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房企中考放榜優劣分化 僅三家龍頭業績超五百億

  • 發佈時間:2014-08-28 09:12:04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8月底,房企中報都出爐了。無論是否上市,都有一份考量業績的成績單。面對分化的樓市,起伏中的房企正在發生著裂變,有跨界、有轉型、還有的正處於困局中。正因如此,龍頭房企和二三線房企的距離拉開了,“優等生”和“差等生”也自然浮出水面。

  據中國指數研究院最新報告顯示,名列前十的標桿房企中,只有恒大和萬科完成率過半,其中恒大以63%居首,萬科完成整五成,其餘8家上半年業績完成均止步50%。北京晨報記者整理髮現,僅萬科、恒大、中海外三家房企中報業績超過500億元。結合上半年房企應對市場環境的“招式”來看,“創新行銷手段”、“轉型多元化發展”對銷售業績的提升很有幫助。這在已落幕的上半場中,萬科最為典型。從剛過去的兩個月來看,房企們在這兩方面動作愈加強勁,全民行銷、攜手淘寶、全力發展電商公司,下半年房企業績再來驗證這些招式的成敗。

  首家半年銷售額過千億

  萬科

  萬科(000002)公佈2014上半年中報,2014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09.6億元,較去年同期的413.9億元下降1.0%,此外,房地産毛利率同樣出現了下降,中報顯示,房地産業務毛利率為21.88%,較2013年同期下降1.90個百分點;結算凈利率為14.09%,與去年同期持平。

  雖然營業收入微滑,不過在銷售方面,萬科仍然保持穩步增長。2014年上半年公司累計實現銷售面積821.2萬平方米,銷售金額1009.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6%和20.6%,截至目前,對比已披露的半年報房企數據,萬科成為首家半年銷售金額過千億的房企。

  點評:萬科董事會主席王石直言房地産黃金時代已過去,迎來的是白銀時代。此時的萬科綁著幾大行業的龍頭,開始轉型挺進旅遊度假産業,用實際行動證明房企以後不單靠賣房子賺錢,而是整合資源。

  恒大集團

  上半年完成率居首

  恒大地産(03333HK)公佈2014年中報,公司營業額633.4億元,同比上升51.0%,實現凈利潤從2013年同期的65.1億元上升45.8%至94.9億元;股東應佔利潤70.9億元,同比上升13.6%;扣除投資物業的評估增值的凈利潤64.9億元,按年上漲39.3%。

  中報顯示,恒大地産上半年合約銷售額達693.2億元,同比增長55.4%,完成全年合約銷售計劃的63%。

  點評:恒大一直走在多元化的前沿,從上半年業績成果能看出其佈局效果。這不又要進軍農牧和乳業了,許老闆一向保守公佈年度任務,今年應該也不會有太大懸念。

  保利地産

  單月簽約銷售金額創新高

  保利地産(600048)2014上半年中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39.99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8.2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31%和12.19%。上半年公司累計實現簽約面積501.22萬平方米,同比減少10.82%,實現簽約金額651.39億元,同比增長2.35%,其中,公司6月份單月實現簽約金額165.21億元,創下單月簽約銷售新高。

  從拿地情況來看,上半年累計新增總用地面積和新增容積面積分別達231.4萬平方米和654.8萬平方米,同比分別增加11.3%和15.9%,新增土地總地價為219.5億元,同比增長36.4%,從同比增速看,公司拿地仍算積極。

  點評:對於拿地積極的房企,推盤力度自行成為銷售業績的風向標。隨著北京等地對高端樓盤放行,保利地産三季度多個項目醞釀竣工,加大推盤節奏,全年實現“銷售額1500億元、同比增長20%”的目標值得期待。

  碧桂園

  上半年收入增逾四成

  碧桂園(2007.HK)2014上半年中報顯示,期內實現總收入約為人民幣383.2億元,同比增長約42.2%,毛利潤約為人民幣10951.4百萬元,毛利潤率約為28.6%。物業確認收入建築面積約為53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約38.7%。2014年上半年共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人民幣584.171億元,合同銷售建築面積約87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分別約73.6%及73.4%。

  點評:“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碧桂園追求物業銷售組合多元化,在業務佈局上,國內和海外市場齊發力,而選址的根本還是要看地區的實際情況是否適合自身的開發模式。

  中海外

  凈利同比增長18.0%

  中國海外(00688.HK)發佈2014上半年中報,集團加上合營和聯營上半年合約銷售總額為港幣730.4億元,對應合約銷售面積為442萬平方米。其中,內地銷售總額為港幣686.6億元,銷售面積為440萬平方米,股東應佔溢利同比上升18%至港幣130.2億元,每股盈利為港幣1.59元,比2013年同期上升18%。中海外營業額上升54.0%至港幣495.7億元,內地房地産發展之營業額佔96.7%(若加上集團攤佔合營公司的營業額,總額增加至港幣528.1億元)。經營凈利潤增加42.7%至港幣188.0億元,內地房地産發展經營凈利潤為港幣152.2億元,佔經營凈利潤的81.0%。

