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海關多措助推服務業擴大開放

  • 發佈時間:2014-08-25 20:51:36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劉昕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上半年,上海市服務貿易額較去年同期增長15%,增幅高於貨物貿易9個百分點。上海服務貿易業的搶眼表現與海關總署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為契機,圍繞制度創新和功能建設,積極推動服務業擴大開放密不可分。

  以自貿試驗區內的“國家文化貿易基地”為例,海關在其中拓展文化産品保稅倉儲功能,探索文化産品擔保出區保稅展示監管模式,提供專人專窗、預約通關等特色服務。截至上半年,基地內已聚集包括上海文化産權交易所、星空衛視等文化行業企業250家,文化貿易總額達32.8億元,增長2.83倍。

  海關總署日前宣佈,“保稅展示交易”等一系列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海關監管創新制度還將在更大範圍內得到複製推廣。

  多措施助推服貿發展

  據海關總署相關負責人介紹,海關在上海自貿試驗區探索實施了多項制度和功能創新,從目前結果看,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其中,海關推行的預歸類、預審價、原産地預確定等舉措,建立商品資訊數據庫和價格備案制度,支援了自貿試驗區內酒類、鐘錶、醫療器械、機床等10大專業化展示中心和貿易服務平臺發展。上半年各平臺累計實現進出口667.8億元,增長5.33%。

  海關進一步規範融資租賃海關監管制度與操作規程,擴大期貨保稅交割業務範圍至整個自貿試驗區、上海期貨交易所全部已上市期貨品種。截至今年6月底,自貿試驗區內已有200家海關註冊融資租賃企業;5~6月,海關監管融資租賃飛機8架,貨值3.74億美元。自貿試驗區內租賃産業功能區已初步形成。

  海關還開展了國際快件轉机集拼業務試點,推動航運中心建設。上半年,自貿試驗區海關共受理上海空港口岸國際快件轉運業務分運單26.5萬票,總運單357票,分別增長14.3%、87.9%。海運國際轉机集拼業務于8月上旬在自貿試驗區正式啟動。

  海關綜合應用境內外維修、工單式核銷等新型監管模式,支援高技術、高附加值、無污染的研發、檢測、維修業務發展,積極破解檢測維修等業務發展瓶頸問題。上半年,自貿試驗區海關共監管進境維修飛機25架次,總價值3.12億美元,監管一線進境維修零配件價值5425.9萬美元,分別增長25%、41.8%和63.8%。

  此外,海關還推出跨境貿易電子商務一般進口、保稅進口通關模式,拓展保稅進口模式試點範圍,降低試點企業門檻,簡化備案操作流程,吸引更多企業參與跨境電商試點。目前已有包括亞馬遜、1號店等大型電商在內的30家企業完成試點備案工作。

  複製自貿區監管創新經驗

  記者日前從海關總署獲悉,“集中匯總納稅”“保稅展示交易”“先入區後報關”等一系列上海自貿區的海關監管創新制度,從8月18日起在長江經濟帶的51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複製推廣;9月3日起,將在全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複製推廣;從9月18日起,這些制度將複製推廣至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以外的地區。“制度創新和複製推廣是一篇文章的上下篇,二者缺一不可。要像推進制度創新一樣推進複製推廣工作,讓苗圃變森林。”海關總署署長于廣洲如是説。

  于廣洲強調,複製推廣並不是簡單的模倣照搬,一定要結合實際,一切從實際出發,充分考慮制度的適用性,有條件、按需求來複製推廣。“要學習上海自貿試驗區尊重主體、自我革命的精神,傾聽企業呼聲,把降低企業成本、增強企業競爭力、激發市場活力作為改革的出發點和立足點,使改革受到廣大企業的歡迎,受到市場的歡迎。”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