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環評挂靠要不得

  • 發佈時間:2014-08-22 05:41:3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環境保護部前不久對挂靠環評機構的62名環評工程師給予通報批評並登出登記,記入環評誠信資訊系統。同時,將按規定對相關環評機構存在的問題進行核實處理。

  按照規定,取得環評工程師職業資格而未在環評機構全職工作的人員,不得作為環評機構專職技術人員。然而,一些環評單位因具備資質的專職技術人員短缺,就私下採用高校或環保系統工作人員挂靠資格證書,這種現象目前十分普遍。毫無疑問,這類環評工程師挂靠問題,將助長環評中的徇私舞弊現象,大大降低環評的實際作用和意義,必須加以遏制和整治。

  首先,加強環評機構的專職技術人員管理,杜絕挂靠行為,避免人證分離,將有助於環評工作的公正開展。環保工作人員在環評機構中挂證,難免出現環保系統內自行編寫、自行審批、自行監管的尷尬現象,這種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做法,不但損害了環保部門的形象,喪失公信力,也難以很好地行使監督和管理職能。

  第二,杜絕挂靠行為,有利於環評行業全面走向市場化。環評機構作為服務性的仲介機構,本應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然而,有些環評機構由於挂靠人員的暗箱操作,不僅使其承接項目要比一般的環評單位容易很多,而且價格也不符合經濟規律,嚴重違背了市場公平競爭的原則。

  第三,杜絕挂靠行為,有利於環評品質的提高。時下,仲介機構良莠不齊,相當一部分存在環評品質審核體系不健全、管理制度執行不到位等問題。更有甚者,環評仲介機構與建設項目單位之間因利益驅動達成默契,相關機構為了接到環評業務絞盡腦汁,只要付款單位滿意,環評報告怎麼寫都行。

  尋租環境的存在是腐敗産生的重要根源,為了從源頭上遏制腐敗,必須消除尋租活動賴以存在的環境。環評原本是控制污染的前哨,是從源頭上控制污染、保護環境的有效手段。然而,環評資質證書挂靠行為卻導致事與願違,讓環評增加了一項新的尋租的可能性。近幾年,一些地方環評腐敗案件頻發,也再次説明杜絕環評資質證書挂靠行為的必要性。因此,完善制度建設,提高環評機構和人員的誠信體系,不僅是加強環評機構管理抑制腐敗的有力手段,也是規範環評工作的必由之路。

  (原載于8月20日《中國環境報》,有刪改)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