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滬港通越走越近基金業“心跳加速”

  • 發佈時間:2014-08-25 01:33:43  來源:蘭州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滬港通”是中國內地循序漸進開放資本市場的一大創新,旨在以最小的制度成本,換取最大的市場成效。即兩地市場盡可能地保留沿用自身市場的法律、法規、交易習慣,同時盡可能地降低對投資者的限制因素,讓市場力量發揮決定性作用,實現最大幅度的中國資本市場的雙向開放。“滬港通”推出後,對內地的公募基金公司有何種影響?會帶來什麼樣的機遇和挑戰?是資本市場需探討的主要問題。據新華網

  兩大挑戰

  挑戰之一:公募QDII産品或進一步邊緣化。首只QDII基金于2006年底成立,進入2007年,南方、華夏、嘉實、上投摩根4家基金公司分別推出各自的QDII基金。截至2014年6月底,這4隻首批出海的QDII基金單位凈值分別為0.779元、0.879元、0.637元、0.595元。首批接近1200億元的QDII基金投資者整體虧損嚴重。截至2014年6月底數據,2008年後成立的81隻QDII基金平均規模僅為1.36億元,甚至有7隻不足1000萬元,成為迷你基金。

  “滬港通”與QDII基金完全是平行關係,不佔用QDII額度,且參與方式靈活,雖有總額度和日額度限制但均為買賣軋差之後的凈額。預期今後會有越來越多的內地投資者通過“滬港通”投資港股以滿足國際化配置的需求。因此從一定程度上講,“滬港通”是QDII基金的替代品,QDII基金如不繼續創新並提升主動管理能力,將會進一步邊緣化。

  挑戰之二:資金流向大盤藍籌,基金公司業績分化,小盤股基金面臨業績壓力。“滬港通”無疑將為A股市場帶來增量資金,但增量資金最終流向哪?香港以機構投資者為主,這部分投資者秉持價值投資觀念,投資風格穩健,更加偏好青睞低估值和高股息率的藍籌大盤股標的。“滬港通”資金一旦流向大盤藍籌,將導致兩地同一公司或可比公司的股票估值水準趨於一致,對A股大盤藍籌股有一定的估值修復作用,而對內地估值過高的小盤股則可能産生一定的抑製作用,即折價的向上修正,溢價的向下修正原則。最終對於公募基金

  而言,預計“滬港通”出臺之前,重倉大盤股的基金將迎來多輪業績爆發的脈衝式行情,而重倉小盤股的基金將喪失本次行情機會,不同基金公司之間可能會出現業績分化,後者將面臨較大的業績壓力。而“滬港通”實質性實施之時,預計股價獲利空間已經不大,獲利盤將伺機離場,大盤藍籌行情將結束。

  三大機遇

  機遇之一:公募基金或將迎來發行新産品的機會。發行“滬港通”基金的優勢在於以下幾點:首先,“滬港通”基金不需佔用QDII額度,而QDII額度相對於基金公司是稀缺資源;其次,傳統的QDII産品只能全部投向境外,不能境內和境外兩部分分散投資,而“滬港通”則不存在這個問題,可以跨滬港兩地投資;最後,相比較港股通個人投資者50萬人民幣的高起點,公募基金的低門檻和主動管理能力無疑具有很大優勢。

  機遇之二:雙向的“滬港通”或將打開套利之門,為基金帶來套利機會。大量賣方研究關注了A-H股折溢價問題,並指出了這其中明顯存在的套利機會。“滬港通”所帶來的套利機會遠遠不止AH股配對交易一種,由於滬港兩市的資金成本(香港市場資金成本更低)、估值方式(源於流動性、投資者結構等差異)、交易時間(每日交易時長差異、節假日差異等)、交易制度(T+0和T+1差異、漲跌停板差異等)等方面差異,以及滬港通與QFII/RQFII的制度差異,可能帶來一系列的套利機會。

  機遇之三:投資機會。“滬港通”為A股和H股的多個行業和個股帶來了投資機會。“滬港通”使得滬港兩市互通有無,稀缺帶來投資機會。此外,符合海外投資者投資偏好的高市值、低估值、高股息收益率的股票,以及A-H股同上市公司、且具有高折價/溢價的個股,都有可能蘊藏投資機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