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延伸産業鏈 提升附加值

  • 發佈時間:2014-08-21 03:36:15  來源:石家莊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 (記者 鄭亞叢) 紅薯銷售具有季節性,“一窩蜂”上市,産品根本賣不上價兒。如何提升紅薯的經濟價值?在靈壽縣書祥薯業專業合作社,紅薯做成了大産業,叫響了本土品牌,闖出了市場。

  在靈壽縣書祥薯業專業合作社旗下的掛麵廠,工人正將紅薯面等按配比放進自動拌面機內,經過軋面等環節,最終製成 饹面。“現在,每個月的産量能達到12萬斤。産品包裝後主要銷往本地及北京等市場。”合作社負責人趙書祥介紹,他們生産的饹面有自己的品牌,很受消費者歡迎。

  掛麵廠只是書祥薯業專業合作社旗下的一個加工廠,此外還建有澱粉加工、粉條加工、奈米技術烘乾等紅薯深加工項目。如今,這些紅薯深加工産品已得到市場認可。“這兩三年,我們在深加工項目上下大功夫,就是為了提升産品的附加值。”

  如何才能實現紅薯錯峰上市,讓消費者一年到頭都能品嘗到新鮮的紅薯?合作社將目光放長遠。2005年,趙書祥建起能儲藏百萬公斤紅薯的生態保鮮窖,不但能夠保持紅薯恒定品質,還可以常年為銷售提供穩定貨源。

  “與傳統窖藏相比,這種保鮮方法更科學,保存時間長,不易腐爛。”趙書祥自豪地説,由於錯峰上市,紅薯甚至賣到了每斤5元的價格。此外,還在種植源頭上下功夫,選用優良品種,實現標準化種植,進行生態管理,確保紅薯品質成色,增強市場競爭力。

  將紅薯的種植、儲藏、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打通,造就了“土産品”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在運營和管理上,合作社在按照企業化管理和經營的同時,實施了外聯市場、內加農戶、就地開發、立體行銷的戰略決策,提供薯業生産、加工及行銷中的全程服務。

  不過,讓趙書祥感到頭疼的是,澱粉加工廠、粉條加工廠等也受季節性影響,雖然市場需求比較大,但廠子生産能力小,有錢卻賺不到!“合作社只是起到一個帶動作用,將來,這些深加工項目計劃延伸到紅薯種植戶,通過大家的力量,提升産量,解決受季節性因素的影響,合作社將統一包裝銷售打市場。”談及今後的規劃,趙書祥表示,要創立自己的快餐品牌,把紅薯産業繼續做大做強。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