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山東淄博:秸稈去哪兒了

  • 發佈時間:2014-09-03 07:32:16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王玉琪 何燁 通訊員 劉元忠 張麗

  在山東淄博市曾經流傳過這樣一句話:“正月十五來淄博看燈,八月十五來淄博看火。”燈,是淄博花燈。作為中國傳統花燈故鄉之一,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淄博花燈都會吸引眾多中外賓客前來觀賞,場面頗為壯觀;火,則是秸稈焚燒的煙火。以前每年秋後,收穫過後的玉米秸稈無法處理,農民只能一把火燒掉,田野裏煙火連連,場面也頗為壯觀。

  如今再去淄博,當年“八月十五來淄博看火”的戲言已經不再,用淄博市委副書記周連華的話來説,“我們淄博310萬畝耕地,主要農作物小麥和玉米,已經連續6年不著一把火,不冒一處煙,秸稈焚燒在淄博不再是個問題。”

  在許多地方困擾多年的秸稈焚燒問題何以在淄博“不再是個問題”?近日記者前往淄博一探究竟。

  讓農民禁燒,就得為秸稈找好出路

  其實在2008年以前,淄博市對秸稈也是以禁為主,而農民則是以燒為主。儘管每年政府部門都下了嚴格的禁燒令,並動員大量基層幹部嚴防死守,但收效甚微,農民或者趁下半夜防備鬆懈時悄悄點一把火,或者看著天要下雨了,一把火燒了,讓雨澆在地裏。“防不勝防啊!那些年我們淄博每到夏收和秋季平均每月良好天數只有3~4天,老百姓出門要捂住鼻子,回家要緊閉門窗。”周連華回憶説。

  就連航班也多次受到焚燒秸稈的影響。採訪中聽到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年俄羅斯一個經貿代表團來濟南,飛機飛臨濟南上空盤旋許久就是降落不下來,機組廣播説遇到大霧天氣。等到飛機落地,俄羅斯朋友下了飛機深吸一口氣才明白,這哪是霧,分明是煙嘛!

  焚燒秸稈屢禁不止為什麼?淄博市通過調研發現,大量秸稈遺留在地裏,你不讓農民燒,讓他放在哪兒呢?臨淄區鳳凰鎮東申村農民王見説:“以前秸稈可以用來燒火做飯,後來用不著了。我們也不想燒,可不燒怎麼辦?沒有出路啊。”調研的結果是,不讓農民燒秸稈,必須為秸稈找出路。2007年,淄博市被農業部確定為全國首批迴圈農業示範市,2008年,借北京奧運會舉辦的時機,周連華在一次會議上提出了解決秸稈焚燒問題的總體思路和目標任務,那就是通過秸稈的綜合利用就地消化,實現“不著一把火、不冒一處煙”。

  確定了工作思路,各項落實的措施接連出臺。市委、市政府將秸稈禁燒和轉化利用作為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為民辦實事的重要內容,成立了專門的領導小組;每年夏收和“三秋”期間,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都深入生産一線指導秸稈禁燒和轉化工作,市政府與各區縣政府簽訂目標責任書,各區縣將目標分解到鄉鎮、村,各村與農戶簽訂禁燒合同,明確轉化方式、補貼標準和雙方責任與義務。

  只禁不疏,滿盤皆輸。淄博市為秸稈轉化利用建立了9大模式:深耕還田、青貯、固化、沼氣、養藕、生物反應堆、食用菌生産、漚制有機肥、制板。以秸稈為紐帶將農産品種植、養殖、加工等不同經營主體、企業有機連結,形成完整的生態迴圈利用鏈條。為了實現這9大模式,淄博市為此設計了一系列綜合配套措施。秸稈粉碎還田,需要農機的配合。“當時,背負式收穫機械馬力比較小,一邊收穫一邊還田,帶不動,影響了作業效率,也直接影響了農機手的收入。因此,有些機手採取拆除還田機動刀或定刀的辦法,減輕負荷,但這樣又造成了還田品質不合格,影響播種的問題,於是我們決定上大馬力農機。”淄博市農業局局長許子森説。

  為了調動各級抓秸稈禁燒和轉化利用的積極性,淄博市各級財政每年投入1億多元進行補貼。首先是對購置大型農業機械進行補貼,6年來新增80馬力以上拖拉機2842台,玉米聯合收穫機、深耕犁等5577台(套),全市農機畝動力和機械化水準一躍為全省第一。其次對秸稈機械還田的地塊,每畝補助20元至70元。第三對秸稈轉化利用企業進行獎補,從2011年起,市政府每年拿出400萬元到700萬元支援規模以上秸稈轉化利用企業,鼓勵以工業化方式對秸稈進行深度開發利用。

