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稅收優惠有望助推長期資金入市 或包含養老金

  • 發佈時間:2014-08-26 08:55:51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企業長期證券投資收益所得稅或有調整空間

  本報記者 趙靜揚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佈的《關於多措並舉著力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的指導意見》提出,逐步擴大各類長期資金投資資本市場的範圍和規模,按照國家稅收法律及有關規定,對各類長期投資資金予以稅收優惠等。專家表示,目前資本市場相關稅收的調整空間不大,上市公司股息紅利個人所得稅已實行差別化稅率,但企業的長期證券投資收益所得稅可能有調整空間。稅收優惠如果與保險業新“國十條”、養老金投資運營改革等配套,有助於推動保險資金和養老金入市。

  稅收優惠有引導作用

  2013年起,上市公司股息紅利個人所得稅按持股時間長短實行差別化稅率。持股時間超過1年的,稅率為5%;持股時間為1個月至1年的,稅率為10%;持股時間為1個月以內的,稅率為20%。在差別化稅率實施前,上市公司股息紅利個人所得稅的稅率為10%。企業股票轉讓凈所得併入企業的應稅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表示,目前資本市場相關稅收的調整空間不大。紅利稅和印花稅的調整空間不大,有可能做調整的是長期投資資本利得(指企業的長期投資收益所得稅),但目前尚不確定。

  上海證券交易所此前發佈的《滬市上市公司2013年度現金分紅專題分析報告》稱,現行紅利稅政策形成的交易成本相對偏高,投資者通過現金分紅獲得投資收益的意願不強。部分市場參與主體認為該政策對增加投資者紅利凈收入的實際效果有限,也有投資者認為紅利稅作為一種稅後稅,既存在不合理的重復徵稅情形,還存在稅賦不公平情形,個人投資者要交紅利稅,機構投資者不交紅利稅。建議著眼市場長遠發展,著眼于支援資本市場服務國民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大局,進一步優化現金分紅稅收政策,減輕投資者的紅利稅負,充分發揮現金分紅的基礎性機製作用。

  雖然稅收調整空間有限,但吳曉求認為,稅收優惠對長期資金投資還是能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

  業內人士表示,如果出臺針對長期投資資金的稅收優惠,將有助於提高險資入市的積極性。日前公佈的保險業新“國十條”提出,鼓勵保險公司通過投資企業股權、債權、基金、資産支援計劃等多種形式,在合理管控風險的前提下,為科技型企業、小微企業、戰略性新興産業等發展提供資金支援;研究制定保險資金投資創業投資基金相關政策。業內人士認為,保險資金是典型的長期資金,稅收優惠對其資産配置將産生重要引導作用,目前保險資金在資本市場的資産配置佔比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需配套措施支援

  吳曉求指出,就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而言,對長期資金投資資本市場給予稅收優惠更多的是一種補充、輔助性措施,需要與其他措施配套才能真正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認為,不同投資領域的回報高低不同,對資金的吸引力也不同。某一領域的稅收優惠能對吸引資金起多大作用,要將它與其他領域能給予資金的回報進行對比。如果加上稅收優惠以後,資本市場的投資回報仍趕不上其他領域的回報,那麼稅收優惠可能起不到作用。稅收優惠對吸引長期資金入市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作用。但有些行業的回報比較高,即使資本市場提供稅收優惠,但可能抵不過高回報行業的吸引力。

  趙錫軍表示,資金的供求投向由市場機制分配,稅收政策更多地起引導作用,不能只靠稅收優惠來解決問題。要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從稅收減免的角度來看,既可以將優惠給予資金提供者,也可以給予資金接受者。

  業內人士表示,要吸引長期資金入市,除給予稅收優惠外,最根本的是要不斷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改革和發展,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實提高資本市場對投資者的回報,增強對長期資金的吸引力。投資者的短期投機行為不利於企業融資。資本市場如果長期資金缺位,將導致市場估值體系不合理,“散戶化”的投資者群體將加大市場波動,不利於形成理性的投資理念。此次《意見》提出對長期投資資金予以稅收優惠,有利於為資本市場提供增量資金、改善投資者結構、提高市場穩定運作水準,從而促進資本市場的發展。

  有助推動養老金入市

  分析人士表示,稅收優惠有助於推動養老金入市。目前我國基本養老金制度存在的問題包括:部分個人賬戶資金被借支,長期“空賬”運作;部分地區養老金入不敷出;養老金大部分以銀行存款形式存在,不能有效地實現保值增值;國家財政難以負擔養老金的缺口。

  相關統計顯示,美國401(k)計劃中的養老金投資佔比長期在90%以上,其中投資于股票、風險投資(VC)、私募股權投資(PE)等權益類産品的比例高達60%。作為專業投資機構,養老金投資于上市和未上市公司,參與公司治理,提升公司管理水準,能提高經濟整體的品質。同時,養老體系的健全有利於釋放更多消費潛力,擴大內需,加快經濟轉型。

  分析人士建議,應科學運營養老金,實現保值增值。公共養老金注重安全性和流動性,個人賬戶養老金則兼顧安全性與成長性,兩者屬性不同,應據此設計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組合,通過科學合理的投資運作,實現養老金保值增值。對長期資金入市給予稅收優惠,將降低養老金投資成本。作為追求絕對收益的長期資金,養老金對稅負的變化應較為敏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