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貨自營開啟小眾化消費模式
- 發佈時間:2014-08-17 23:30:54 來源:國際商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每次去‘滿就減’血拼,都要買回一堆容易和別人撞衫的衣服,漸漸地,我的興致就不高了。”“購物控”趙雲小姐説。
重時尚、重品味的“小眾化”消費時代已經來臨。傳統商場的賣點是擁有諸多國際高端品牌入駐,而小眾化商場則是竭力吸引那些希望穿出個性的小眾人群。
實際上,近年來,為了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王府井、新世界等大型商業企業紛紛嘗試自營,並在細分市場方面做文章。近兩年,相繼登臺亮相的王府井“HQ”尚客百貨、新世界的女子百貨,都在積極探索自營小眾商場的發展道路。
在杭州發家的p+更是張揚著“奢侈無最,潮流有理”的個性,p+杭州企劃部經理馬軍曾直言不諱,“針對有錢的白領一族和富二代的定位,我們目前引進了美國品牌BCBG、義大利品牌B&G等國際最時尚的品牌,這種高端定位與其他小資定位正好可以錯開。”他還表示,為了讓消費者迅速了解p+,他們經常策劃一些派對和其他時尚活動,這是其他普通百貨不願花費精力所做的事情。
據悉,除了和普通百貨一樣的“滿減活動”以外,小眾商場更加注重推崇“概念百貨”,加強對店面進行文化的植入。多家自營小眾的商場市場部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經常舉辦各種主題活動,例如展會、走秀、塗鴉、DJ表演、搭配教室等等,不僅吸引了潛在顧客的眼球,增加了賣場氣氛,也便於和老顧客進行互動和進一步溝通。
未來,這種“私人定制”模式會成百貨企業轉型的一種趨勢。這要求百貨要注意商品挑選,想清楚到底賣給誰。不要做大眾品類和單品,要為一部分客人實現一部分強需求,比如太極服、大碼鞋;只做中老年人服飾或特殊數位潮品;要有大數據分析驅動發現市場的眼光。“實行自營,零售商向品牌商買斷經營,就可以把供應鏈大部分的利潤形成空間留給流通領域,流通環節減少,交易成本降低,零售企業就可以獲得更多的利潤回報。”零售業內人士趙鑫表示,在零售商擁有成熟的品牌運作經驗後,百貨店嘗試開發自由品牌,有助於改變目前百貨行業“千店已面”、同質化競爭的局面。但是,當下品牌渠道呈現出充分競爭的狀態,並且已非常牢固、成熟和穩定,要衝破這層渠道壁壘會面臨重重阻礙。而且開發自有品牌無疑會增加企業的組織、管理和人力方面的成本。這需要企業根據自身情況綜合考量,去制定符合自己的發展戰略。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