  嚴格的制度和各種操作可行的轉化模式,以及各級財政的有力支援,促使淄博市秸稈綜合利用走上良性迴圈的軌道,全市玉米秸稈通過粉碎還田、青貯、固化、制沼、秸稈生物反應堆和食用菌生産,轉化率從2007年的上升到2013年的93%,連續6年實現“不著一把火、不冒一處煙”的目標任務。同時,秸稈還田使全市地力水準有了較大提升,為農業連年增産提供了重要支撐。

  秸稈還田:地力提升,節本增效

  走進位於桓臺縣的供銷益農糧食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最顯眼的便是停在倉庫中的兩台玉米莖穗兼收機,前端有傳送帶收玉米,後端裝有刀片即時粉碎莖葉。合作社理事長趙發洲告訴記者,每台背負式玉米莖穗兼收機政府補助2萬元,益農合作社自有4台,也可以跨區作業。玉米莖穗兼收機的最大特點,就是一次性完成玉米收穫、莖稈切碎回收、根茬破碎等多個環節,既適應了農民傳統收穫玉米的習慣,又增加了莖稈青貯收穫。

  在秸稈還田的生産鏈條中,最重要的就是理順政府、農戶、合作社、運輸戶、企業之間的生産關係和利益分配。桓臺縣的做法是,引導有設備條件的合作社、企業參與實施秸稈轉化利用項目,給予適當補貼。農戶按每畝80元租用合作社的收割機和運輸車輛收割玉米,粉碎的秸稈一部分還田,一部分以每噸140元的價格賣給下游秸稈綜合利用企業,扣除成本,合作社從一噸秸稈中能凈賺140~150元。趙發洲介紹,依靠合作社的農機解決秸稈收割、粉碎、還田,好處很多。一是把農民從繁重的秋收中解脫出來,二是秸稈還田增加了土壤有機質,耕地的生産成本大大下降,而且還提高了下茬小麥的播種品質。三是從此再也沒有人燒秸稈了。

  據了解,桓臺縣1990年就是江北第一個噸糧縣。到2013年,35.2萬畝小麥全部實現了秸稈還田,35.3萬畝玉米,機械還田12.67萬畝,青貯7.46萬畝,固化15.07萬畝。縣農工辦主任鄭桂林説,農機與農藝結合好,兩者相互促進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而在臨淄區的富群農機專業合作社,把秸稈還田延長到10個環節的農業生産服務模式:玉米機收和秸稈還田——旋耕——深耕——再旋耕——配方施肥——小麥供種——小麥播種——病蟲害防治——小麥收穫——夏玉米機械播種。理事長王熜之介紹,整個過程農戶只需要支付每畝110元,其他全部由政府補貼。而且政府作為仲介平臺,農戶把錢交給政府,合作社作業完成,由農戶簽字認可服務,農戶如果對服務不滿意,合作社還得重做,直到拿到農戶滿意的簽字,合作社才能去政府領取工錢和補貼。“政府就好像個支付寶,得到農戶的確認後我們才能拿到錢。”王熜之笑著説。

  秸稈還田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産能力。通過推動秸稈還田,淄博市農機化水準顯著提高,目前全市農機總動力達到330.6萬千瓦,玉米機械收穫、深耕還田作業率居全省首位。秸稈還田使地力水準有了較大提升,全市土壤有機質含量平均提高了0.16個百分點。秸稈還田還實現了農業生産的節本增效,據測算,玉米秸稈深耕還田,相當於畝施尿素6.6公斤、磷肥6.7公斤、硫酸鉀22公斤,每畝節約肥料成本70元,加上糧食增産150多公斤,每畝節本增效約370元。

  秸稈制沼氣:農家廚房乾淨,生態農業紅火

  淄川區雙楊鎮法家村的村口有一個沼氣站,幾個巨大的沼氣發酵罐和儲氣罐惹人注目,離沼氣站不遠的法家村,房屋整齊,道路乾淨。

  法家村的沼氣站始建於2008年,利用的是省生態農業與農村新能源示範縣的項目,財政補貼125萬,村集體拿出400萬,現有600立方米厭氧沼氣發酵罐2座,1000立方米沼氣儲氣罐2座、日消耗秸稈2.9噸,年産沼氣35萬立方米,年産沼渣有機肥730噸,沼液0.2萬噸。在這裡,玉米秸稈粉碎後進入厭氧發酵罐,産生的沼氣通過埋設在地下的管網輸送到村裏的各家各戶,沼渣沼液變成有機肥用於發展生態農業,實現經濟、環境、能源、生態的和諧統一。

  目前法家村全村860戶的生活用能都是靠這4座沼氣罐提供的。記者隨機走進一家小賣部,60歲的店主聖大娘告訴我們,全家人一天三頓飯,加上早上炸油條賣早點,一天下來大概使用沼氣0.8方氣,比起天然氣節省了近三分之二,一個月用氣不到40元錢,而且沼氣很清潔,廚房不會像過去煙熏火燎的,並且氣足穩定,還省去了換煤氣罐的力氣活。

