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決算公開如何更“解渴”

  • 發佈時間:2014-09-01 07:36:26  來源:湖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湖北日報訊 記者 廖志慧

  此次公開的2013年省級部門決算中,簡單羅列數字、選擇性細化、口徑不一等問題仍然存在。專家呼籲,必須增加更多見微知著的資訊,讓普通百姓看得懂、算得清,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公開。

  公開內容要更加細化

  從決算公開情況看,大多為“類”、“款”,少數細化到“項”、“目”。多數單位的決算支出説明中,僅簡單列出“基本支出”、“項目支出”、“經營支出”。但也有一些單位公開內容較細緻,如省民宗委細化到了“項”、“目”,省財政廳還做了圖示,一目了然。

  據了解,財政支出按照功能分類,分為“類款項目”四級。今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2014年政府資訊公開工作要點》,提出政府預決算要“全部公開到支出功能分類的項級科目”。

  武漢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財稅系主任盧洪友認為,除了內容要細化,核算單位也要細化。“大部分部門公佈的是‘萬元’,應該細化到‘元’。”此外,公佈的數據一定要客觀真實。

  預決算數額差異要縮小

  每年的決算公開後,基本上會與當年預算有所差異。省發改委、省機關事務局、省地質局、省政府採購中心等部門均給予了説明。

  如省政府採購中心2013年決算與預算相比,減少了6.52%。一是政府採購資訊化平臺相關項目跨年度建設,資金使用延後;二是落實有關規定,減少或取消公車購置、培訓出國等項目資金;三是“城鄉互聯結對共建”扶持對口村相關資金延後使用。

  盧洪友表示,造成決算和預算差異原因很多,簡單地比較形成的結論不夠全面和客觀,“但差異太大的話也不正常。”“要通過提高預算的完整性、細化度、前瞻性、透明度等方式,逐步縮小預決算差異。”省社科院李燈強博士認為,公開決算後,有利於增強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度,更重要的是能在約束政府部門使用財政資金上發揮作用。“政府活動離不開預算決算,預決算公開,能有序推進其他配套改革。”盧洪友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