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基礎牢特色強牌子響品質好

  • 發佈時間:2014-09-04 07:31:28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于洪光 黃朝武

  這是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熟悉的是,它是一座聞名遐邇的旅遊城市,沿海開放城市和工業城市;陌生的是,它還是一個農業人口占68%的農業大市,主要農産品可以實現自給有餘,是糧食的主産區和主銷區、全國最大的農産品出口城市。

  它,就是山東省青島市。青島憑藉較強的經濟實力、豐富的農業資源和良好的區位優勢,在農業上創新發展、厚積薄發,農業現代化水準位居山東省前列,2013年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接近1.6萬元。

  青島市副市長黃龍華説:“青島堅持以世界眼光、國際標準開展現代農業的頂層設計,把發展沿海都市現代農業作為建設宜居幸福現代化國際城市的重要內涵,創新發展理念,探索出了一條具有青島特色的沿海都市現代農業發展新路子。”

  在更高起點上進行頂層設計,樹立“四全”發展理念

  青島都市農業發軔于上世紀90年代的休閒農業,經過10多年的發展,設施農業、生態農業以及創匯農業得到快速發展。然而,由於缺乏對都市農業的戰略定位和總體發展規劃,農業發展與城市發展不同步,也滯後於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已成為青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點。

  面對機遇和挑戰,青島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科學決策,統籌謀劃現代農業發展。

  2012年召開的青島市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實施“全域統籌、三城聯動、軸帶展開、組團發展、生態間隔”戰略;堅持以高端農業引領傳統農業發展,全面提升農業産業化、專業化、標準化、品牌化、國際化水準,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

  青島市“十二五”規劃也明確提出,以統籌城鄉發展為目標,以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和優化提升農村經濟結構為主線,積極開發農業功能,創新農業經營方式,大力發展集生産、經濟、生態、文化、休閒、觀光于一體的新型都市農業。

  今年全市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以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率先構建城鄉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準小康社會為目標,努力走出一條基礎牢、牌子響、特色強、品質好的現代農業發展路子。

  青島市農委主任由翠玉説,市委市政府在更高起點、更廣視野上進行“頂層設計”,為青島都市農業發展勾勒出了藍圖和路徑。圍繞全域統籌發展,樹立全域規劃佈局、全産業鏈發展、全程品質監管和全新體制支撐的“四全”理念,在穩定“糧袋子”豐富“菜籃子”的同時,打造外向型現代農業産業體系,著力增強都市農業發展的內生動力。

  號角吹響,全力推進。該市在城市發展大局中全域規劃、整體佈局,搭建“一軸三片、四區多點”現代農業發展總體框架。

  圍繞大沽河生態中軸,投入近200億元,實施綜合整治工程,發展生態農業,建設30多處萬畝林場,打造出東部嶗山、北部大澤山和南部大小珠山“三大生態間隔片區”,形成了青島以大沽河為軸、以“三大片區”為間隔、萬畝林場星羅棋佈的生態環境。

  在青島北部建設200萬畝糧油生産功能區,沿大沽河流域建設100萬畝高效設施農業生産功能區,建設高端農業精品園、示範園、標準園600多個。重點建設藍色農業發展區和現代畜牧業養殖區,加快發展深海養殖和海洋牧場,已發展深遠海抗風浪網箱200個、海洋牧場2萬畝,形成了肉牛等五大優勢産業區和肉雞等七大優勢産業。全市擁有農産品商標7700多個,其中國家馳名商標10個,“三品一標”366個,佳沃藍莓、嶗山茶等著名品牌享譽全國。

  發揮區位優勢,走開放型都市現代農業發展之路

  青島最大的優勢在開放,農業最大的優勢也在開放。

  青島農業積極“引進來、走出去”,引進國內外資本和先進技術,加快構建農産品加工轉化體系,推動農業與二三産業深度融合。

  隨著正大集團、六合集團等大型外資農業企業落戶青島,九聯集團、柏蘭集團等本土農業龍頭崛起,青島農産品加工企業呈集群化發展,推動了農業全産業鏈發展。據介紹,青島農産品加工企業達到2657家,其中規模以上550家,億元以上85家,農産品加工産值達到1400億元以上,打造出麵粉、肉豬、海産品等八條百億級農業産業鏈。

  國際性港口優勢,加上眾多的農産品加工企業集群化發展,帶領青島農業率先打破國際貿易技術壁壘,加快佔領國際市場。萊西市青島九聯集團是集飼料加工、種雞繁育、肉雞飼養、屠宰加工、出口貿易等於一體的國家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其規模化、標準化、自養自宰的生産模式被稱為“九聯模式”。

  集團黨委書記、行政副總裁王恒虎説,公司年出欄商品肉雞1.3億隻,加工能力10萬噸,銷售收入79億元。其中,肉雞出口量佔全國出口總量的1/3,2013年出口創匯2億美元。

  九聯集團是青島農産品加工業的一個縮影。據介紹,全市直接從事農産品加工出口企業達到1200多家,産品出口遍及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額超過50億美元,佔全省32%、全國7.4%,位居全國第一。“全國農産品第一齣口大市”絕非浪得虛名。

  在發揮工業優勢、開放優勢的同時,青島毫不放鬆農業生産,牢牢地將飯碗端在了自己手裏。市農委副主任史躍林説:“都市農業不是不要糧食生産,而是要在保障城市‘米袋子’、‘菜籃子’安全供給的同時,更加重視發揮農業的生産、生態和生活等多種功能,著重在拓展農業功能過程中,豐富城市內涵。”