  法家村村支書宋錫峰帶著我們參觀了他們佔地600畝的“大自然生態迴圈農業示範基地”,這裡主要從事蔬菜、花卉、果樹、果品的種植和銷售,所謂“大自然”,所有的蔬菜、水果都是無公害生産,使用的肥料是法家村沼氣站産生的沼液和沼渣。隨手摘了一顆小番茄嘗嘗,有一種久違的清甜。而在種植基地旁邊,有著全國最大的黃粉蟲養殖基地,黃粉蟲以麩皮、尾菜為生,宋錫峰介紹説,不要小看了這些肉呼呼的小傢夥,它們渾身都是蛋白質,曬乾後價格驚人,以4萬一噸的價格出口歐洲,可用於製作護膚品。

  豐富的秸稈資源為沼氣發展提供了條件,目前全市已建成戶用沼氣池10.1萬個,可消耗秸稈20萬畝,節約用煤2.5萬噸。戶用沼氣的發展,減少了污染排放,有效改善了城鄉空氣品質。

  秸稈青貯固化:吃幹榨盡,附加效益最大化

  在淄博,玉米秸稈除了粉碎還田和生産沼氣外,還通過青貯、固化等手段,在多個領域被廣泛利用。一棵棵、一畝畝秸稈,從頭到尾被吃幹榨盡,實現附加效益的最大化。

  高青縣大地黑牛産業園,牛舍旁邊挂著一個牌子,上書“黑牛幸福生活館”。伴著《月光下的鳳尾竹》的音樂,那些黑牛在牛欄中或坐或立,怡然自得。牛舍下面是秸稈粉碎後鋪成的發酵床,屋頂吊著電風扇,每一頭牛的上方還垂下一個按摩棒,牛如果喜歡,可以自己上前蹭蹭,做個按摩。牛舍高大寬敞,空氣中聞不到一點飼養牲畜的異味。

  “大地黑牛”是淄博市引導企業實現秸稈轉化利用的一個典範,一年能消耗10萬畝玉米産生的秸稈。這些玉米秸稈不僅僅用來喂牛、製作發酵床,董事長助理樊玉龍為記者打開生産車間,我們才發現“大地黑牛”的生産奧秘。

  從合作社收上來的帶穗玉米秸稈,粉碎後可作為杏鮑菇菌棒的基質,這些菌棒被保存在10℃左右的冷庫中進行工廠化培育,19700平方的菌棒日産杏鮑菇20噸。菌棒在杏鮑菇的生長過程中經過發酵産生菌蛋白,又可作為飼料,能提高牛肉中的蛋白含量。同時玉米秸稈通過飼養黑牛過腹後産生的300噸的糞便經微生物技術處理,可生産沼氣2萬立方,沼氣用於發電,自用後還可以並網,沼渣沼液則成了有機肥,用於5萬畝地的蔬菜種植。這裡所呈現的分明就是一條圍繞玉米秸稈而形成的多功能的生産鏈。

  秸稈的綜合利用促進了淄博畜牧業的發展,目前全市有100頭以上標準化奶牛場36個,肉牛場61個,牛存欄量達到23萬頭,比2007年增長25%,其中山東黑牛成為全國知名品牌。

  玉米秸稈進入森源秸稈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則進入另一種迴圈系統。公司通過自己的收集系統從合作社收購秸稈,經過晾曬、鋪膜收貯,然後對原料烘乾,再次細粉碎,除塵入料倉,經壓縮制粒,再冷卻包裝,形成了固體顆粒。

  我們在森源的生産車間看到,一台壓縮機器由三個人操作,旁邊有開叉車的把剛裝袋的産品運走,空氣中能聞到青貯後帶酸味的芳香,這種芳香能刺激牛羊的食欲。目前森源生産的固體秸稈主要用於做牛羊飼料。森源公司的董事長宋苓元告訴記者,公司2007年成立,最初是做秸稈固體成型燃料,後來逐漸擴展為能源、飼料、基料和燃料。目前年産6萬噸秸稈顆粒,可轉化12萬畝的農作物秸稈。“目前我們公司在全國率先發佈了生産標準,成為山東省第一家秸稈顆粒商檢自檢企業,生産的玉米秸稈顆粒出口到日本、南韓等多個國家。”

  據統計,目前淄博市已有秸稈轉化利用企業108家,玉米秸稈轉化利用量在5000畝以上的企業達到67家。在這些企業的帶動下,秸稈的附加值不斷提升,每畝秸稈能給農民帶來200元的收入。

  處暑過後,中秋漸至,儘管很多地方正面臨一場嚴重乾旱,但在淄博,田野裏的玉米依舊長得茁壯。要不了多久,趙發洲就該指揮著合作社的4台背負式玉米莖穗兼收機開赴田野,開展玉米機收和秸稈還田作業,法家村也要為沼氣生産儲存更多的玉米秸稈,森源公司為設在各鄉鎮的秸稈收購點早已騰空了5萬噸的青貯池……有了這些,秋收的時候,老百姓不必再緊閉門窗,更可以大口的呼吸……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