往自己的這門生意裏也傾注了大量精力。比如為了找到最貼合70後到90後人群的住宿業定位,他想了好多店名,最後選擇了好玩易記的“豆漿麵湯”。此外,他還在店內開設非洲鼓課堂,提供租車服務,代客人收發快遞,為客人量身制定旅遊計劃,解答不同遊客的問題等。

  “客棧、青年旅社,除了住宿功能,實際還幫我們搭建了公共平臺,五湖四海的人們可能在這裡不期而遇,還可能通過老闆、店員的魅力,讓旅行變得更有趣,更與眾不同。”今年30歲,從廣東來西安旅遊的小溫説。

  下一步發展

  亟須統一開發整體包裝

  “雖然漸成氣候,與之前在西安較火的家庭旅館相比,也更為正規,但因為附加值較低、行銷能力低下、衛生安全有待提升等,目前看來,西安的客棧業還處於一個相對弱勢的狀態。”張燕分析稱。

  客棧業本來就是因為賓館酒店高價格、單調性等老化格局而産生出的市場細分,下一步隨著我國的職工帶薪休假制度逐步落實,旅遊業調整為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狀態,屆時星級酒店價格將不再堅挺,服務也將更加細緻入微,那時客棧業必將迎來與賓館酒店的正面交鋒。

  張燕説,而應對方法應該學習成都等城市的成功經驗,不再過度依賴門票經濟,而是綜合休閒時代市場特性,在順城巷、柏樹林等老城區、或著名景點周邊,在保留老城區“古”風味的基礎上,整體規劃、統一打造具有關中特色的住宿、美食一條街,不僅能吸引遊客停留,促進客棧行業健康發展,同時也能互補推動景區經濟。

  “客棧業是當今多元化社會的個性化産品,在大數據的時代,除了利用資訊化管理提高客棧經營水準和服務能力外,也需要思考差異化、精品化的未來發展方向。”張燕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