  點評:連續11年全年凈利增長超20%的中海外,今年上半年凈利同比增長18.0%,不知下半年過後,全年凈利增長超20%的佳績是否能再續上一年。

  世茂房地産

  營業額同比上升四成

  世茂房地産(813.HK)2014上半年中報顯示,公司營業額為236.8億元,較2013年同期大幅上升42.0%。上半年毛利額為80.7億元,比去年同期上升36%,毛利率由2013年同期的35%輕微下降至34.1%。經營利潤大約為71.9億元,同比上升25.1%。

  2014年全年合約銷售額目標為800億元,集團上半年實現銷售額321.1億元,完成全年目標的40.1%,累計銷售面積達262萬平方米,平均售價為每平方米12256元。年報顯示,集團6月份的合約銷售額為80.7億元,創集團歷史上單月銷售額新高,同時也是集團3月至5月份單月銷售金額連超60億元之後,連續第四個月銷售金額持續增長。

  點評:雖然銷售額排名攆進前八,但是目標完成率尚未過半,800億元有待衝刺。

  融創中國

  銷售額排名挺進前十

  融創中國(01918.HK)2014上半年中報顯示,公司上半年收入達人民幣9067百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9%;上半年銷售合約金額達到人民幣29802百萬元,同比增長26.2,按照第三方機構刊發的統計,上半年,公司的銷售額排名進一步提升至第九,同時公司在所聚焦的各個城市銷售排名都位居前列。

  點評:融創的進步,絕對與孫宏斌的“激進”分不開。收購綠城,僅僅是融創並購的開始。只是如何讓不同文化的企業一起前行和壯大,是到了考驗融創的時候了。

  華潤置地

  營業額增長超7成

  華潤置地(1109.HK)發佈2014年上半年中報,集團共實現營業額港幣276.88億元,同比增長達75.5%,股東應佔溢利港幣49.73億元,同比增長13.4%;扣除投資物業評估增值後,核心股東應佔溢利為港幣36.90億元,同比增長83.7%。上半年集團實現每股盈利港幣85.3仙,同比增長13.3%;每股凈資産達港幣14.83億元,同比上升17.5%。

  受市場因素和新推可售資源較少的影響,集團上半年開發物業實現簽約額人民幣255.64億元,簽約面積229.96萬平方米,分別較去年同期下降24.3%和20.0%。同時報告顯示,集團實現開發物業結算營業額港幣240.54億元,結算面積為165.20萬平方米,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91.2%和77.1%,結算毛利率為28.2%,略高於去年同期27.6%和去年全年的26.1%。

  點評:這一年對於華潤而言,是多事之秋。欣喜地是看到華潤置地的所有指標還有不小的增長,面對艱難的下半年,要挺過去。(記者 王麗婭 陳瓊)

  2014年上半年,我國房市行情並未延續強勁走勢。在地産板塊中,既有業績大漲的“優等生”,也有業績下降的“差等生”。在上市房企2014年半年報公佈之際,北京晨報記者以部分知名房企為例,期望借此梳理出今年房地産行業的發展軌跡。

  典型房企業績分化

  北京晨報記者整理髮現,上半年,除了傳統十大標桿房企外,眾多上市房企的業績分化更加明顯。像首開公司、旭輝公司、華夏幸福等上市房企,在營業收入、銷售額、凈利潤等不同指標上有較大幅度的上漲,成為了上半年業績答卷的“優等生”。而金融街、招商地産等知名房企上半年表現並不理想,它們在營業收入、凈利潤等不同指標上有不同幅度的下降,被看成是上半年業績的“差等生”。

  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分析認為,上半年我國房地産市場新出臺一些政府舉措,包括新型城鎮化戰略、棚戶區改造、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等政策,對房地産行業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所有這些利好因素讓市場本身對於房地産開發行業未來的前景有較好的預期,“優等生”受益明顯。部分上市房企半年答卷的“差等生”,則在樓市下行的背景下出現了去化困難、庫存高企的情況;另有部分企業由於之前拿地節奏放緩等原因,出現了因為土地儲備不足而造成的中期業績不理想。

  實力不足房企將被淘汰

  在克爾瑞研究中心駐香港分析師洪聖奇看來,未來的房地産企業將向著更專業化、更細分化、更規模化的方向發展,這個過程中,一些實力不足、融資和抗風險能力欠缺的企業將會被淘汰出局。洪聖奇表示,下半年,部分重點放在一二線城市、價格策略又比較有彈性的企業,例如融創、旭輝等企業的發展相對比較有利;中海、華潤等有著國企背景的大企業也會佔據較大的市場份額。可是,部分主要依賴降價來維持合同銷售,利用舉債來充實現金,或者決策較慢的企業則會在下半年面對更大的問題。眾多房企全年目標能否如期完成?降價跑量是否仍將繼續?這些問題的“謎底”將在下半年揭曉。(記者 武新)

  華夏幸福 凈利潤同比漲三成

  華夏幸福(600340)發佈的2014年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13.8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9.58%;實現營業利潤36.48億元,同比增長56.21%;實現歸屬於上市股東的凈利潤23.01億元,同比增長30.06%。