  據青島市農委種植業處處長魯軍佐介紹,近年來,該市深入實施了“四百工程”(建設100萬畝高産優質高效糧食、100萬畝優質蔬菜、100萬畝優質專用花生、100萬畝優質果茶示範區),形成了種植業四大優勢産業佈局,打下了口糧安全的堅實基礎。青島人的目光還盯上了更高層次的供給保障。2013年青島市委市政府出臺意見,全面部署現代農業園區、農業産業化、智慧農業、品牌提升、現代種業、節水農業、生態迴圈農業、遠洋漁業、生態林業和農業機械化等10大重點工程建設,推動現代農業全面提檔升級。各級財政每年投入40多億元,帶動社會投資60多億元,金色糧倉、綠色糧倉、白色糧倉、藍色糧倉等“四大糧倉”已現雛形。目前,全市蔬菜産量已達400多萬噸、肉蛋奶58.4萬噸、水産品45.4萬噸,糧食、蔬菜、油料、肉蛋奶、水産品每人平均佔有量均高於全國平均水準,為工業化城市糧食自給作出了樣板。

  在萊西市東莊頭村蔬果科技示範産業園,記者看到,青島市最大的“菜籃子”工程——青島國際農副産品交易物流港正在建設之中。

  萊西市農業局副局長孫進林介紹,園區規劃面積3500畝,總投資10億元,依託“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和大沽河現代農業産業帶”以及物流港支撐,逐步形成以萊西為核心區,向大沽河流域12縣市延伸的半島蔬果種植、加工、交易集聚區,帶動大沽河兩岸周邊300萬畝蔬菜、500萬畝瓜果形成規模效益,拉動農民增收,推進半島農業現代化、區域經濟和城鎮化發展。

  現代農業發展不僅極大豐富了餐桌,也滿足了人們對生態的嚮往。城陽區夏莊街道王家曹村的四季生態採摘園,自去年建設運營以來異常火爆。園區負責人王正忠介紹説,5.6萬平方米的聯動溫室是全省單體面積最大的室內採摘園,分時段無公害栽培南北瓜果蔬菜,“今年上半年有3萬多市民前來觀園採摘,門票100元一張,園內水果免費吃,帶走的話單算。”

  嶗山區農業局副局長王會滕説,面積1.3萬平方米的嶗山區枯桃花藝生態園,集花卉展示、研發、交易、科普、旅遊于一體,不僅是市民休閒的好去處,還可安置500余人就業,每年為當地社區帶來1000萬元的穩定收益。

  像這樣的生態園在青島各區市並不鮮見。隨著“藍莓小鎮”等一批生態旅遊小鎮嶄露頭角,城陽櫻桃山會等鄉村旅遊産品成為市民近郊休閒旅遊的首選,農業節會經濟成為都市農業一道亮麗的風景。全市農業節慶活動達到61個、年接待遊客463萬人次、收入過百億元。

  創新農業體制機制,激發都市農業巨大發展活力

  “發展現代農業,關鍵在人。發揮和調動人的積極性,關鍵在於創新體制機制。”青島市農委經管處處長楊峰説。

  青島通過開展土地確權登記,鼓勵多種形式的土地流轉,積極培育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種植大戶和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推動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創新。同時,輔以全新的金融服務農業機制,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和林權“四權”擔保融資,開展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解決新型經營主體農業發展資金不足的難題。今年以來發放擔保貸款69億元。

  目前,全市農民合作社達到7824家,社員31.2萬戶。全市百畝以上家庭農場、種植大戶和土地股份合作社達到4324家,經營土地面積98.9萬畝。糧食作物已經基本實現了社會化服務組織全覆蓋。

  都市現代農業需要符合時代發展的經營模式,青島探索完善“龍頭企業+農場(基地)+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引導鼓勵工商企業參與蔬菜和果茶精品園的建設和經營,逐步形成了市場化投入、企業化經營和産業化開發的精品園區運營新模式。鼓勵農民以資金、土地、設施等入股,企業通過設立風險基金、保護價收購、利潤返還等形式,雙方形成利益共用、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

  萊西市大沽河萬畝果品觀光采摘生態園涉及沿岸18個村,項目採取“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經營,引導當地農民調整農業種植結構,發展現代農業、精品農業,年可實現銷售收入3.6億元,直接帶動農戶6500戶,安置6000人就業。

  機制創新激發出都市農業巨大的發展活力,全市相繼建成各類現代農業示範園區571個,涌現出佳沃農業、山後韭菜、華盛綠能光伏農業等一批大投資、高水準的現代農業示範園。

  青島傑豐農業公司總經理張慶濤介紹,“山後韭菜”生態迴圈休閒示範園採取“示範園+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發展高端農業和精品農業,“200畝有機韭菜裝在禮盒裏賣,每畝年産值10萬元,輻射帶動山後村合作社發展韭菜種植5000畝,售價比市場價格每斤高出0.5~1元。”

  現代發展模式催生了新的農業業態。在即墨市普東社區,記者見識了光伏農業的魅力。華盛綠能農業公司建設的光伏農業項目佔地1000畝,它以光伏設施大棚為載體,實現了“棚頂發電、棚內種植”,該模式已在山東、江蘇、內蒙古等地得到推廣。

  華盛綠能農業公司董事長李堅之説,光伏大棚採用先進的滴噴灌和通風系統,以及墻體、袋式基質和管道等先進栽培方式。“1座光伏大棚相當於200千瓦的發電站,每年並網發電效益在30萬元以上,農業種植收益在15萬元左右,綜合産值可達45萬元。通過土地租金、進棚務工以及承包種植等方式,農民每人平均收入比過去增加一倍多。”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青島比全國進度提前三年完成。推進土地承包權和經營權分置改革,率先破題。首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和林權“四權”擔保融資等等,新一輪農村改革大幕已經拉開。

  青島在全域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道路上,奮發有為,昂首闊步,正邁向領跑沿海開放城市都市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征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