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中國重塑地方政府融資模式
- 發佈時間:2014-08-21 20:33:00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8月21日電(記者任峰)8月21日,北京市招標發行了105億元地方政府債券。至此,在中國地方政府債券自發自還十個試點地區中,已有8個省(市)完成債券發行。
地方政府債券在中國並非新鮮事物。2009年,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地方政府被允許在國務院批准額度內發行債券。不過,由於當時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渠道尚未建立,2009年和2010年的地方政府債券由財政部代理髮行,代辦還本付息。
此後的兩年裏,上海、浙江、廣東、深圳等地區開始在中央政府批准的額度內自行發行債券,但仍由財政部代辦還本付息。2013年,這一試點擴大到江蘇、山東兩省。
“財政部代辦還本付息能夠最大程度保證債券的償還能力,但也使得發債主體和償債主體不完全一致,不利於強化地方政府的償債責任和風險控制意識,增加了債務違約風險。”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稅收研究室主任張斌説。
近年來,中國地方政府債務規模急速擴張。審計署公告表示,截至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約108859億元。
面對龐大的債務規模,地方債改革迫在眉睫。地方政府債券自發自還被認為是解決方案之一。也就是説,試點地區不但要自行發行債券,而且要承擔債券還本付息責任,而不是像之前一樣由財政部代還。
自2014年5月起,上海、浙江、廣東、深圳、江蘇、山東、北京、江西、寧夏、青島十個地方政府開始試點債券自發自還。6月23日,廣東省招標發行了今年首只自發自還的地方政府債券。
地方債自發自還與以往相比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引入信用評級和強調資訊披露。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説,政府發債需要一個標準來衡量風險,而評級是投資者分析債券發行人和債券信用的重要參考,是一種市場約束和風險預警機制。
一般而言,債券信用評級是評級機構對債券發行人是否具有按時、足額償還債務的能力和意願所發表的意見。這將反映出各地債券風險和發展水準差距。
從目前已經披露債券評級報告來看,儘管8個地區經濟發展程度不同,信用評級機構也不相同,但無論是東部發達地區的北京、廣東,還是西部地區的寧夏,8個地區政府債券都獲得AAA的最高信用評級。財政部對AAA級的解釋為,“償還債務的能力極強,基本不受不利經濟環境的影響,違約風險極低”。
一種普遍的觀點是,無論評級結果如果,引入評級本身就意味著中國地方債管理越來越強調市場約束,有利於形成一種公開透明的運作機制。
對地方政府而言,獲得AAA的最高評級有助於降低發行利率、控制發債成本,但低成本募集來的資金並不能隨意使用。地方自主發債在重塑財政紀律的同時,也需要借機加快公共基建項目建設,以支援經濟增長。
按財政部要求,債券資金嚴禁用於樓堂館所等中央明令禁止的項目建設支出,而應優先用於棚戶區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普通公路建設發展等重大公益性項目支出。
目前,試點地區的債券發行工作進展順利。然而,指望自發自還試點所有解決地方債務風險問題還不現實。
“在地方政府預算尚無硬約束情況下,如何給地方政府信用評級仍是挑戰,陽光舉債改革是循序漸進過程。”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説。
對此,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認為,未來中國地方政府債券自發自還試點還將繼續擴大,同時要做好兩項基礎性工作。一是推行權責發生制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即政府的“資産負債表”,向社會公開政府家底;二是建立健全考核問責機制,倒逼政府珍惜自己的信譽,自覺規範舉債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