  今年公司堅持聚焦于京津冀區域的戰略,大力拓展京津冀項目。上半年,公司新拓展兩個園區進行産業新城的開發建設,分別位於北京房山和河北任丘。此外,公司與南京市溧水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保定市人民政府就合作開發建設經營江蘇溧水及白洋淀科技城約定區域分別簽署合作框架協議。

  關注理由:作為“京津冀一體化”的直接受益者,華夏幸福的發展有了新機遇,也面臨著新的挑戰。

  泰禾集團 銷售額同比增長180%

  泰禾集團(000732)發佈2014年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實現銷售金額101億元,同比去年同期增長180%,完成年度計劃的40%。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5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8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2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95%。

  泰禾一直堅持“高品質下的高週轉”的經營策略,形成了豐富的獨具鮮明特色的産品線,包括“院子係”新中式院落高端別墅、“紅系列”城市精品住宅等中高端改善型産品以及剛需型精品住宅項目,還有“泰禾廣場”系列商業地産項目。

  關注理由:從拿地到開盤僅用7到8個月,“高週轉”是泰禾做地産的特點。上半年泰禾實現逆市銷售高增長,但杠桿飆升增加了財務風險。公司如何保持高速增長?這將成為企業破解的下一個“命題”。

  首開公司 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46.5%

  北京首都開發股份有限公司(600376)發佈的2014年半年報,首開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98.18億元,同比增長146.5%。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約7.73億元,同比增長119%。

  上半年,首開公司實現銷售簽約面積55萬平米,合同銷售金額76.2億元,銷售回款99.3億元,分別同比下降37.7%、36.4%和13.2%。報告指出,主要原因是受房地産市場調整的影響,京內外各項目成交量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波動,尤其是北京地區受限價及自住型商品房集中入市的影響,項目銷售較去年同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二季度公司及時調整行銷策略,簽約面積和銷售金額環比一季度大幅上升。

  關注理由:業績大幅增長,源自於首開公司“穩中求進”的經營策略。如何把商品房建設與棚戶區改造成功結合,是業內關注該企業的原因。

  旭輝 銷售額同比漲四成

  旭輝控股(集團)有限公司(00884.HK)發佈2014年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完成合同銷售金額10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2.5%;合同銷售建築面積81.6萬平方米,較去年同期增長14.2%。報告指出,合同銷售金額大幅增長主要由於集團的可售資源相應增加所致。

  關注理由:深耕一、二線城市,以終端用戶為主導,謹慎拿地,是旭輝得以穩健發展的重要原因。旭輝上半年保持了較高的增速,下半年的表現是否能延續,值得關注。

  萬通地産 營業收入同比降五成

  北京萬通地産股份有限公司(600246)發佈2014年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37億元,同比下降52.4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837.23萬元,同比下降59.83%。報告指出,2014年上半年,房地産行業在國家調整産業結構、主動放緩經濟增速的背景下,行業呈現出整體增速下降態勢,公司業績也出現相應下滑。

  關注理由:業績下降似乎成了房企的一塊心病,心病還需“新藥”醫。萬通治愈“心病”需要轉型,但未來轉型之路何去何從,有待決策者把握。

  金地集團 凈利潤下降四成

  金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383)發佈2014年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90.84億元,凈利潤1.58 億元,同比分別上升3.29%和下降49.91%。上半年,公司的房地産業務結算毛利率為21.35%,較上年同期下降5.81個百分點;凈利潤率1.74%,較上年同期下降1.95個百分點。報告分析,毛利率和凈利潤率的下降,主要是由於公司前期降價促銷産品及其他低毛利産品持續進入結轉期。

  關注理由:由於上半年業績下降,金地集團加強下半年的銷售,把“去化庫存”作為下半年推動銷售的著力點。如何提升産品性價比、加速去化,需要企業做出適當的調整。

  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000402)公佈了2014年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3.17億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33.35%。其中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7億元,同比下降51.22%。報告指出,公司上半年生産經營正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較去年同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開發項目結算排期的影響,公司收入和利潤存在季度間的不均衡性。公司上半年凈利潤下降幅度大於營業收入下降幅度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財務費用和管理費用較去年同期增加。

  關注理由:在我國房地産市場調整期,知名房企業績下滑已不足為奇,但如何扭轉“困局”,才是當務之急。近期金融街控股董事會人事大變動,能否挽救企業業績下降的“困局”,值得業內關注。

  金融街 營業收入同比降三成

  招商地産 凈利潤同比降三成

  招商局地産控股股份有限公司(000024)披露2014年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60.47億元,同比下滑0.5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85億元,同比下降30%。公司累計實現簽約銷售面積 121.82 萬平方米,同比減少 10.47%;簽約銷售金額 179.00 億元,同比減少10.35%。

  關注理由:“轉型”成為眾多房企尋求發展的改變,招商地産也不例外。招商地産在開拓海外市場的同時,發展養老地産、特色産業園區等業務,其轉型之路值得關注。(記者 武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