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國開出反壟斷史上最大罰單12家日企被罰12億元

  • 發佈時間:2014-08-21 02:33:33  來源:蘭州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新華社電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日披露,對日本住友等8家零部件企業價格壟斷行為依法處罰8.3196億元,對日本精工等4家軸承企業價格壟斷行為依法處罰4.0344億元,合計罰款12.354億元人民幣。這是中國反壟斷調查以來開出的最高金額罰單。

  另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主要軸承製造商之一不二越因配合調查暫時免處罰金。

  其實,並非中國對上述在華的日本企業“情有獨鍾”。在歐美反壟斷機構的眼中,包括上述3家企業在內的一些日本企業早已是價格壟斷和價格聯盟的“慣犯”。

  2013年秋,美國司法部與9家共謀參與價格聯盟的日本汽車零部件製造商達成司法交易,開出了7.4億美元(1美元約合6.14元人民幣)的罰金,其中日本精工需要支付6820萬美元罰金。美國司法部消息顯示,這些日本企業價格操縱的産品對象超過30個,一些價格聯盟持續了10年以上。

  2014年3月,歐盟委員會對日本精工等4家日本企業和2家歐洲企業開出反壟斷罰單。其中日本精工被罰6200萬歐元(1歐元約合8.17元人民幣),不二越被罰400萬歐元。4月,歐盟再次針對古河電工等日企涉嫌高壓電纜價格聯盟行為開出總額3億多歐元的罰單。

  實際上,這些也只是部分日企在海外市場從事價格壟斷行為的冰山一角。今年2月,美國司法部宣佈,普利司通輪胎因參與汽車橡膠産品價格聯盟認罰4.25億美元。當月,加拿大渥太華高級法院以零部件串通投標為由,向松下開出470萬加元(1加元約合5.6元人民幣)罰單。4月,美國司法部指控日本汽車零部件廠商SHOWA涉嫌價格操縱和不當投標,罰款1990萬美元。

  最新一例是8月18日,美國太陽能板廠商向新澤西州聯邦法院提起集體訴訟,指控京瓷、松下等20多家日本企業涉嫌在電容器等電子零部件上搞價格壟斷。日本國內反壟斷機構也於今年6月對松下等8家企業實施反壟斷調查。據日本媒體報道,相關廠商涉嫌定期交換價格資訊,或針對特定交易對象事先協調價格。

  有專業人士指出,日企在海外市場頻頻成為反壟斷調查和處罰對象,與日本企業在部分産品上的市場佔有率較高有很大關係,同時也與日本企業在海外的排他性企業“文化慣例”息息相關。

  在汽車等諸多産品領域,中國現在已經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市場,也因此成為某些外企眼中的“肥肉”。中國反壟斷監管部門及時向不守規矩的外企“亮劍”,不僅是在維護必要的市場秩序和消費者利益,也是對眾多守規矩外企的真正保護。

  最大罰單是如何開出的?

  這起反壟斷大案的調查是如何開展的?罰款金額又是如何確定的?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反壟斷調查二處副處長吳東美。

  主動自首

  我國對上述12家企業集中開展反壟斷調查始於今年4月,而日本的反壟斷機構早在2010年和2011年就對這些企業進行了相關調查。其後,這些企業還向美國、歐盟等反壟斷法實施較早、執法活躍、規定嚴格的反壟斷機構自首。

  企業之所以會自首,是因為多數國家的反壟斷法規定,經營者主動向反壟斷執法機構報告達成壟斷協議的有關情況並提供重要證據的,反壟斷執法機構可以酌情減輕或者免除對該經營者的處罰,中國的反壟斷法也是如此。我國的反壟斷法是2008年8月1日起開始施行的。近年來,發改委陸續查處了液晶面板、奶粉、白酒等反壟斷案件。

  2014年3月,發展改革委反壟斷調查人員因其他反壟斷案件到日立中國進行突襲調查。4月2日,日立主動向發展改革委自首,報告了與相關企業達成壟斷協議的有關情況並提供了重要證據。隨後,不二越等企業紛紛自首。

  展開調查

  調查人員將調查內容進行反覆核對,在大量證據和事實面前,這些企業承認了壟斷行為。經發展改革委查實,2000年1月至2010年2月,日立、電裝、愛三、三菱電機、三葉、矢崎、古河、住友8家日本汽車零部件生産企業為減少競爭,以最有利的價格得到汽車製造商的零部件訂單,在日本頻繁進行雙邊或多邊會談,互相協商價格,多次達成訂單報價協議並實施,涉及本田、豐田、日産、鈴木、福特等汽車製造企業。截至2013年底,當事人經價格協商獲得的中國市場多數訂單仍在供貨。對不二越、精工、捷太格特、NTN4家日本軸承生産企業的調查發現,從2000年至2011年,他們在日本組織召開亞洲研究會,開始是考慮將鋼材等原材料價格上漲轉嫁到産品上,推動共同漲價,後來又研究制訂統一的價格表。這些企業發現其産品有上萬個型號,適用價格表協調起來難度很大,於是又提出確定統一的漲價幅度。

  開出罰單

  在日本、美國等國,直接參與上述價格協商行為的工作人員、企業高管要負刑事責任,但我國的反壟斷法沒有規定刑事責任,只對壟斷行為的行政處罰和民事賠償作出規定。因此,作為反壟斷執法機關,發展改革委此次作出的是行政處罰。這次處罰,最多對企業作出上一年度銷售額8%的罰款。正式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之前,發展改革委向企業發出了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對於罰款的接收,財政部專門設立了執法賬戶,境外企業將罰款匯至這一賬戶,直接上繳國庫。根據法律規定,企業要在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上繳罰款。如果逾期未繳,每日按罰款額的3%加處罰款。據新華社電

  新聞連結

  細數近年價格壟斷大案

  2014年5月29日,發展改革委通報,因操縱鏡片銷售價格,依視路、尼康、蔡司、豪雅等7家眼鏡鏡片生産企業違反反壟斷法,共計被罰款1900多萬元。

  2013年8月12日,上海黃金飾品行業協會因組織部分金店壟斷黃、鉑金飾品價格,被處以最高50萬元罰款;老鳳祥銀樓、老廟、亞一、城隍珠寶、天寶龍鳳5家金店因壟斷價格被處以上一年度相關銷售額1%的罰款,共計人民幣1009.37萬元。

  2013年8月7日,發展改革委對廣州合生元等6家乳粉企業的價格壟斷行為開出總計近6.7億元的罰單。

  2013年2月22日,茅臺和五糧液公司因實施價格壟斷行為,分別被貴州省物價局和四川省發展改革委依法處以2.47億元、2.02億元的罰款。

  2013年1月4日,南韓三星、LG,中國台灣地區奇美、友達、中華映管和瀚宇彩晶等6家企業因在2001年至2006年期間,合謀操縱液晶面板價格,在中國大陸實施價格壟斷行為,被給予其嚴厲處罰,包括責令退還、沒收違法所得和罰款總金額約3.53億元。

  2011年11月14日,發展改革委宣佈,山東濰坊順通醫藥有限公司和濰坊市華新醫藥貿易有限公司非法控制抗高血壓藥復方利血平原料藥,哄抬價格、牟取暴利,被沒收非法所得和罰款逾700萬元。

  此外,2011年開始,發展改革委對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涉嫌價格壟斷案開展調查。兩家企業于當年年底分別向發展改革委提交中止調查申請,承諾進行整改。發展改革委今年2月19日發佈消息稱,正根據反壟斷法相關規定,對兩公司是否完全履行整改承諾、相關整改措施是否消除涉嫌壟斷行為後果等情況進行評估。據新華社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